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春风绿校园

2019-09-10黄树正杜以国

关键词:村镇法庭法治

黄树正 杜以国

诚信源于教育,和谐依托法制。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沂南县苏村镇中心小学始终将德育为首、普法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开辟了课上课下两条教育渠道,整合了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建立普法教育长效机制

1. 成立组织,加强了对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联小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普法教育工作的规划、协调、督查。同时聘请了苏村镇派出所田德建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聘请县、镇离退休老干部为校外法制辅导员,有力地加强了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

2. 落实队伍,确保普法教育工作的人力到位。学校明确规定,各班班主任为法治课教师,是班级法治教育课的实施者,负责上好普法教育课。为保障上好法治教育课,学校定期对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进行法治水平测试,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

3. 完善制度,加強了对普法教育工作的考核。为加大普法教育工作的力度,学校先后制定了《教职工千分量化考评细则》《关于加强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管理评估制度,具体规定了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将法治教育工作纳入了各联小每位教职工的综合督导评估中,有力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对学生普法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 挖掘资源,拓展渠道,增强普法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 普法教育与阵地活动相结合。学校精心设置了模似法庭专用活动室。在苏村镇法庭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设立了模似法庭,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庭审活动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公平和正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违法犯罪带来的后果,具有很强的教育和警示意义。

2. 普法教育与校本教学相结合。为了使教师学有所依,学校依据国家和地方课程先后编写了《普法教育读本》《安全教育教材》两本校本教材,作为普法教育课的补充材料,并让老师们做到课前先备课,课后有反思。普法课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渠道。

3. 普法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学校与派出所、交警队、法庭结为警校共建单位,他们每学期来校给学生作法治教育报告,发放普法教育宣传材料,并深入班级与学生座谈交流。苏村镇法庭领导多次到学校指导模似法庭的活动。节假日学生也会到社区进行宣传法律知识。

4. 普法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为使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入脑入心,内化为自觉行动。学校将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制作了40余块法治与两史教育专板,内容涵盖了党的发展历程、国家发展历史、日常法治常识教育和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等内容,教育学生知党、爱党、爱国、守法,从小心向党,跟党走。学校还设立了法治教育橱窗专栏,展示学生们普法教育活动中手抄报、绘画、作文等作品。为增强教育效果,学校为每个专题内容都配备了小讲解员,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5. 普法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活动相结合。学校将普法教育贯穿于教育管理中,与常规管理活动相结合。每学期都开展防震、防火逃生演练,开展法律伴我成长知识竞赛、普法教育故事大赛。还开展普法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和作文大赛活动。同时,每逢节假日,学校都要与学生家长签定学生安全协议书,明确了家长的职责,加强了学生在校外的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几年来,由于学校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无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校在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三名同学获一等奖,多名学生获二、三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离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的普法教育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猜你喜欢

村镇法庭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排行榜揭晓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视觉中国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云南村镇银行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