让情感赋予作文生命的内涵
2019-09-10吴红凤
吴红凤
【摘要】作文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作文的生命。只有真情流露的作品,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力量。目前,中学生作文应该呈现情感生命力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现实中,很多中学生的作文少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鲜活的生命个体,更加缺乏的是真情的流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应有怎样的写作心境?动笔之前又该如何激发其情感,使之流淌于字里行间?教师该如何以自身独特的情感魅力去引导学生抒写性灵,展现他们的生命与精神?
【关键词】作文情感;心灵热度
余秋雨在给某书作序时说:“作文训练,其实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的确,文章的生命就是作者生命意识的展现,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和个性的展示。
但是,当我们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情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并试图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表达真情实意,展示自己丰富真挚情感色彩同时,考生却是无情可抒,要么是故作腔调,要么就矫揉造作。通观其文,只是充当旁观者,游离于事件之外,内心没有热情与冲动。
一、真情失落的原因
1.教师的漠视扼杀了真情
首先是教师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虽然语文教师对作文训练历来十分重视,不但有专门的作文训练课,而且不忘阅读教学中也渗透写作活动。但我们又不得不遗憾地看到:我们所进行的作文训练往往不能落到真情实处,特别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设置的作文为了与阅读接轨,寻求的突破口更多侧重于技法而非情感。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很多教师会组织这样的写作训练:利用细节描写,写一篇关于你的老师的片段作文,要求将老师的特点表现得生动形象;或以日常的平凡小事为题材,运用细节描写一个你熟悉的老师。诸如以上种种训练,看似具体,但却忽视了基本的师生情的引发,如果学生只一味描写细节,却因心中无情,导致细节中无情可藏、无情可传,那么,写出来的文字不但难以增进师生情谊,而且,贻害了学生写作的思维定势。以上训练,如果教师能开启学生记忆大门,引领学生回忆学校生活的点滴,思忆某个感人的画面,感悟老师的谆谆教诲,结合《藤野先生》的写作主旨,写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教师,学生在细细地回忆中,慢慢地咀嚼中,运用准确的词语来描写,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意。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文训练如果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淀,让学生真情投入,长此以往,作文的假大空就会成为必然。
其次是教师漠视学生情感的表达。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忽视学生写作过程,往往以个人的生活经验、价值尺度等预设学生作文的价值,特别是一些教师为文而文,用固定的方式框架尺度来裁判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下优劣,而缺乏对作者的情感的要求和交流。例如,对于一些散发生活真情味的文章,有些教师可能只是单纯在技法上进行指导,诸如是否使用烘托,是否运用渲染等,却置学生内心感受于不顾,从而影响学生主体意识情感的表达。
不少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文,从日记、周记到小作文、大作文,只是简单地打上分数,随意点评。正如一个老师说的:“我看到不如刻几个印章,还省事!”看似一句笑话,但是却深刻地指出并揭露了教师对作文评改时的情感缺失。缺乏情感的评语,不但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而且拉开了师生心灵的距离,因为不能直抵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作文收效甚微。
2.學生的情感匮乏淡化了真情
首先是学生家庭生活的情感匮乏淡化了他们的真情。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时候,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孩子成为家庭“爱”的中心,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一些家长和孩子之间严重缺乏情感交流,有些甚至只存物质联系纽带,种种原因造成家长和老师为学生付出的一切被他们误以为理所当然,这种心理定势自然也就淡化了内心的亲情、友情等。在一次模拟考试中,作文题是《我渴望……》,很多学生所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渴望父母的理解”,文章一味地指责父母,将自认为委屈的生活琐事直白地“说”给读者听,结尾处直抒胸臆告白,呼唤父母的理解,整个文章有的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宣泄情绪,难觅人间浓浓至情。
其次是学生生活积累的匮乏淡化了他们的真情。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这个复杂的世界的认识不很清楚,对于身边的生活缺乏发现的眼光,作文时只能捏造事实、为文造情。据说某地有一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写父母离异;一写“母爱”类的题材,就是“半夜送我上医院”“寒夜织衣”等;一写老师就是带病工作,“雨中送伞”等,出现这种雷同又假情的文章,凸显学生积累严重匮乏的现状。
二、真情回归的策略
1.展示教师情感魅力,激发学生情感
很多学生内心其实有丰富的情感,只是囿于性情、氛围之故,讷于表达。心底蕴涵丰富情感的教师如果能够以自己美好的认知,来表达自己最具价值的生命意志和情感,释放最富人格魅力的生命张力,那将是对学生极大的激发和鼓舞。
(1)教师平时教学活动时的情感流露和熏陶
包括作文指导课在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文章、激发学生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内心感情体验的素质和水平时,首先自己要有真情实感。要把作品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感情,以情传情,以此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笔者在执教八年级下册《春酒》一文时,用了抒情味浓厚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片断作文,抒发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整堂课紧扣“故乡情”,用极富情感的语言作为导入、过渡,加以多媒体声乐、画面的配合,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思乡情怀,在张弛急舒中,学生渐入其境,引发他们的封尘的亲情、故土情,达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借助朗读,用语调、节奏的变化,表达对课文的审美感受,使书面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优秀的诵读所带来的强烈的感染力,能从听觉视觉和感觉等各方面表达课文的内涵和感情色彩,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对课文的理解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这种效果是书面语言所无法匹及的。
课堂上,教师将自己饱含的情感寄寓于教学语言,引领学生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激动时,情动于中;精彩处,喜形于色,那么,它一定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触动学生的心灵,这对学生产生的感染力及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定会超过概念化的分析。
