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的审美窥探

2019-09-10曹加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地曾子通俗

曹加明

《论语》中的很多篇章,言简意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之美。被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即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审美资源的文本!从审美的视角对高中语文文本进行探究,不仅是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应然要求,亦是审美塑人、文化立人的当务之业。那么,“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一简短的譬喻,究竟有何之美呢?

一、通俗形象之美——接地气

孔子的论学解惑,从来不是端着架子的晦涩难懂之论,而是极其接地气的通俗形象之言。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深谙应在学生的原初认知和学习目标之间搭建恰切的教学阶梯之理。于是孔子将闻道求仁形象地比作“譬如为山”,“为山”之喻可谓通俗形象,老幼妇孺皆能明其喻义!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子不仅善于以格外接地气的形象之“为山”之喻让人明白闻道求仁之义,而且振聋发聩地提醒世人——“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更深情地鼓舞大家——“譬如平地,虽覆一箦,进,吾往也”。孔子绝非仅仅让世人沉.浸在通俗形象的“为山”之喻的浅表层“自得其乐”之中,而是致力于将世人从“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的自我陶醉与满足中唤醒,即“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正所谓闻道求仁“由己”,岂“由人乎哉”?

只看到“为山”只差“一篑”的“巨大成就”,而不见“功亏一篑”的巨大遗憾,不明“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止”,这在孔子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更为清醒的是,孔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敏锐地发现——“止,吾止也”,在“闻道”之路,上“功亏一篑”乃是自己的选择,这展现的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和担当之美,而不是颟顸的推卸责任之举!同时,孔子更是宽厚深情地给世人带来希望——“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哪怕是在“平地”上“为山”,亦是“可为”之事;哪怕是“虽覆一篑”,只要坚持不懈,终将距离成功更近一步。因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因为“进,吾往也”,只要持之以恒地“进”,只要自觉地将“闻道求仁”化作“吾往也”的自觉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趋近“道”与“仁”的境界。因此,孔子的“譬如为山”之喻中蕴含的不仅是接地气的通俗形象之美,亦有“未成一篑,止,吾止也”的清醒之美,更有“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的自强不息之美。

二、仁为己任之美——志高远

在孔子及其弟子曾子等儒者看来,“道”与“仁”不是向世人炫耀以“美其身”的手段,“道”与“仁”本身就是目的;求“道”与求“仁”不是为了博得外界的“鲜花”与“掌声”,求“道”与求“仁”是为了充实完善自我,正所谓求“道”与求“仁”乃是“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求“道”与求“仁”不是依赖他者的‘‘得过且过”的迫于外在压力、被逼无奈的追求,而是自己“以仁为己任”的“当仁不让”的源于内在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探索。简言之,“仁为已任”这一观念无疑彰显了孔子、曾子等先贤的志存高远之美,绝无胸襟的局促狭隘之嫌。

孔子、曾子的“仁以为己任”,绝非其吸引世人眼球的“哗众取宠"之举,而是他们内化于心的高贵理想,更是他们“身践行之”的实践追求。

孔子、曾子他们显然懂得“仁为己任”的任务艰巨——“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亦懂得实现“仁”之过程的艰辛——“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于是,为了实现“仁”,孔子分秒必争,“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转益多师,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深谙“逝者如斯乎”之理的孔子以一种高度的紧迫感行走在“闻道”“求仁”之路上——“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坦然地将“闻道”“求仁”作为自己“当仁不让”的追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行走在“仁为己任”之路上的孔子,哪怕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不以为苦,反而“乐亦在其中矣”。因为“仁为己任”,所以孔子有了“高大上”的追求——“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因为有了“仁以为己任”的底气,所以他自信而坦然地宣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正因为有了“仁以为己任”的高远之志,所以,孔子不肯因为“未成一篑”而“止”,其亦不肯因为“譬如平地”“为山”之任务艰巨而迟迟不敢“覆一篑”,而是高度自信地看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的自我潜力和达成目标的现实可能。因此,我们不能忽略此中“仁为己任”的志存高远之美。

