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化的档案服务
2019-09-10周林兴丁京晶
周林兴 丁京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档案文化传播途径也变得丰富,尤其是社交媒体,已成为传播档案文化的重阵。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在调查目前档案行业抖音号运营数据基础上,文章提出档案行业应积极利用抖音等短视频传播档案文化,从关注作品内容、加强多方合作、创新宣传三个角度提高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
关键词:档案服务;档案文化;传播路径;抖音
分类号:G273.5
VisualArchival Service
——Research on the New Path ofArchival Culture Dissemination
Zhou Linxing, Ding Jingjing
(Department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renewal of technology, the communication way of archival culture has become rich, especially social media, which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preading archival culture. Taking Douyin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operation data of Douyin account number in archival industry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archival industry should actively use Douyin and other short videos to disseminate archival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archiv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from three angl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of works, strengthening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ng propaganda.
Keywords:Archival Service; Archival Culture; Dissemination Path; Douyin
近年来,档案服务、档案资源开发始终是档案学者和工作者研究热点。以档案服务为主题的研究紧密结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开放数据、政务信息公开等社会环境和技术发展,关注了移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应用。[1]这些研究为促进档案服务进步、助力档案文化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学者们对于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探索也不断深入,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库、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库中以“档案”“文化”“传播”为检索词,以篇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条件,检索结果中涉及的传播途径包括档案成果编纂、举办专题展览、开设电视栏目、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拍摄档案微电影,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微信、微博,但尚未发现从短视频角度研究档案文化传播的论文。笔者又单独以“档案”“短视频”为检索词,最终筛选出1篇以档案和短视频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其作者以档案局(馆)政务抖音号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2月共有5家档案局(馆)开通了政务抖音号[2]。从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短视频这一重要新兴档案文化传播形态还未能引起学界的重视与关注。
本文以抖音为例,调查档案局(馆)类、档案栏目类、地方记忆类、档案内容运营个体类四大档案界主体的抖音开通和运营现状(调查时间截止到2019年10月),并提出利用短视频传播档案文化发展建议,以期提高档案界视觉服务质量,增强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抖音上线于2016年9月26日,上线两年国内日活跃用户数便已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足迹遍布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3]目前,抖音紧跟5G网络,多种类型机构相继注册抖音,其中不乏党政机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档案行业相关组织也开始逐步注册抖音号,开辟档案文化传播新路径。
1档案界抖音号运营状况分析
1.1档案界官方抖音号基本情况分析
