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河医派四大家

2019-09-10刘心媛顾紫琦

档案与建设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案外科

刘心媛 顾紫琦

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在今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地处长江边,由此地域而得名的孟河医派作为国内著名中医医派,自清道光年间勃兴,不久进入鼎盛时期。时人赵宾旸有言:“孟河故多良医,有声振寰曲,为名公钜卿所倒屣者;有一时煊赫,舳舻衔接数十里者。”清末民初孟河医派影响广泛,遍及大江南北,这一时期著名医家有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张简斋等,故有所谓“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丁甘仁为余听鸿《诊余集》所作序)

孟河医派之奠基人——费伯雄

费伯雄(1800—1879),字晋卿,号砚云子,为费家世医第七代传承人,费家医术最著名者。费伯雄擅长治疗虚劳杂症,《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晚清朝廷政要林則徐、曾国藩、左宗棠、翁同龢等都曾求医于费伯雄。

1832年7月,费伯雄前往苏州参加科举考试,江苏巡抚林则徐对费伯雄赞赏有加,不久费伯雄便被林则徐留下治病。当时著名文学家、大名士俞曲园说:“识伯雄于吴下,须眉皓然,一望而知为君子,吴中士大夫儿童走卒无不望车尘而拜迎”。

道光年间,费伯雄曾连续两次应诏进京入宫,诊治皇亲国戚的疾病,皆出手不凡。先是治愈了道光皇太后肺痈病,获赐匾额“是活国手”;再是治愈了道光帝之失音症,获得道光帝亲自赐联:“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费伯雄高超的医术一时名满天下。

费伯雄最著名的医学著作《医醇》24卷刚刚刊刻,此书文稿连同藏版竟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费氏避战乱于泰兴县五圩里,身患脚疾,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将《医醇》一点一滴地追忆和整理成《医醇賸义》4卷,于1863年刊行。该书说诊治疾病是“首察脉,次辨证,次施治,此三者为大纲。”详尽地总结了费氏数十年诊治劳伤、中风、咳嗽、痰饮、痿、痹、胀、诸痈等慢性疾病的丰富经验。

1872年,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与患有羊痢风的侄子翁曾源(同治二年恩科钦点状元)到孟河请费伯雄诊病。对此翁同龢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费君年七十二三,目光奕然,声音甚圆亮,……皆要言不烦。嗟乎!倘人海中有此医,则无误药之病矣!为之感恻。”由此可见费伯雄有着深厚的脉学功底而辨证准确传神。《清史稿》称费伯雄“持脉知病,不待问。”

孟河医派之外科圣手——马培之

马培之(1820—1903),字文植,费伯雄的内弟,其祖上自明代马院判起世代业医,少时随祖父马省三习医16年,后师从费伯雄。

1877年,翁同龢因受到其兄弟病故打击而旧病复发,再次前来孟河访医于马培之。翁同龢记录了此次求医的详细经过:“告以病,(马培之)诊脉曰:‘此痰病,非刺破则脓不出,久则肿如桃李,令其徒与子斟酌定方,予敷药擦药,又药线数条。’”

1880年的二月,清廷太医院医师久难治愈慈禧太后的病患,光绪帝接受礼部侍郎宝廷的建议,诏令各省督抚举荐天下名医赴京城会诊。江苏巡抚吴元炳鼎力推荐马培之应诏进京。当时经督抚举荐的全国各地名医应征入京者共有八名。

马培之治愈了慈禧的难疾,慈禧太后很是高兴,连连夸奖道:“马文植能述病源,脉理精细。”“所拟医方甚佳”,并御赐马培之为“徵君”。马培之还获得了慈禧御赐“福”及“务求精要”两块匾额。《马培之诊治慈禧奏折》说:“看症辨证,全凭眼力;而内服外敷,又在药力。”此份奏折的原件藏在故宫博物院。

1889年,马培之撰写出《纪恩录》一册刊行问世,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为慈禧太后治病诊疗的史实。从光绪六年(1880)七月二十六日开始,到光绪七年(1881)二月三十日止,马培之连续七个月为慈禧太后诊脉立方,其每日与同征诸医入宫诊脉审证立方之详情,尽载于《纪恩录》这份清宫医案中。其中还间有马培之为京中王公大臣及其亲友诊病的医案约30例。这些医案文字简略,处处显示出马培之医理精湛,诊断清晰,所开方药点中要害,疗效卓著。

由于顾忌到慈禧太后的威严,马培之每次为她请脉都是膝行长跪,隔绢切脉,反复小心地揣摩慈禧心理,很是胆战心惊,唯恐不周而性命不保,在北京是度日如年,早就萌生退意。后在翁同龢等大臣的多次面奏陈情之下,慈禧终于下旨恩准马培之回籍。

马培之一贯主张中医外科应当“刀针有当用,有不当用,有不能不用之别,不能一概禁之。”1892年马培之撰成《外科传薪集》一卷,收入外科临床备用方剂共200余。次年有《马培之外科医案》,叙述42种外科病症治法,介绍其临证经验,收载外科医案100余例。《务存精要》一册记载马培之临证医案,分为外感门、内伤门各十种常见病证,为马氏门人无锡邓星伯收集整理。《外科集腋》一册亦邓星伯收集整理而成,为马氏外科医案专集。