三、清醒从容之美——不糊涂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中,还蕴含着极为难得的清醒从容之美。他不因“为山九仞”只差“一篑”而忘乎所以,不被即将“大功告成”而迷失方向,而是保持相当的清醒——“未成一篑,止,吾止也”;他不因“平地”“为山”之任务艰巨而“手忙脚乱”,而是相当镇定从容——“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古往今来,被“胜利”甚至只是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头脑的人不计其数,而我们回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不难发现那时的孔子就已经为时人和后世之人准备了“醒目”“醒心”的形象化的“心灵咖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子以此深情地提醒人们:没有“积土成山”般的执著,就难以堆成“道”与“仁”的巍巍之山;没有善始善终的坚持,就难免会留下“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而“止”的千古遗憾;没有戒骄戒躁的清醒,就难免陷入“一篑”未成“其山”的浅薄和浮躁。孔子的清醒而不糊涂,值得世人深思!

此外,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孔子“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中的从容不迫给士人以极好的启示一人,不仅要活得充实,有追求;亦要活得从容、优雅,切不可急功近利地“扑向”世俗的名利而忘记了对从容之美的追求!在“闻道”“求仁”之路上,急吼吼地力求“速成”是要不得的,因为“道”与“仁”的“高山”不是“房价”般的“泡沫”堆成的“海市蜃楼”,而更像是持久而缓慢地内化于心的“随风潜人夜”的“春雨”。对“道”与“仁”的追求绝不可“一日暴之”就期望“大功告成”,而要有“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般的坚持和从容。因为只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般的执著之“进取”,哪怕“虽覆一篑",亦能在“吾往也”中从容地趨近“道"与“仁”。

四、参省乎己之美——不自欺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箦,进,吾往也”这一简短的譬喻中,还有着易被世人忽略的别样的美,即荀子所称的“参省乎己”之美。人生难得的一个境界是不自欺,亦不欺人。在这个层面上,孔子无疑是一位善于自省的不自欺、更不欺人的儒者。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言:“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对此,孔子显然是“心有戚戚焉”的。因此,他没有在“为山”即将完成但是还差最后“一篑”时自欺欺人地宣称“为山已成”,而是清醒地“省察”自我。孔子的自我“省察”之美,不仅体现在其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止”是“功亏一篑”之“止”,更体现在他敏锐地发现此番“止”是“吾止也”。此时的孔子没有推诿卸责,没有“怨天尤人”,体现出“省察”中难得的担当之美。试想想,此番勇于“参省乎己”的君子又怎会放任自己在求“道”、求“仁”的大路上“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呢?

真正的自我“省察”,不止是在结局中反省“功亏一篑”的失误,而是能够在奋进的过程中“省察”。与此同时,“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中亦有“省察”的“风景”。“平地”“为山”固然不易,但是“没有迈开脚步就踩不出路”。“虽覆一篑”虽然是刚刚起步,但是哪怕只是一步,那亦是“进”,只要坚持“吾往”,做到日“进”一步,不做作、不慌乱,终将踏上“闻道”求“仁”的“康庄大道”。在“虽覆一篑”中“省察"出“进,吾往也”,这,不正是在奋进中看到了黎明与曙光吗?此番“参省乎己”中闪耀的不正是“锲而不舍”的不自欺亦不欺人的自我觉醒之美吗?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孔子又何尝只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样的“三省吾身”呢?“止,吾止也”和“进,吾往也”中的“省察”担当,何尝不是洋溢着不自欺的“参省乎己”之美呢?

五、日积月累之美——不骛远

孔子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包蕴着“闻道”与求“仁”中的日积月累之美。在孔子看来,“闻道”与求“仁”绝非朝夕之功即能奏效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终身践行之的。因此,孔子绝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地追求什么“高效”修身“闻道”法,也绝不追求以“跃进”的方式实现求“仁”的“弯道超越”,更不追求以所谓的自欺欺人的“后发优势”达成人格养成上的“洼地崛起”。

