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

2019-09-10申心晶

关键词:学会课堂教学课堂

申心晶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 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让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 “谁还有补充吗?”……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 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生动数学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制作一些模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或者在学生练习之前,故作神秘地说“老师说的这道题中有几个陷阱,你们一定要小心啊。”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

三、 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正确地评价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如我经常会说“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 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 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四心”,即倾听时:一要专心,都要听清教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2. 树立“听”的榜样

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倾听学生。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教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

3. 让学生当“小教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教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五、 拓宽训练的途径

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宽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渠道,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听”的训练,就我知道的和所尝试的简述几种。

1. 练习中的“听”

“听写”练习,意味着对听的习惯、能力的重视。要准确地写词必须专注地听,将“听”的训练与“说”“读”“想”“写”结合起来,这样,听力的训练点就会更全面。

2. 合作中的“听”

合作中“听”的训练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要求学生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第二步,提醒学生边听边想,听不懂时,有礼貌地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第三步,要求学生听完小组发言,能根據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这样长期训练,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3. 交际中的“听”

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这里的“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愿听”,二是“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内容的意思,还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让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精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学会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会分享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