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的小学诗歌教学策略探析
2019-09-10麦珏昉
一、关于语用
首先,我们要厘清“语用”这一概念。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对“语用”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两个层次:一是认为语用等于语言训练,二是认为语用就是听说读写。基于此,多数教师认为语用能力就是用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显然,这是不全面的认识。
王元华教授认为:“言语行为的理论使得我们对言语的认识发生了彻底的革命。言语不只是一串音符,也不只是发声动作,还不只是语文教学当中常提的具体语境中的语素、词、句子、句群、篇章或者语境意义,而是直接表现言语使用者行为意图、把言语使用者的行为意图变为现实的行为方式,言语有了直接作用于言语使用者的心理、行为的效力,具有通过言语行为建构社会、改造自然的效力。”[1]这样的认识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而言很有启发性。教师之所以对语用的认识有失偏颇,正是忽略了语言使用者。
对于语言使用者而言,言语的意图、过程和结果都值得探究。使用语言的意图,即言语动机。如何表达、有何效果,则涉及到言语审美和言语能力。因此,我认为,语用能力至少由三个部分构成:言语动机、言语审美、言语能力。其中,言语动机、言语审美是潜在的,言语能力是显性的。如图所示:
(一)言语动机
所谓言语动机,就是推动人们进行言语表达,的动机。在进行语言表达之前,外界的事物触发心境的变化,从而产生思想和情感的波澜。正是心境的触动,,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统一,表达的冲动由此产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情动而辞发”。
(二)言语审美
言语审美是对言语表达的美感的领会。人们在言语的过程中,必然带着已有的经验,这一经验包含着其审美倾向。言语审美,是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
(三)言语能力
人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就是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言语能力是语用能力外显的部分。
二、诗歌赏析与语用
诗歌从根本上说,也是语用的一种形式,诗歌赏析过程也是一个语用过程。语用与诗歌教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解读言语动机,还原创作意图
在目前的诗歌教学中,理解诗意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而这一理解,如果没有基于对作者言语动机的解读,可能是不完整甚至偏离原意的。唐诗重情,宋诗重理,每一个时代的作者,身上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同时,每一个作者又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创作时,心中是有画面的,这一画面是引起其内心情感触动的客体与其自身处境叠加所形成的整体画面,而这画面及其情感不一定皆能言传。朱光潜认为:“这些语言所不达而意识所可达的意象思致和情调永远是无法可以全盘直接地说出来……诗的特殊功能就在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境唤起整个意象和情趣。”[2]因此,有了对言语动机的准确解读,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感,为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言语表达夯实了基础。
(二)学习言语审美,欣赏诗歌特色
美,是诗歌的主要特征。诗歌的韵律、节奏、形式、情感、意境等,无一不美。在当前的诗歌课堂教学中,“理解”被置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仅仅把诗歌教学定义在语法、语义教学的层面上,没有对语言的审美的欣赏,诗歌的美只是平面化的。诗歌教学应当有诗义(理解的),更有“诗意”(审美的)。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进人了修订阶段。“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开始进人人们的视野中。小学阶段学习言语审美,主要是鉴赏层面,也有两个层次。一是要知何为美,何为不美。怎样的言语表达是高雅的,或者能雅俗共赏的;怎样的言语表达是低.俗、粗鄙的。二是要知道美是如何成其美的,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如何运用韵律和节奏来呈现汉语的声韵之美,作者的言语风格有何特色,等等。诗化的语言和一般的语言不.同,它不仅具有音乐美、形式美等诗歌的本质特点,同时还允许不合常理的语言表达方式存在,因为这样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这些,都应当让学生有所了解,初步感悟,才能为以后进行审美创造奠定基础。
(三)养护言语能力,鼓励个性表达
言语能力与诗歌教学的关系值得重视。所谓“养护”,是培养,也是滋养;是爱护,甚至呵护。言语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言语理解一般在诗歌课堂中能够得到落实;言语表达,往往也能得到一定的训练。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言语实践,无论是习作还是小练笔,都有特定的练习目标。为了符合教师的审美,各种“标准文体”应运而生,学生的言语表达陷入了桎梏,被圈养在思维的惯性甚至惰性中。能够在写作时想想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的学生为数不多;能够思考要如何表达才能充分表情达意者少之又少;能够想想自己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的更是鲜见。
诗歌文体不同于其他文体,在诗歌教学中,言语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诗歌语境的对话中。学诗,即是遨游想象世界,需要更广阔的表达天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在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欲望之后,进一步创设富有想象力而不失生活气息的语境,使之与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形成有效“联结”,让学生享受诗歌之美,提高语言素养。
三、语用與诗歌教学
语用的三个角度给我们的诗歌教学带来启示。在激发言语动机、培养言语审美、提高言语能力这三者之中,重点是提高言语能力,难点是培养言语审美。运用适当的策略,让诗歌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关联”,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诗歌教学中常用的语用策略有以下七个:想象、联想、提问、比较诗评、体验、演绎。
(一)想象
想象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策略。在想象中,一次次与诗人对话,更能激发言语动机,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中。以义务教育教科书(下称“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为例,教学中,与孩子们一同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小水池旁边美美地朗读,再到操场上、生物园里寻找各种各样的“秋的声音”。如此,打破课室的时空桎錮,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完全打开,想象力便如海上旭日般喷薄而出。闭上眼睛,想象隐藏在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只小昆虫身上的秋的声音,想象秋通过这些声音所传递给,人们的美好信息,便真正融人了“秋的声音"所带来的美好的情感体验中。