孔子追求“闻道”的方式是脚踏实地的日积月累,是以“一篑”“一篑”的不懈积累那样的愚公移山般的坚韧和执着铸成自我人格的“大厦”,以“一篑”“一篑”的“铺垫”筑成“闻道”求“仁”的“大道”。因为孔子深知“闻道”求“仁”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其乃一辈子的事业。求“仁”亦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真正的“闻道”求“仁”在本质上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永远未完成"的状态,好高骛远地期望“短期”“速成”,本身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远离了真正的“道”与“仁”。深谙此理的孔子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忧虑中“坦荡荡”地选择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行走在日积月累之路上;在“谋道不谋食”的信念支持下依然选择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闻道”求“仁”之路;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启示中坚定地踏上了对“道”与“仁”的实践探求之路。

因为孔子知道一旦“闻道”求“仁”,“譬如为山”,“一篑”缺失,则“为山”不成;“仁”“义”“礼”“信”等一环缺失,则其“道"不成。只有一步步地“积善成德",方可“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只有不好高骛远,才可坚定地走上“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的持续“进取”之路。

六、起而行之之美——不观望

更为难得的是,孔子从来都不是一个嘴上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者,而是一个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也就是说,孔子绝非一个以“口技”见长的演说者,而是一个以自发自觉的行动服众的行动派。孔子的起而行之之美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亦有丰富、鲜活的现实意义。

正是因为清醒地看到“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中的“功亏一篑”是由于“止,吾止也”,所以孔子才积极地行动起来。于是,他不远千里“适周”“问礼于老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他不辞劳苦地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在游历中丰富自我、砥砺弟子;他在困厄于陈蔡之时依然“君子固穷",并且收获“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推而行之”的自信和执着。于此,他才在实践中梳理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的人生至言,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深化了对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理解,在“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收获“沂水春风”般的行动中的快乐。

在某种意义上,孔子的起而行之之美薪火相传。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中有起而行之之美;孟子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中有力行之美;韩退之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中有之;范文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中有之;谭嗣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中有之;林觉民的“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中更是有之。

七、为仁由己之美——不推诿

不宜忽略的是,在“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之譬喻中,还“潜藏”着极为难得的为仁由己之美。这种美,既体现为“止,吾止也”中不推诿责任的坦诚与担当,亦表现为“进,吾往也"中的自信和果决。

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在追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中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使命”。孔子无疑是一位生命自觉者。他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经发现了自己“人之为人”的责任和“使命”,即“闻道”求“仁”。他更是率先领悟到了“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自觉"的“真理”:“道”与“仁”不是外化于人的“华丽”“鲜艳”的“羽毛”,而是内化于心的“质朴”“平和”的“养料”。

正因为孔子深谙“为仁由己”之理,因此他才坦率地告诉弟子和后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才真诚地与弟子和时人分享“闻道”求“仁”的应然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才旗帜鲜明地厌弃“巧言令色”之人,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才毫无保留地与人分享自己在“闻道”求“仁”路上的心得体会——“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才冷静客观地在教学中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才感慨万千地惋惜、赞叹那个充分彰显了为仁由己之美的颜回的勤奋与不懈——“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才宽厚地鼓励年輕人,激发他们的求“仁”与“闻道”的热情——“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才热诚地鼓舞行走在“为仁由己”之路上的同道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显然明白每一位真正的“为己”的“古之学者”都不会在自己的“闻道”求“仁”之路上推诿卸责;每一位立志成为“仁者”的士人,都不会腆着脸将“得道”“成为仁者”的希望寄托在他者身上;每一位真正地追求“为仁由己”之美的求道者,都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忘我求索中站立成一道独特的美的风景。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之譬喻,岂止是独具匠心的譬喻,它何尝不是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审美价值的语用资源?“譬如为山,未成一篑”中接地气的通俗形象之美、志高远的仁为己任之美、不糊涂的清醒从容之美、不自欺的“参省乎己”之美、不骛远的日积月累之美、不观望的起而行之之美不推诿的“为仁由己”之美,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孔子依托语言文字留给时人和后人的极其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财富,是值得我们一线师生倾情开掘的审美矿藏。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的审美发现,又何尝不是“止,吾止也”“进,吾往也”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编辑:有忻

责任编辑:李家安

猜你喜欢

平地曾子通俗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哪吒失手
吟梨花
曾子杀猪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边走边看
遇到一条蛇
曾子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