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三复习策略
2019-09-10黄丽
黄丽
批判性思维,在当代教育界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各项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多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批判性思维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原则,对既有观点及其论证过程重新审视、大胆怀疑、小心论证,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可能必须解构每一个复杂的问题,将之还原为最简单的概念、最基本的常识,加以斟酌与衡量;还必须时时将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查确保无重大遗漏,非如此不得妄下结论。也就是“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
历史学科素养要求最大程度地占有史料,辨析史料,以史实为依据,考察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历史对象。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学科素养存在着高度契合,二者之间是一种融合共生的关系。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从容应对高考中历史材料所呈现的多样化历史解释。鉴于此,在明确以培养并考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高考面前,高三学生的历史复习课应作如此呈现: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史料的基础上,强调对历史事件的多元解释,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以这种策略为指导,笔者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生复习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演变》一课当中,尝试追求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新课导入
展示一首《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让学生朗读并归纳这首诗歌反映了哪些信息。
教师:当皇帝好不好?好在哪里?皇帝又有哪些烦恼?
学生:皇帝权力大,但烦恼也挺多。要防止宰相权力过大,也就要处理好与宰相之间的关系;要选才选官,要防止官吏腐败,还要防止地方造反……
教师:很好,皇帝的这些烦恼其实就构成了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那么我们就来见识见识历代帝王是如何睿智地消除自己的心头之患的。
【设计意图】用《好了歌》导入,让学生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维看待皇帝这个角色。我们过去想当然以为皇帝很风光,无所不能,尤其以为秦至清两千年可以用专制一词简单化地描述皇帝的权力状态。我们不妨从皇帝不好当的角度,结合历代权力运作中的细节来观察、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既有的印象、观念和结论。
二、新课学习
环节一、展示框架图,带领学生总体把握本单元内容(聚焦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史分为两大阶段:
(一)夏商周早期政治制度
(二)秦朝至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以降政治制度主要可以分成四部分:
1. 君主专制的强化(皇权与相权)
2.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与地方)
3.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4.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本课要学习的是第二部分内容——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与地方)。
【概念解读】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一切受制于中央。
展示表格,由学生梳理从秦至元地方制度的演变。
线索2 皇帝的烦恼之地方制度:中央VS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图表的呈现,学生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从秦至元中央加強地方统治措施的动态变化,理清历史事件的前后关系,树立历史时空观。
环节二、聚焦高频考点,重点探究中央与地方权力演变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初步发展
1.展示材料和图片,问:为了巩固统治,汉初统治者在地方实行了什么样的行政体制?(郡国并行制)
材料: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
2.再展示图片和材料,问:汉王朝将面临什么困境?(诸侯王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设计意图】展示汉朝郡国并行制地图,学生能直观地辨识汉政权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提升历史空间观念;通过展示西汉前期形势图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强化学生论从史出的理念。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图片史料,都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分析判断的载体,搭建了思维的平台。
3.总结归纳本小节知识点:
4.课堂演练
【考点1】郡国并行制
【设计意图】作为高三复习课,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可以及时巩固知识点,教师亦能及时获知学生掌握情况,并作出反馈。题目的选择侧重于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多角度看待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打破学生对教科书“郡国并行制”负面影响的固化认知,理解并思考如下事实:一个政权之所以选择了某一种政制并维持数十年以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一旦抛弃原有政制,选择某一种新政制并维持数十年以上,又必有其在新时代存在的合理性。
(二)唐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1.唐朝中期,地方设节度使,藩镇出现。(展示图片)
2.“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形成
【展示并解读藩镇割据图片】在唐朝后期150年里,河北三镇的节度使真正由朝廷任命的极少。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统一遭到破坏,“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3.课堂演练
【考点2】唐朝藩镇割据
【设计意图】在历史教科书中,提到“藩镇割据”,多是强调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在2018年全国卷中所展示的恰好是与教科书截然不同的“藩镇割据”。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打破定势思维,学会多角度、客观看待唐朝藩镇割据带来的影响。第一个题目给学生创设了新情境,带来了认知上的冲突,但为避免学生思维走向极端,第二个题目的补充又尤为重要。通过解读第二个题目的史料,与第一个题目形成互证,让学生认识到唐朝藩镇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及客观认识。
【过渡】展示五代建立者简历,问:共性何在?学生回答:都曾担任过节度使。教师:对,五代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与扩大。继续提问: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有何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
(三)北宋: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提问:为何此举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如何评价?
【设计意图】宋代皇帝吸取唐末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教训,首先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避免了黄袍加身再次上演,同时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防范将领拥兵自重;再釜底抽薪,设置转运使,截留地方财源,废除地方割据的财力依托,最后设置通判与地方官互相掣肘制约,避免地方官一家独大。与此同时,宋代立国以来便始终与辽、西夏对峙,需要常年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为防范农民起义,在荒年又将流民吸纳入伍,导致军队规模有增无减,然战斗力却无法保证。这一套加强中央集权的组合拳非常有针对性,明显奏效,但负面影响也凸显,即“三冗”问题。通过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前后自然衔接过渡,带领学生回顾、梳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引导学生总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特别提醒学生把握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影响,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使历史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四)元代:中央集权的新发展
展示图片:《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疆域比较图》
教师:元代:疆域问题?民族问题?前车之鉴?
学生:设行中书省。
材料:“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 百官志七》
带领学生歸纳、梳理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内容、影响等知识点:
展示材料: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请学生思考:从唐到元,中国的内涵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1:中国之域:从长城以南拓展到包括今天东北、西北、西藏等在内的几乎整个中国;
学生2:中国之民:从汉族延伸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多个民族;
学生3:中国之名:从区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族标记变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的政治符号。
【设计意图】 元代在地方上采用行省制度,适应了新的时空条件下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需要,也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历史的评判要基于家国的内涵,通过展示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从唐到元,中国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深对国家的认同。
环节三、课堂小结及升华
(一)展示表格,请学生梳理本课内容,与本课开头相呼应:
(二)给学生展示一道开放题,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用开头的表格梳理本课知识要点,前后呼应,检测学生本课掌握情况;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归现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升华本课内容。
三、课后反思
本课是针对艺术班的一堂一轮复习示范课。本课以《好了歌》导入,让学生通过诗歌了解“皇帝的烦恼”,把握本课学习内容,认识到中国古代制度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开篇聚焦本单元主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突出重点,展示核心知识。本课的设计注重把握高考方向,从汉代、唐代、宋代、元代几个高频考点切入,每个考点均有相应选题,本课的主要亮点即在于此——选题注重选择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史料,学生通过解构历史素材,形成多元历史解释和认识,对历史对象形成更加客观、全面、多视角的评价,认识到不能将任何政治制度抽离其历史背景来评判,新政治制度总是对旧政治制度的因袭损益,人类的政治文明就是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扩张和进步。必须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怀疑一切,推翻一切。“质疑批判的目的不在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在于探求历史真相。”因此,将普遍适用的批判性思维引入历史教学,有利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课亦注重运用细节补充,自然衔接前后知识点,力求过渡流畅,注重逻辑建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研究历史是为了观照当下,引导学生从历史情境中抽身现实,思考当下重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