在抖音搜索界面以关键词“档案”“历史”“记忆”“兰台”进行搜索,结果如表1所示,共分成四类。一是档案局(馆)抖音号,共12家,多是市区级档案馆,省级档案馆只有陕西省档案馆;二是档案栏目抖音号,共4家;三是地方记忆类抖音号,共2家;四是档案相关内容运营个体,这一类抖音号较多,在此只列举部分粉丝数量大于2万的抖音号。其中,档案局(馆)抖音号除“秦时明月汉时馆”未经官方认证外,其余均进行了蓝V认证,可信度较高;4家档案电视栏目和2家记忆类抖音号也都进行了蓝V认证;但运营个体除“档案君”有蓝V认证外,其余均属私人账号,未经相应认证。
1.2档案界抖音号运营成果分析
选取上述档案局(馆)类、个体运营类粉丝数量排名前3以及栏目类和地方记忆类进行对比,由表2可以看出,粉丝数量和总获赞量与发布作品数有关,作品数量多的粉丝数和总获赞量多,少部分作品少但粉丝数和获赞量高,其作品質量普遍较高。整体上,个体运营类抖音号粉丝数量最多,档案栏目类发布作品数最多,档案局(馆)类抖音号则普遍存在作品数量少、更新频率低、传播效果差等问题。个体上看,央视国家记忆粉丝数量和总获赞量远远大于其余抖音号,显示出国家级抖音号运营主体的影响力;其次是北京卫视档案,这是由于电视栏目类知名度较高,且可以将其通过电视传播带来的一部分流量引入抖音。
1.3档案界抖音号作品内容分析
对各抖音号发布作品进行调查,主题上,档案局(馆)类抖音号多集中于地方历史、民间艺术、政务报道、档案知识科普;“央视国家记忆”多是重要人物历史讲话、珍贵影像、缅怀英雄纪录片,“北京卫视档案”关于历史故事、影视作品历史,“排头档案”关于军事历史和新闻,“中国品牌档案”关于中国品牌的发展历程、国家会议报道;“红色记忆”作品关于中国革命历史,“记忆四川”宣传四川非遗;“奇闻档案”为奇闻奇事,“游戏档案厅”为游戏历史,“全球档案馆”为世界范围的历史故事、热门话题。
表2中四类抖音号主题内容各有侧重,这与抖音号主体性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构、社会个体等)、业务、资源特色有关。档案局(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侧重地方宣传和政务报道;档案电视栏目归属于电视台,根据栏目定位创作相应作品;记忆类归属于地方新闻机构,带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个体运营类在资源选择上有各自偏好,往往是选择公众感兴趣的话题。
1.4档案界抖音号影响力分析
用户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用户偏好以及档案界各组织部门影响力。由表2可以看出档案栏目类和个体运营类用户关注度较高,能够在社会发挥较大档案影响力;档案局(馆)只有“漳州档案”运营较好,说明档案局(馆)抖音平台影响力有待加强,应加快作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笔者选取“漳州档案”“北京卫视档案”“红色记忆”“历史档案”点赞量前三名作品进行抖音号内部横向对比,其内容均是关于历史文化宣传、历史趣闻等,说明从档案中挖掘历史做成精品短视频受欢迎程度更高,传播影响力更大。
2抖音对档案文化传播的价值阐释
据《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用贴纸变脸”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2亿;“京剧BGM”中《铡刀案》梅葆玖版选段获赞数高达557万。抖音通过多种新奇玩法让戏曲等传统文化出现在公众视野,使之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上述调查表明档案精品内容也可带来一定流量,公众对档案文化的关注在持续增长。档案价值体现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变革、进步所具有的各种有用性和有益性,[4]通过抖音,可以将档案文化价值以视频形式展现并加以传播,促进档案从“内敛”到“张扬”的形象转变。
2.1“视频+音乐”形式让档案文化更易被接受和普及
“视觉”已超越语言成为文化中心,视觉文化占据当今文化主导地位。[5]抖音作品展现形式为“视频+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视觉文化特征,档案部门发布蕴含档案文化价值的短视频可以看成一种视觉化的档案服务。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通过视频生动还原这一历史活动,视觉效应、音乐的代入感,加上抖音透明界面打破虚与实的畛域,使得“置身其中”的现场感加强。而抖音依托数字化影像技术、超真实感声效技术让档案文化更易被接受和熟知。此外,当用户认同作品中蕴含的价值后点击分享就能实现即时即地的传播,这种得到“身边人认可的分享”使得每一个接收到该条分享的人都更有可能分享到更多的“小群”,形成“小群效应”,[6]从而逐渐引发社交网络里更大规模的传播。
2.2“檔案休闲”模式丰富“档案社会化”内涵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活动空间的不断变换使得时间变得零碎,人们不太容易阅读系统艰深的内容,短视频的传播迎合了人们碎片化获取信息的习惯,其“见缝插针”式的阅读填补了时间的空隙,实现最大化休闲时间利用,并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利用档案宣传城市文化、介绍历史事件等)使得档案文化在休闲社会中传播。此外,“档案休闲”氛围不断鼓励普通公民参与,在休闲社会中,档案的利用将更多体现人们对自身成长的关怀,对家园之根的渴望。[7]抖音以“接地气”的方式闯入人们生活之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品发布者,这意味着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档案文化传播者,参与到档案休闲社会建设当中。如抖音中话题“老照片”“难得一见的老照片”分别有2.3亿和2.4亿播放量,其中不乏是公民自发上传的历史照片,这种“公众参与”方式作为“档案休闲”模式之一,其“去中心化”特征不断丰富“档案社会化”内涵,“使得私人档案升华为能够服务于记忆和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档案资源”[8],无形之中推动社会记忆建构。
