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张扣扣案看法治思维的特征

2019-09-10陈楠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合法性公平正义

陈楠

摘 要:在当代法治国家,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法治实现的重要途径。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学法懂法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同时养成良好的法制意识和法治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合法性;公平正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就必须要坚持以法治为引领。现代国家的公民要具备法治的思想自觉,国家要培养公民运用法治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来说,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是一项重要内容。

法治价值是法治思维中的导向,法治精神是法治思维的重点内容,可以综合运用法律原则、法律思维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法治思维是法治的思维模式。它的基本內容是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力保障、正当程序等。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也需要演变为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法治思维要求一切从法律出发,即合法性问题。 法治思维的基本属性就是合法性,这是其作为社会意识的特征所决定的。在日常生活中,法治思维引导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教育和规范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在特别时刻,还能起到强制性作用。因此法治思维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它要求人们一切从法律出发,让法律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法治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学法懂法,确立良好的法治意识。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利,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合法秩序。第二个方面,法治思维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运用法律的武器来处理社会问题时,树立正确的公平正义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法治思维的塑造是以公平正义观念为基础的。第三个方面,权利性是法治思维关注的重点。遵守法律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在此情况下,公民既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享有很多法律赋予的权利。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让公民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如何用法治思维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不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第四个方面,程序性是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和特征。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法治思维也要符合社会的统一规范。法律程序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法律中的公平正义必须通过正当程序来实现。当代大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法律程序尤其是正当程序,熟悉法律程序一些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法律时效等问题,做到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近年来,热点案件常常引爆全国舆论。最高法院在其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让热点案件审判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比如刚刚二审结束的陕西张扣扣案即如此。该案发生在2018年2月15日,犯罪人张扣扣持刀杀死邻居王自新及其长子王校军,刺伤王自新的三子王正军,王正军后来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件发生后张扣扣潜逃,两日后投案自首。张扣扣案事实清楚,证据方面充分确凿,因此案情并不复杂。法院认定张扣扣杀害三位被害人的犯罪行为成立,同时张扣扣不存在精神病等责任上的抗辩事由,判定其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案件的审理符合正当程序,法律职能部门对犯罪人张扣扣进行依法追诉,经过一审、二审以及死刑复核程序。张扣扣的辩护律师全程参与,并为其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舆论媒体对张扣扣案的案情依法作了公开报道,有关职能部门也进行了积极回应。因此依法治罪,无可辩驳。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张扣扣表示同情,甚至对判决结果进行质疑。部分网民认为张扣扣是为母杀人的“孝子”,张扣扣的辩护律师也认为张扣扣是基于“为母报仇”缘由,恳请法院可以给他一线生机。

一些重大刑事案件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重大刑事案件往往与重大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就张扣扣案而言,它本身就反映了法律与人情、复仇与犯罪等极其强烈的冲突与矛盾。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人情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必须坚持法律原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突破法律的防线。因此,该案给我们的启示是,“私力救济”切不可超越法律规定范围。“私力救济”是一个已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其含义是当国家司法救济来不及有效保护公民个人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允许公民个人采取自我救济的方式或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刑法上规定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都是私力救济的表现。但是,在现代法治社会,绝不允许公民个人随意采取报复手段来维护个人权利。特别是对于犯罪造成的侵害,除符合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公民个人绝不可以对加害人采取随意报复措施。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法治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遇事想不到法,自认倒霉;遇事不会用法,私自解决;遇事轻视法律,口无遮拦;遇事践踏法律,知法犯法。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树立法治意识;厘清权利义务关系;注重程序公正;培养法治信心。

当代社会,实现法治的关键在于法治思维的培养,而建构起法治思维的逻辑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尊重逻辑,站在法治逻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运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实质思维去稀释法律的定义、规范的功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没有把法律当成思维的依据,而只是当作决策的一种参考因素。另一方面,习惯对法治逻辑、法理思维进行简单化的理解,认为法治思维就是根据法律进行思考,而其中的“法律”是指法律的规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割裂了法律文义与法律价值、法律目的、法律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法律进行单一化的认定,很难说是法治思维。因此,把法治思维与法治逻辑联系起来,对于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而言,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对于张扣扣案件而言,我们虽然同情张扣扣的境遇,但并不认同他的做法,在当代法治环境下,他的意气与力气用错了方向,以血腥还杀戮,而视规则与法律为旁物,最终定难逃法律制裁。法律人始终相信,法律是还人公平正义的唯一之道。保持正确的法治观念,不给愚昧的“快意恩仇”点赞。

参考文献

[1]于浩.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法治思维[J].北方法学,2014(03).

[2]段凡.确立中国特色的法治思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2).

[3]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03).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合法性公平正义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Westward Movement
国办:确保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
道德愤怒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绩效合法性的困境及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