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2019-09-10裴斌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5期

裴斌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腹泻治疗中,采用布拉氏酵母茵散与酪酸梭菌活茵胶囊联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腹泻患者,均分为常规组(70例)和联合组(70例),常规组慢性腹泻患者实行布拉氏酵母茵散治疗,联合组慢性腹泻患者实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茵活茵胶囊治疗方法,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慢性腹泻患者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腹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行布拉氏酵母茵散联合酪酸梭茵活茵胶囊治疗效果可观,可以有效提升联合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关键词]慢性腹泻;布拉氏酵母茵散;酪酸梭茵活茵胶囊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1-0068-02

慢性腹泻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属于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疾病范畴,发病期间患者表现为腹泻、腹痛、乏力,同时伴有排便异常症状,患者机体承受较大的折磨。慢性腹泻发病机制不明确,发病几率较高,容易反复,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慢性腹泻,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如止泻药和消炎药,但仅仅是起到短期治疗的目的,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慢性腹泻的诱发因素复杂多样,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诱发慢性腹泻,治疗药物多样,不同药物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药物。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腹泻患者,以每组70例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所有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慢性腹泻。常规组38例男,32例女,年龄21岁~71岁,平均(46.20±1.22)岁,排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不超过每日7到8次,大便呈稀便状;联合组40例男,30例女,年龄22岁~73岁,平均(44.25±1.16)岁,排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不超过每日7到8次,大便呈稀便状。纳入标准,治疗药物不会过敏的患者,符合功能性腹泻诊断标准患者,自主与他人交流,意识清醒。排除标准,严重免疫系统缺陷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和肠道寄生虫病患者。

1.2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接受饮食调节,补充机体营养,提前1周停止使用以前服用药物,患者保持同等起点,共同接受治疗。常规组慢性腹泻患者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饭后服用,每日2次,每次0.5g,1个疗程为2周。

联合组慢性腹泻患者实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方式,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正确指导用药,选择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饭后服用,每日2次,每次3粒,1个疗程为1周,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逐步调整用药剂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依据SPSS18.0软件处理数據,(%)表示计数资料,x检验两组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常规组慢性腹泻患者有效率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规组慢性腹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71%,联合组慢性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4.29%,联合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4.5018)。

3讨论

慢性腹泻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发病几率较高,优于胃肠道功能障碍诱发,具体表现为腹泻次数增加,大便状稀薄、便水样。由于慢性腹泻发病机制不明确,发病几率较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慢性腹泻发病周期长、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如果认知不足,盲目的选择药物药物治疗,不仅无法起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加重病情,诱发其他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慢性腹泻,可以起到抑制胃肠道病菌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避免胃肠粘膜损伤,诱发慢胜腹泻。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可以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分泌酪酸直接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调节肠道益生菌群,抑制肠道内致病菌,逐渐恢复胃肠道菌群平衡。

综上所述,慢性腹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联合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