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问题及策略
2019-09-10汪雪
汪雪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过程中,在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课程专家及一线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但在课堂作业方面,许多教师的认识还停留在教改之前,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优化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及时巩固与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能力的提升,又能反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让教师后续教学更有针对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专家及一线教师对作业这一块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点都在课后作业上,忽视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处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进行反复的、大量的、低层次的作业训练,这样既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又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
一、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现状分析
1. 作业内容单一
新课程改革下的作业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为指导,与传统作业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经调查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布置的数学课堂作业大多来自于教材或者配套练习册,作业内容单一且机械重复,很少有教师会自己根据教材、实际学情编题;作业的形式也大多以书面为主,作业的形式单调、枯燥,学生们缺乏兴趣,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就会对课堂作业产生厌恶情绪。
2. 作业时间分配不合理
多数教师愿意将时间放在课堂知识讲解上,把新授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设计的十分精彩,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落实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认为课堂上知识讲解比作业更重要。但大多数情况并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预留的时间不足以当堂完成课堂作业,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质量更无从谈起。
3. 评价方式单一
作业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和正确率,实际教学中的作业批改方式过于单一,批改过后的改正也很难落实。首先,在讲评方式上,一般以教师讲评为主,更有甚者以时间紧、来不及为由而忽视当堂讲评。其次,在反馈形式上也比较单一,传统的作业批改只是简单地在作业上画勾画叉,近几年虽然有些教师开始给作业分等级,但也是“换汤不换药”,经常会看到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在作业上画着大大的圈或叉,并没有把作业的批改当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作业产生厌恶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4. 作业设计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据了解,有些教师会因为教学时间紧、方便批阅讲评,就给全班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以致于程度好的学生会觉得练习题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学困生觉得太难,无法完成课堂任务,失去信心。这样显然不能突显“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二、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优化策略
1. 优化作业设计
(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合理地运用好课堂四十分钟,为课堂作业及其他教学环节提供时间保障,使课堂收益最大化。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还不能完全恒定,通常呈现低沉—兴奋—低沉—兴奋—低沉的发展规律,所以教师可以把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放在第一个兴奋时间段;第二个兴奋点是课堂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这时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安排课堂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或者进行课堂作业的练习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分类,而不是进行大量机械性的练习。
(2) 创新作业内容。传统的作业离不开课本和练习题,形式呆板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因此我们提倡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更有趣味的课堂练习。作业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情景式作业,以游戏或者竞赛的方式将练习呈现出来,或者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对学生解题背后的思维能力的锻炼给予更多关注,在学生的思维注意力上发力,自然而然的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3) 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对作业的需求也不同,新课标中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布置课堂作业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作业,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秀生免受“饥饿”之苦。例如,在设计二年级“六的乘法”的课堂作业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作业分为三类,一星级作业由学困生完成:4个6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为( );二星级作业由中等生完成:4个6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并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三星级作业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完成:4×( )=24或( )×6=24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该算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收获一种成就感。
2. 优化作业评价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是淘汰或者选拔,而是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课堂作业的态度。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评价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耐心对待孩子的提问,使孩子在得到积极肯定的评价中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兴趣,自由地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 批改要多样。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作业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中不再只是集体批阅,还穿插着面批、学生自批互批、教师全批选批等,个人認为面批的形式效率更高,当堂面批可以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得到关注感,也有利于把问题当堂反馈给学生。
(2) 反馈要及时。课堂作业重在实效性,当堂的教学重难点当堂去练习,尽量让问题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在作业讲评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放手让学生去评价,让学生讲评作业,这样的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3) 评价以激励为主。人人都喜欢赞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期待、激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发现其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激励性评价也要时常创新,长期使用相同的激励方式,学生会丧失新鲜感,达不到激励的作用。例如:对于有创意的作业可以口头表扬“你肯动脑筋,而且很有创意。”或者在作业上写上“你真用心,做的真棒,还要继续努力呀!”这样激励性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又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提高,又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综合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等多种因素,不断地优化和创新作业设计,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想做、爱做、乐做,使作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