孟河医派之弘扬光大——丁甘仁

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1878年弃儒习医,并要求自己做到“学无止境,见闻宜广”。18岁从业于名医马培之,深得马氏内、外、妇、幼及喉科真传,又私淑费伯雄、巢崇山两大家,汲取所长。

经沪上孟河名医巢崇山推荐,丁甘仁于1890年前往上海仁济善堂施诊。1896年之初冬,沪上流行“时疫喉痧”(类似现代猩红热)传染病,惟有丁甘仁的诊所疗效甚佳,而名声大振。丁甘仁自述:“临证二十余年,于此症略有心得,诊治烂喉痧不下一万多次。”丁甘仁潜心研究自己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出《喉痧诊治概要》,毫无保留地加以推广。

在“昌明医学,保存国粹”思想指导下,丁甘仁多次发表演讲,撰写诸如《创办上海中医学校丁甘仁宣言书》等文章,列数中医学与中医教育的重要性。

1915年夏,丁甘仁上书呈袁世凯,要求准予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立案:“我国之医肇自上古,代有名人,典籍灿然,蔚为巨观,最精国粹,实惟医学。盖医学之兴盛,惟教育为之关键。近代以来,我国数千年神圣医学日就式微而沦丧,而西医所以日新,其成败关键就在于教育。国家重视教育,所以能奔走天下之人才,咸集斯道,医道所以日新也。”(《公民丁泽周等为筹设上海中医学校呈大总统文》)

丁甘仁于1916年8月23日正式开办中国第一所中医学校——全日制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出任该校总理,而由另一位孟河名医谢利恒任校长。丁甘仁书写“精诚勤笃”立为校训。

1918年,上海广益善堂筹建南北广益中医院,委丁甘仁出任院长,这是中国第一所纯中医医院。1921年11月26日,丁甘仁等发起成立上海中医学会。1925年夏,丁甘仁与夏应堂又在上海合作创办了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

1924年孫中山以大总统名义亲自赠金字“博施济众”匾额给丁甘仁。1926年丁甘仁逝世后,民国北京政府前总理唐绍仪为其作像赞:“汤汤孟河,群医辈出,谁为拔萃,公其首屈,博施济众,仁心仁术,沪之名医,世之生佛。”

《孟河丁甘仁医案》《丁甘仁临症用药113法》《百病医方大全》《孟河丁氏秘方录》等,由丁甘仁的子孙门人等整理付梓刊行。其中的《孟河丁甘仁医案》8卷,收载医案400余例,包括伤寒、温病、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疾病,编排以疾病为纲,末附膏方医案等内容。

孟河医派之民国传奇——张简斋

张简斋(1880—1950),祖上从学孟河医派。张简斋曾任中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重庆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南京中医学校校长,行政院卫生署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如今张简斋的国医医术已经入选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1934年,张简斋与南京名中医随翰英、杨伯雅、石华轩等人联合捐款筹办南京国医传习所,以求培养后继人才。经南京市长石英批准,将地处中央国医馆旁的城东保泰街、北极阁下三皇庙东西一带17亩地皮,作为南京国医传习所产权,聘请焦易堂为董事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当年民国诸多达官名流如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于右任、何应钦、陈诚、程潜、谷正伦等,都投医到张简斋门下,宋美龄的胃病、宋子文的腰痛、陈果夫的肺病、孔二小姐(孔令俊)的妇科顽症都是张简斋给治好的。程潜在张简斋64岁寿辰之时,特意题词“国无良相,唯公独尊”。

张简斋谆谆告诫弟子要“救人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还自撰对联:“不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

南京沦陷以后,张简斋从南京来到重庆,在山城磁器口附近开了一家铺面不大的药局,悬壶济世,以绝方救人。

张简斋的作息大多是贪黑诊病,傍晚时分张简斋才会开门接待患者,出诊营业会一直至凌晨闭门。

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因疾请金陵名医张简斋诊治,派专车接他至南京如意里5号主席官邸,张简斋搭脉后,开出方剂,二剂而愈。林森遂手书“当代医宗”四字制匾相赠。1943年夏,国府主席林森病危,张简斋被请去诊视。林森已病入膏肓,脉息微若游丝。张简斋表示不必再开处方了,因为医术并非万能,奇迹已不可能出现。三天后林森辞世。

1941年宋美龄在陪都重庆时胃病严重,这胃病是她少年时在美国韦尔斯理女子学院读书时留下的宿疾。在重庆请来的西医都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延请中医出诊是无奈之举。张简斋被接到重庆黄山别墅诊治时说:“夫人的病乃是胃瘫,如果成脓以后便更不好医治了。”当即处成一方,决定以“千金苇茎法”治之。

宋美龄平素从不吃中药,万般无奈服下了张简斋开出的三剂草药,顿时感到自己胃脘舒服了许多。张简斋见宋美龄开始重视自己开的草药,便趁热打铁再出一方,乃是冬瓜仁、薏仁、丹皮、甘草、白术、橘白、生扁豆、石斛、竹叶等。宋美龄遵从他的医嘱接连服用,不久严重的胃病便痊愈了。

参考文献

[1]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2]张元凯等:《孟河四家医集·吕炳奎序》,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年。

[3]李夏亭主编:《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学苑出版社,2010年。

猜你喜欢

医案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浅谈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医案选择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巴蜀中医药古籍医案数据挖掘系统构建及应用
经济衰退带火外科整形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