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献身教育的理想家

2019-09-10李怀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李叔同春晖学园

李怀源

夏丏尊,名铸,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为什么改成“丏”?据说是为了专心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不想当选“议员”,投票的时候,容易写成“丐”,这样,选票就作废了。可见夏丏尊的志趣所在。

关于夏丏尊,估计很多语文教师并不熟悉,对“丏”字的读法和写法也很有些犹豫。要想了解夏丏尊,可能要说几个大家都熟悉的人、事、物。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夏丏尊曾经和鲁迅先生同事。夏丏尊自称是“受他启蒙的一个人”,这个“他”就是鲁迅先生。1909年,鲁迅先生到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任教,赠给在此任教的夏丏尊《域外小说集》。后来,夏丏尊参加了鲁迅、许寿裳等发动的反对尊孔复古派的“木瓜之役”。

大家都知道弘一法师,法师出家前叫李叔同。促使李叔同出家的正是夏丏尊。有一天夏丏尊说:“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李叔同就真的出家了。李叔同剃度后说:“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此恩永不能忘。”还书写了“珍重”两字赠别,又做了《书珍重赠别夏丏尊并记》。

大家都知道叶圣陶先生,也知道叶老编著过很多语文教育方面的著作,其中就有很多书是和夏丏尊合著的,并且夏丏尊总是署名在前,比如,《文心》《国文百八课》《开明国文讲义》等。叶圣陶先生经常发表文章的《中学生》《新少年》《月报》等都由夏丏尊担任社长或主编。两个人还是儿女亲家,一生引为知己。

大家都知道《爱的教育》,这本教育著作就是由夏丏尊在1923年翻译成中文,在《东方杂志》连载的,后来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单行本。自此之后,这本书多次印刷,影响了中国的无数教育工作者。

大家都知道丰子恺是李叔同的学生,其实,丰子恺也是夏丏尊在浙江一师任教时期的学生。丰子恺在春晖中学教书时开始画漫画,得到夏丏尊的支持与鼓励,一直坚持画下去。

朱自清曾是夏丏尊的“贴邻”,朱自清在《儿女》中写到被孩子们吵得心烦时,隔墙的夏先生就邀他过去喝上几杯。朱自清在《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一文中说:“夏丏尊先生是一位理想家。他有高远的理想,可不是空想……他是始终献身于教育、献身于教育的理想的人。”

夏丏尊确实是心存理想的人,希望能够改造社会,造福他人,实现经世济用的社会理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就积极参与各种民主运动,被称为“民主文化战线上的老战士”。他曾经想和几个朋友去建设“新村”,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没有建成,开始把精力倾注在教育之中。

夏丏尊身上有极浓重的中国人“家”的观念。他在白马湖畔盖了6间平房,取名“平屋”,多年不曾走动的妹妹也到家里来串门了。虽然也感叹这平屋还不及家中老屋的厨房大,但是,也足够欣慰的了。他在《猫》这篇散文中这样说:“自从老屋卖去以后,我多少被人瞧不起!每次乘船行过老屋的面前,真是……”平屋不仅是夏丏尊极为满意的居住之所,更是让家人有“回家”感觉的家园。

夏丏尊最有名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浙江一师的时候当“舍监”,负责学生的管理,一干就是七八年。“舍监”,顾名思义,估计就是宿舍管理之类的工作。在别人的记述中,也会发现除了管宿舍,还有就餐的管理。学生给他起外号,搞各种恶作剧,他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从开始的死磨硬抗,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体现了夏丏尊的坚持,也体现了他的教育信念,一定要把学生教育好。丰子恺称夏丏尊是“妈妈式的教育”。对此,夏丏尊在《读书与冥想》一文中有一段话可以回应:“教师对于学生应采取的手段,只有教育与教训二种:教育是积极的辅助,教训是消极的防制。这两种作用,普通皆依了教师的口舌而行。要想用口舌去改造学生、感化学生,原是一件太不自量的事,特别地在教训一方面,效率尤小。”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是大冬天的深夜他在宿舍楼下等跳墙出去玩的学生的原因。看到只着一件棉袍、鼻子冻得通红的夏丏尊,学生特别害怕,而夏丏尊第一句话是“你们没事吧?”。一位教育家,用他的行动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夏丏尊的教育是尽了一位教师的应有职责。他在《近事杂感》一文中这样说:“教员”和“教师”,这二名词在我感觉上很有不同。我以为如果教育者只是教员而不是教师,一切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教育毕竟是英雄的事业,是大丈夫的事业,够得上“师”的称呼的人才许着手……我们作教员的不能自认为“师”,只以“员”自甘,那不更可怜吗?我们作教员的,应该自己进取修养,能够够得上“师”的称呼……这是一件非常辛苦艰难的事,也是一件伟大庄严的事。夏丏尊先生在做舍监的时候,虽是做了极普通平凡的事,心中一定存了“伟大庄严”,才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做得很好。现在的教师群体里,“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成了经常谈论的话语。教师好像無法超越自己的职业,要被迫地无奈地认同。从夏先生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理想带给人的力量。教师要为“师”,不能为“员”,要在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成长中,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体验自己的人生意义,方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从专业发展中找到职业认同感,去除职业倦怠感,这一切都是外人所不能给予的。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不然,教师职业就成了苦役,于己于人都是苦事。像夏先生那样,把苦事做成乐事,以仁爱之心行度己度人的教育之事。

