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本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2019-09-10杨永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杨永华

摘 要:生本教育倡导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以学生为本。小班化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教育学方式的相互转化,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以此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由此分析可以看出,生本教育理念与小班化教学有着较为吻合的。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立足学科教学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等进行调整,以此使其符合小班化教学模式,建构出生本课堂。在本文中,我结合语文学科,就如何建构小班化的生本课堂进行详细说明。

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生本教育倡导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是,每一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而小班化教学的最大好处是学生人数有限,便于因材施教。就我所在农村小学来说,每个班级有不到十个学生,有限的人数,使得我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以此发现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而立足其学情,结合教学所需,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自身发展需求的驱使下,自主地投身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且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比如,五六年级的的学生,其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参与中,早已积累了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想要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不同的活动。以“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将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积极组织探究活动,以便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学习需求的满足,同时获得知识能力的不断增长。具体来说,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先立足诗歌的不同类型,为学生布置了搜集诗歌的任务:搜集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行旅诗、闺怨诗、送别诗。如此任务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且,在诗歌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对诗歌内容建立一个感性的认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则鼓励每一个学生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诗歌内容,以此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对此类诗歌特点进行分析。在其分析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就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纠正后补充,以此实现班级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同样会参与其中,借此在我的指导下,保证讨论活动能顺利实施。在学生建立对诗歌的认知之后,我引导其各自朗读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想象其意境,感受诗人寄予其中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探究语文的机会,还可以在自主性的发挥下,积累知识、自由表达,实现自我展示,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既然生本教育要求我们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程度”给予充分的关注。因为,受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影响,学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其个性差异使得在发展水平、发展需求是不同的。对此,在语文小班化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把握小班化的特点,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以此发现其发展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同时以分层情况为依据,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保证其在所处于的层级中获得有效发展。具体来说,因为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人數有限,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对其观察较为深入,立足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将其划分为了三个层级。每一个层级三到四人。接着,我则根据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围绕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为不同层级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层级的学生(学困生):根据文本题目,我们可以猜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第二层级的学生(中等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呢?第三层级(学优生):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地震中的父与子,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如此问题,符合各个层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了交流,积极探寻问题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层级学生的人数较少,其在充足的时间里,可以就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以此在自由表达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而且,学生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建立了感性的认知。在揭示文本主题的过程中,我没有强求所有学生都理解其中的情感,只需要第三层级的学生扎实掌握就可以了。如此,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基础上,使其获得了应有的发展。

三、多种手段,趣味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本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以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趣味课堂,以此使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既能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又能获得积极情感的发展。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因为班级中的人数较多,教师不可能完全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由此,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点,但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点,这就导致,本节课的教学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是有趣的,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则是枯燥乏味的。而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则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在小班化教学汇总,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是有限的,其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此探寻到其兴趣所在,进而采取多样的方式调动其兴趣,使其在自主性的发挥下,积极投身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就我执教的班级而言,尽管学生个性差异明显,但其兴趣有着共同之处。,即对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立足于此发现,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多样手段进行了灵活运用,打造趣味课堂。以《晏子使楚》为例,在文本解析之后,我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把握其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分别担任编剧、导演、演员等身份,将文本内容改编为课本剧,并将其剧情形象地演绎出来。在此次活动参与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而且,其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等,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又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再以《鲸》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鲸的图片,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察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话说一说鲸的特点。借此使学生在其自主观察的过程中,建立对鲸的感性认知,为在阅读文本中,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知讲解的过程中,我同样根据文本内容展现鲸的图片或视频,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本节课教学之后,我在读写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引导学生仿照本文,就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自由书写。因为班级人数较少,在学生书写之后,我会及时阅读其文章,进行批改,以此在学生的及时改正中,提升其写作水平。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内容之外,我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积极组织朗读活动、演讲活动等,以此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体验中获得有效的发展。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把握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趣味教学,以此点燃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在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下,积极体验语文教学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能力,实现有效发展,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J].黑河教育,2019(07):30-31.

[2]岳彩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原理辨析[J/OL].学周刊,2019(23):53-54[2019-07-18]

[3]樊辉.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注意力分散的解决策略[J/OL].学周刊,2019(24):63[2019-07-18]

[4]樊辉.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注意力分散的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9(24):63.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