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新探讨
2019-09-10刘敏
刘敏
【摘要】 根据当前的教育状况以及时代的需求,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优化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以此来不断开展选修课和活动课。新时期的数学课改的方向将研究性学习列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方式。高中数学将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力求使之与现代化教育科学手段相结合。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 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067-01
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数学在正在被更广泛的使用着。数学文化及思想方式也在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处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数学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各个学科都有深度的结合。新课改不仅打破了过去“一本统天下”的桎梏,而且将灵活多用、因地制宜、一本多纲的新精神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就数学课堂而言,当下的新课改更关注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学生是否能遵循客观规律认识数学知识,并能用数学理论去揭示其发展规律并能结合实际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就数学教师而言,新课改不仅为其提供了教学自主创新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更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更科学的课程设计更加灵活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转换思维,开展兴趣教学
二十世纪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自我活动才是兴趣的实质。”这句话也与当下的新课改对高中数学的要求不谋而合——激发学生的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知而学、乐于学”是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体系进程中重要的教学目的。课改前的学生通常都是知道要“学什么?要怎么样去学?”,而现在的课改的目标更倾向于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去学,怎么去快乐的学习”这样就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更上了一个层次。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在讲解《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这个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美国金门大桥以及中国十二孔桥的视频图像、播放雨后初晴后的七色彩虹的、浩渺星空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时的椭圆形轨迹以及田径运动员投掷铅球后的抛物线,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投掷几个粉笔让他们观察物体运行的整个过程。通过以上的场景实例,使学生能够从感官上对从建筑自然景观到人文运动等现实物体的运动路径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其对与这节课抛物线与曲线的关系产生想象的关联,之后教师可以解释所学生所看到的这些曲线抛物线其实就是解析平面几何的一部分。
二、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数学教育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高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并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实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高中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初中相比:是从具象到抽象的升级的过程,这其中不仅知识量增大,而且教学内容更加不容易理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与课堂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中思考方法、找寻答案。用现实情境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提升高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转变学习自主性,使其由原先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比如学生学习了《数学建模》之后,可以用其公式来测算现实生活当中的投资盈亏及收益问题。将原先看似复杂的生活场景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提高应用数学知识来解決现实问题的能力,开阔数学领域的眼界。
三、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学会使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和多样式教材将陈述性的数学素材变成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知识。所以创建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就更为重要。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实操作为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亲自去推倒直线平面垂直理论,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操作可以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硬纸,并剪出一个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某一顶点进行折叠,将折好的三角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使其折痕与桌面竖直,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折痕是否与平面垂;如果不垂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让折痕与平面垂直;如果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折出折痕,那么这三条折痕是否都与平面垂直?”通过以上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去发现以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
四、逆向思维,建立双向思考能力
公式定律是高中数学课堂上非常多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反向推导公式定律,可以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在教授《基本的三角函数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时候,将和差公式进行颠倒,让学生从逆向的角度进行推导,如解sin59cos31+cos59sin31这个公式时,学生会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感觉无从下手。这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这其实就是三角函数的公式的反向表现形式。”从这一道题就可以看出其实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的灵活掌握公示的运用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更能培养期逆向思维的创新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必须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创新能力。要积极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将现实问题与学生所学的数学能力相结合,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塑造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全方位的高素质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靳玉乐,艾兴.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9).
[2]王敏勤. 高中新课改:一线教师的困惑与建议[J]. 2007,(01).
[3]邵婷婷,邵光华.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性研究[J]. 数学通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