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的策略
2019-09-10尚苏芳
尚苏芳
摘 要:复习备考一定要制订计划,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做到教师“心中有本”。要以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突出实效。做到“目中有人”。要加强知识归纳整合,注重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到“手中有法”。侧重基础,加强知识点归纳整合,使学生能力螺旋提升。以课堂为主,抓住课本大纲重点,并进行适当拓展深入。注重学习过程,追求知识点的精细化,并能落实在大量扎实的训练中。要把握时间进度,按计划合理安排进度,适时调整计划进度。加强对学生应试的指导,让学生放松心态,轻松备考迎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总复习;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平时教学复习中要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的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小学毕业班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做好应试指导,如认真读题、审题,读懂题意,一一落实题的要求,做完后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具体来说怎样应对小学语文毕业水平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扎实有效地做好平时教学和后期总复习。怎样做好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及备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带毕业班语文的复习备考经验,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复习备考方面的一些经验和策略。
首先,语文复习备考一定要制订计划,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做到教师“心中有本”。
“本”指课标,教材、考纲。“依标据本”是搞好复习的前提和根本。因此教师们必须吃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把握第十一、十二册的教材内容(以第十二册为主),研究毕业检测的方向及相关要求(小学语文毕业检测说明),梳理出复习的目标、内容、重难点、易考点、易错点、易混点以及选择适合自己和班级学生实际的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等,做到“立足根本,夯实双基;注重方法,突出能力”。
其次,語文复习要以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突出实效,做到“目中有人”。
复习中教师一定把握好师生角色。牢牢树立“学生为主”的意识,切实践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的理念。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复习活动中,如不同知识点的归类整理、复习卡片的制作、复习活动的设计、复习题的命制等。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当好以下几种角色:关爱者——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学情,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设计者——依据学情精心设计整个复习计划,包括每一个板块,每一堂课,每一次练习等;组织者——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严密地组织调控好;指导、促进者——学生在练的过程中遇到了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开窍,特别是对潜能生、特殊学生或者在某方面欠缺的学生的分层、分类及个别辅导一定要跟上,做好“双辅”(思想辅导及学业辅导)工作,可以通过小老师、小助手、“一帮一”等途径和方法,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班级整体的战斗力;评价、激励者——学生复习过程中的点滴表现都要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肯定优点,查找不足,力求改进。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学。
再次,语文复习备考要加强知识归纳整合,注重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到“手中有法”。
(一)复习要侧重基础,加强知识点归纳整合,使学生能力螺旋提升。
把每篇略读课文当作练习题或考试题来进行训练,坚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原则,主要靠学生运用在前面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抓重点句段进行训练,让学生能真正“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注重双基与阅读的整合,关注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单元主题化教学及复习注重课内外结合,重视语文与生活关联,做到学语文、用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
(二)复习要以课堂为主,抓住课本大纲重点,并进行适当拓展深入。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把握复习重难点,精心设计复习流程,有效选择复习方法,合理安排讲练时间,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要练出新花样,练出方法,获得思维的深度发展。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复习要注重学习过程,追求知识点的精细化,并能落实在大量扎实的训练中。
复习做到“四化:复习内容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老师讲得再多,学生练习不够,难有实效。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尽量做到内容全、习题精、方法活、时间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但训练一定要围绕目标、考点、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等。同时,多练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见多识广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练习过程中做好错题收集、强化训练;防止过多、过滥,防止无限制的补充拓展练习,这样做既耗时,又费劲,还不讨好。
(四)复习要把握时间进度,按计划合理安排进度,适时调整计划进度。
时间预设:一学期整个教学时间18~20周。新课时间12~14周左右,实际复习只有6周左右。我们必须制订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整个复习过程分几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要完成的内容及复习的形式、策略等,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这个过程需要发挥教师整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好分工与合作,以利资源共享,如各类知识点的整理,分类或综合复习的练习题、模拟检测题的编制等;也可以发挥班级里优秀学生的作用,协助老师归类整理知识点,协助老师加强班级管理等。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读写训练重点是要一以贯之的,随时随地加强训练。相关内容也可以在不同阶段穿插强化训练,比如习作,由于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宜提前进行复习规划,将习作内容分散有序安排,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强化片段训练,注重习作素材的搜集、整理,加强习作指导——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修改等习作环节的指导,且学且练,且练且改,逐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要注意,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总结和反思,在大的复习框架下,适时调整复习内容及复习策略,增强复习的趣味性、针对性,保证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只要教师复习备考策略正确,对学生复习指导方法得当,学生认真复习备考,就一定能取得小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