(二)联想
朱光潜曾说过:“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得根据过去的经验。”[3]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展开联想的线索,如层层剥笋般展开联想,既有思维活动,又使言语情感更充沛。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这首散文诗:“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这样的描写,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自己妈妈的联想。此时,再结合每个人的不同经验,说一说自己妈妈的样子,学生的描述一定更美且各具特色。在描述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对妈妈的爱意会更浓。带着这样美的联想,带着对妈妈的爱意,形成与作者的共鸣,再去读诗,感受会更真切、更深刻。这样的联想,在对话中层层递进,既活化了画面,又孕育着情感,更贴近诗人的心灵。“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4]有了丰富的联想,诗歌的内涵美就得以彰显了。
(三)提问
质疑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在诗歌教学中,却常常被忽略。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为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中想象:西施之美,淡妆,清新可人;浓妆,倾国倾城,所以说“总相宜”。学生会自然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西湖比做西子,而不是别的呢?这个问题是关于表达的问题,是一个可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好问题。如果仅仅通过联系下文,理解诗意,未免过于机械。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如果你是诗人,在西湖边走着走着,起初是天晴的,后来又下雨了,你看到了怎样的西湖,你有怎样的感受?在学生的想象描述中,仿佛展开了两幅画卷——晴天的西湖是彩笔画,如浓妆的西子般有着明艳之美;雨天的西湖是水墨画,如淡妆的西子有着朦胧之美。在层层推进的想象中,紧扣“潋滟”“空蒙”,感受诗歌用词之妙。如此,学生便更深地领悟到美景与美人之间的关联。是啊,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诗人油然而生一种联想,灵光一现写下这一千古妙喻?
(四)比较
诗歌学习也可借鉴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策略,诗文互证,在诗与文的对照中进行“古今”对话。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以“民风民俗”为人文主题,语文园地二的《元日》这首诗可以与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中对习俗的描写互为印证。[5]
(五)诗评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批注的策略,在诗歌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借鉴。以诗的形式,对诗歌进行评价,或表达自己读诗的感受,也是一种语用的对话策略。这样的对话,使学生在言语表达时,充分考虑到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一种特别的实践活动。教学现代诗时,我让学生用分行短诗的形式表达读诗后的心情或感受,与上一届学生的诗句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诗歌本来就是自由的、灵动的,诗歌教学也可以突破桎梏,用更有创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当学生的言语动机、言语情感已经被充分激发,他们的言语表达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学生最终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尽管不完美,却反映出他们对这一课的共鸣,展现出他们的思考,抒发了他们的情感,这是一个全新的收获!此时,他们已不再是课前那种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的创造。
(六)体验
情境体验是最能调动学生言语动机的一种策略。创设与诗歌情景相似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味语言,更准确、妥帖地使用语言。潘新和教授认为:“言语的创造力寓于存在的生活方式。”[6]打破日常生活的节奏,在生活中增加一些新元素,往往可以打开言语表达之门。例如,元宵节,把课室布置得很有传统节日气氛,再与孩子们一起猜灯谜、学习元宵诗歌。又如,花朝节,一个具有浪漫色彩却已经式微的传统节日,组织一场“百花生日”的诗歌活动,在被花包围的美好情境和教师精心创设的语境中,学习与花相关的古诗,行飞花令,写与花有关的现代诗为花祝寿,等等,学生自然乐在其中,产生我手写我心的创作冲动,享受诗意盛宴。
(七)演绎
经典著作中往往有许多诗歌值得品味。让学生扮演经典的角色,重新演绎名著中的故事,会令他们对其中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演绎《红楼梦》中海棠诗社活动和香菱学诗的片段,当学生走进故事情境,尝试去了解角色的内心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诗歌的审美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了解“语用”的内涵,理清诗歌赏析与言语动机、言语审美、言语情感这三种语用的要素之间的联系,运用恰切的语用教学策略,我们的诗歌教学将会焕发不一样的活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課题“小学语用型课堂诗歌教学的实践性研究"(编号:120154482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王元华:《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学指导理论的语用学转向》,《励耕语言学刊》,2015年第1期,第66页。
[2]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3][4]朱光潜:《朱光潜谈美》,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31页,第31页。
[5]麦珏昉工作室:《想象·诵读·创作——诗歌教学策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6年第9期,第43页。
[6]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2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
编辑:木槿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