2.3精准化传播方式提高档案文化传播效率
大数据分析系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抖音也利用大数据收集用户数据,实现信息推送优化。抖音内容运营模式为PGC+ UGC,用户拍摄或上传视频,选择歌曲,通过蒙太奇剪辑、滤镜、特效等加工使得作品更具创造性。它依靠今日头条智能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向用户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而用户根据推送内容是否优质、是否具备吸引力等因素进行反馈(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在平台与用户交互中,档案部门依据用户反应及时做出调整,提高内容接受度,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精准服务,以此提高档案文化传播效率。通过表3,可以看到历史文化宣传、历史趣闻对于公众吸引力较大,档案部门等可以围绕这方面主题多出作品。
3视觉化的档案文化传播新路径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利用抖音等短视频传播档案文化是档案服务创新的新亮点。用户从平台获取档案信息,进行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交流和碰撞,是繁荣网络文化、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因此,档案界应将视野放宽,关注短视频这一全新形式,依据自身资源创造优秀档案文化产品,推动新形势下档案开放与利用。
3.1“内容至上”,提升档案视觉服务质量
随着大众媒介的生存环境改变,传播内容逐渐偏向浅度、碎片化。[9]档案行业应多发布高质量优秀原创作品,避免向用户传播浅薄、粗糙的内容,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首先,选取社会公众感兴趣的题材。侧重城市历史发展、著名人物事迹介绍或是与公民息息相关的档案知识,而业务工作报道、行业新闻等不宜作为主要发布内容。如若发布档案局(馆)形象宣传作品,在作品内容上也可进行创新,如“漳州档案”发布的快闪活动剪辑《“漳州档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春快闪》,舞蹈全部原创,其中还穿插档案室、库房、档案人员办公镜头,体现时尚元素和档案元素的有机结合。
其次,挖掘具有独特价值的档案资源。一般来说,城市以及乡村在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记录会被相关档案部门保存下来,形成独特社会记忆。以城市记忆为例,它包括物质性记忆,如地形地貌、街区等;又包括非物质性记忆,如城市历史、文化、民俗等。[10]各地方档案部门依据以上内容制作短视频专题系列作品,如利用城建档案再现城市历史建筑、古街区原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地方人民的归属感。
最后,关注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的素材。民间档案作为人类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历史内涵。[11]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举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档案资源建设的活动。例如,国家档案局办公室等协同抖音、快手举办的“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文物和档案故事网上征集活动,征集内容包括讲述父辈革命故事的短视频、讲述家中留存的各类纪念章故事的短视频等。[12]人们对于生活化、平民化的档案接受度较高,能够形成较大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
3.2多方合作,构建档案视觉服务共同体
国家一直倡导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文化机构投身体系建设,在这种形势下,各文化机构的人文交流不断加深,档案部门在视觉服务层次也应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
首先,档案部门应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通过建立统一平台共享资源,对馆藏资源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实现馆藏资源优化利用。[13]通过交流共同探讨适宜以短视频作品呈现的历史人物、音像资料、馆藏文物等。且合作建立协同技能培训机制有利于整合各机构优秀人才,尤其是若要利用抖音等新兴视频传播途径,掌握摄影、剪辑、视频编辑等技能的人才不可或缺。
其次,档案界应加强与戏曲、美术等文艺机构合作。一是官方文化艺术机构。如中国文联建设的“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下设人才库、作品库、典籍库,囊括各种艺术种类。这些文化艺术机构所拥有资源大多已经过初步分类整理,能够为档案界利用其资源提供便利。二是自发民间协会、民间艺术组织。他们往往拥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如戏曲剧本、现场表演影像记录、表演人采访录像等。