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教育家,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所学校就是夏丏尊协助经亨颐创办的,春晖中学的教师大多是由夏丏尊邀请来的。经亨颐把学校的大多事务也交由夏先生办理。夏丏尊在《春晖的使命》中这样说:你已男女同学了,这是本省中等学校的第一声,也是你冒了社会忌讳敢行的一件好事。你应如何好好地保持这纤弱的萌芽,使它发达?又,现在的女子教育,事实上比男子教育待改良研究的地方更多。你在开始的时候,应如何改变方向,求于女子教育有所贡献。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夏丏尊建设理想社会的影子,那就是男女平等。在男女共同受教育的情况下,又怎样能够适应所有学生的发展,建设理想的学校。对春晖中学,他注入了全部的理想,也在此安家,希望能够终己一生。

后来因为与校长甚至至亲在办学思路上的分歧,夏丏尊放弃了在春晖中学的教职,放弃了以为“家”的平屋,跟好友匡互生、朱光潜到上海组织立达学会,创办立达中学(后改名立达学园),想“自由自在地去实现教育理想”。这就是为理想而前行的夏丏尊。1925年立达学园在上海的校舍落成,学园增设农场,从事养蜂、养鸡和园艺种植,把“人格教育”和“生产教育”结合起来。在《立达旨趣》中有这样一段话:所以我们立达的师生,对于学问方面,不纯是记忆书本知识,要能在课本外自由研究,独立思想,以求养成科学的头脑。将近百年过

去了,再看这段话,也是现在学校的应有

之义。

1926年,夏丏尊兼任复旦大学国文教授,1928年,担任开明书店编译所所长,只好辞去立达学园及大学的教职。

1930年1月,夏丏尊主编的《中学生》创刊,《发刊词》说:数十万青年彷徨于分叉的歧路,饥渴于寥廓的荒原。未闻有人从旁关心……替中学生诸君补校课的不足,供给多方的趣味与知识;指导前途;解答疑问;且作便利发表机关。从办刊宗旨,可以看出夏丏尊对青年学生一如既往的关注,以及施行理想教育的决心。后来,他和好友一起办“函授学校”,出版发行小学、初中的语文教科书,为全国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服务。

夏丏尊在《中学生》创刊号上发表了《“你须知道自己”》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是曾做过20年的中学教师的,自问也不曾撒过滥污,但不敢自信曾有任何实力给予学生过。学校教育的靠不住,原因很多,这里无暇絮说。夏丏尊此文的原意是劝青年学生要能够发现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去学习,去发展和进步。

在此中似乎也可以窥见先生内心深处的一些真实想法。他筹建新村改造社会的理想不能实现,就转为投身学校教育,先后在浙江一师、湖南一师、春晖中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学校任教,有师范学校、中学和大学,在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再后来离开学校,到开明书店,参与杂志的创刊,编写教科书,撰写了大量有关语文教育的文章。这样的历程,反映了先生人生境遇的不同,也反映了他对理想实现途径的自主选择。当师范学校的老师,可以教育一批教师,当中学的老师,可以直接对中学生进行教育,这只是理想状态,学校不能实现教育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间接和直接的途径,教育的理想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在师范学校要依赖于所教学生成为教师以后的工作,在中学要依赖校长的办学思路和同仁的共同努力,这些都很难。所以,夏丏尊干脆选择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刊物和教科书,以此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夏丏尊一生的理想在于改造社会,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生追求。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一生都在努力把理想变为现实,最终选择了把生命的力量注入万千学子的教育之中。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李叔同春晖学园
建筑学园(7)
百年富春:四季宴魁春晖飨
游子吟
建筑学园(1)
宠物学园
弘一法师的账单
宠物学园
李叔同谈“咸与淡”
为教育扶贫做实实在在的事
贵州思南县春晖人才扶贫计划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