(2)教师课堂作文指导时的情感引导和激发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刺激。”生活从来就不缺乏精彩,地球在运转,时光在流逝,精彩总会如约而至。面对鲜活多样的生活,学生有兴趣说,因为多样的生活贴近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愿意说。然而,很多时候,他们最终形成的文字却平白干苍,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写作前情感铺垫不充分、技巧不够娴熟,阻碍了情感的表达,从而阻碍了他们性情的展现。
①巧设情境,引学生入情
如何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最后使之迸发于写作中,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之一。教师利用视、听、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提供真实的活动材料即话题尽可能来源于生活,使参与者学生在作文活动之初就产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的亢奋心理。当具有趣味和实用性的信息传入学生大脑时,便会产生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和行为。作文和生活实际统一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潜意识中便会将抽象枯燥的形象化为认知的原动力。
在巧设情景中写作,学生的观察如定格的画面一一再现,学生的思绪如泉涌,一如苏轼所言:“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作文效果肯定非同寻常。
②巧用手法,教学生传情
老师都知道,表达情意的写作手法有很多种,其中细节最为重要。细节成就完美,细节造就成功,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与情感的关键,成功的细节背后,是作者一种思想、情感的深厚积淀,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要做到细节传情,先要心中有情,心中有境,才能有技法。唐代诗人孟郊饱含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抓住了一个细微的动作,用“密密缝”三个字表达感天动地的母子情深。
文字情感真切细致,笃深的爱,就是通过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文章的情感绵长而深刻,尽展作者对外婆的感激和怀念,这些都得益于细节的把握。
(3)教师课后作文评语时的情感交流和鼓励
作文评语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文字这所表达的所见所感等进行处理,从而作出的一定的评价和指导。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冷漠、公式化的评语到达不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们所下的评语便失去了那份期待。由于教师的作文评语在情感上与学生的心灵隔膜,无法激起“共鸣”,因此,也就无法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评语中加大情感分量,多些赞扬,少点批评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写作题材,教师对习作中的精彩之处,成功之处,可以极力赞赏:“这个词语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形象、传神!老师为你叫好。”“你的这个想法真棒,连老师也没想到……”通过肯定、嘉奖的语气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激发学生情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经验,发现生活的暗示”,“然后通过认真的构思,赋予它一个形式”,这才是“作文最重要的道理”。 只有亲身感悟,作文才有感有情。
(1)引导学生保持心灵的热度,积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和人生
笔者有幸常到广州一些中学听课,学生的风采令笔者这个从农村中学来的教师敬佩不已,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群群自信理智,成熟稳健的现代青年,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切关注,对人性入情入理的分析,对生活无限的憧憬等,令人拍手叫好。
每次课后,笔者向他们请教,得到的经验都很有启发:学生通过每天轮流讲故事、议时政等形式,关注社会进程,评论大众话题,了解时事动态。教师利用课堂内外的时机,激发学生主动审视话题的兴趣,引到他们讨论热点问题,然后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分析、评价等思维碰撞手段,引发思考,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够对生活、自然、人生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和见解,这样,写作的时候才会折射出应有的生命和张力。
的确,作文教学的使命不只在课堂,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察生活,这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部分。在一次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中,笔者进行了这样一次作文指导课:
针对农村学生积累匮乏的现象,笔者到学生的家中、他们父母工作的场所找镜头,在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将图片展示给学生,通过图片告诉学生,父母值得他们一生去敬仰。如,班上一个相当调皮的男生——邓某某的妈妈,在简陋的档口从事缝补衣服、修补鞋伞的行业;一个厌学女生王某某,她的媽妈从事公共厕所收费兼买报纸的行业,一幅幅在艰难中谋求生计的画面告诉学生,亲情不能造假为“送雨伞”“半夜送我上医院”,而是身边的点滴,是真实存在。告诉他们,爱就在身边,爱的表达很难雷同。
(2)阅读课内外优秀书籍,挖掘文本情感素材,怡乐学生性情
学生作文所表达的思想从哪里来?它不应是他人的强加,而应从学习或对生活的感悟来获取。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就是学生对自身以外事物的感知、体验。“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想一个思想单一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高尚,优秀作品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都认为,好的文章是生活、思想的载体。阅读优秀作品不但可以怡情,而且能让学生形成高尚健康的人格,培养正确高雅的审美情趣。每个星期一下午,笔者都会坚持陪同学生一起,在学校图书馆读一些优秀的书籍,特别是一些感人的故事,如,《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励志故事》《爱的教育》等,要求学生做感想交流,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同时引导学生对照现实生活,观察自身,去发现所拥有的爱,如,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然后形成文字,表达出来,把自己对生活美好的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
三、结语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学生只有用有情的眼光去打量世界,用一颗真诚的心投入生活,借助文字浓缩、提炼生活的感受,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获得共鸣。作为教师,本着一颗“多情”的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依托,将真情教育贯彻到底,运用技巧进行点拨指引,那么学生诗意的人生态度、美好的品质素养、鲜明的个性才情,将会一一闪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无比欣慰。
参考文献:
[1]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2).
[2]殷涛.刍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作文评语[J].语文教学通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