由于艺术本身具有鲜明视觉欣赏特征,艺术档案创作成短视频的动态传播方式能够相对复刻艺术活动原貌,给人以直观美学享受,有利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最后,档案界应加强与文化公司、图书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在这一方面,档案电视栏目已有实践,“中国品牌档案”是国家档案局、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与北京金镜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跨界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讲述中国品牌发展历程的一档节目,其抖音作品《第一辆拖拉机》(东方红拖拉机)、《哈尔滨啤酒》(第一个啤酒品牌)等,通过珍贵影像和文献资料向公众展示百年老字号发展过程,这种多方合作、多元化传播方式是“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品牌自信的重要创新途径。“北京卫视档案”发布作品有的会链接到相关产品购买页面,如在作品《揭秘最精锐的德械师有多强》中链接到书店,以供想全面了解二战历史的用户购买相关书籍,体现档案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思路。
3.3创新宣传,增强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档案界应不断适应时代变化,以多元化宣传方式增强感染力,引导公众主动接受档案文化价值,提升传播影响力。
首先,以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为抓手,进行专题宣传。在传统节日当天推出精品短视频,以符合节日的“思乡之念”“团圆之喜”“缅怀之感”等情感表达吸引公众,内容可以是节日由来、风俗变化、留存诗词,从而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对接远古时空文化。国庆节、国际档案日等纪念日也是档案部门进行政务宣传的重要节点。节日是一种仪式,从传播学角度看,仪式本身包含着文化的空间密码,则也可以说传播即仪式。[14]将档案元素融入传统节日、纪念日,让用户在过节的同时思考文化内涵,感受民族情结,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其次,以档案“网红”产品为突破点,形成品牌IP。在打造“网红”产品上,可借鉴故宫的文化传播策略。故宫将其展览、文创产品、文物修復师,乃至故宫里的猫,都打造成了“网红”,[15]成为越来越亲民的超级大IP。档案界在依托短视频平台同时,应发掘档案价值,制造“爆点”,以引入更多流量。档案由于自古以来内敛、保密的特性使之不轻易出现在大众面前,档案馆形象相较之故宫的“活泼”略显“沉闷”,但在互联网时代,档案文化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联通,将难以发挥它的深沉力量。打造档案“网红”产品以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档案文化传播之中,将为传承档案文化增强坚实力量。
最后,以交流互动为切入点,增强用户“黏性”。短视频用户可以为感兴趣的作品点赞、转发、评论,也可以在后台私信留言,但这只是用户的单向互动,运营人员应积极回复用户评论、请求、咨询,达到互动闭环,这在传播中发挥着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此外,可以积极利用短视频平台提供的直播功能,譬如开设专家直播问答、档案展览现场直播、档案馆馆藏实景直播,通过留言滚动和观众及时互动。直播视频还可以存储下来进行再次传播,这也是创新宣传的一种方式。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及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BTQ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李颖.数据时代档案服务实现的动力原理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5):8-12.
[2]史晓康.档案局(馆)政务抖音号的现状与思考[J].北京档案,2019(7):30-32.
[3]今日头条.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手势舞走红,金毛最惹人爱,北京成抖音之城[EB/OL].[2019-10-20]. https://www.toutiao.com/a6651838654626923011/.
[4]王英玮.档案文化论[J].档案学通讯,2003(2):48-52.
[5]王志永.微电影:网络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新形态[J].中州学刊,2014(5):163-166.
[6]徐志斌.小群效应:席卷海量用户的隐性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7]谢凌奕.档案与休闲[J].档案学通讯,2000(5):17-18.
[8]加小双.档案社会化:内涵、表现与影响[J].北京档案,2019(6):13-17.
[9]唐丽佳,赵志奇.大数据视野下抖音传播方式及问题分析[J].编辑学刊,2018(6): 52-56.
[10]朱晓光.声像档案之于“城市记忆工程”的重要意义[J].档案与建设,2019(3): 57-59.
[11]余厚洪.论民间档案的多重价值与开发利用[J].档案,2010(4):12-15.
[12]时政新闻,中国青年网.“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文物和档案故事征集启事[EB/OL].[2019-10-30]. https://news.qq.com/a/20190417/007123.htm.
[13]邓连,陈洁.档案馆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J].兰台世界,2017(3):21-26.
[14]刘宏,孟昭瑞.联合国的节日传播[J].青年记者,2017(31):43-44.
[15]段颖.故宫何以成为“网红”?——《故宫服务》推介[J].中国博物馆,2018(1):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