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微课进入课堂 促学生自主学习

2019-09-10宛争争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微课

宛争争

摘要:微课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推广和广泛运用。它以自身的诸多优势顺应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孩子以自己适应的节奏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微课 设计制作 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

一、引言

课程改革一直强调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依赖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希望创设一种积极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建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翻转课堂也极大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流程与结构。

微课以其自身的精致性、趣味性、易传播等特点顺应时代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地思考,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概念

“微课”是指10分钟以内,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内容相对单一,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的微型教学课程系统。微课除了教学视频,还应包含与该视频配套的练习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教学资源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资源,它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且使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更少,使用形式更灵活。

三、微课“受宠”缘由

利用微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微课不同于常规课程,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只用来突出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其碎片化的知识传递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微课时间的“微”,正好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完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其使用上对时间、空间的要求更少,可以更灵活地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心设计、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微课资源的可复制性,使其可有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班级与班级、地区与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资源的共享也将教师从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时间去完成精品教学资源的创作与改进。

课堂中运用的微课资源,不同于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板书,微课学习资源随时随地可以重复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资源优势。形象地说,就是黑板上的内容永远都不会擦掉,书本永远不会被丢弃或被收回。微课学习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适时推送针对性的复习资源,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学习的效率,实现智能化辅助学习。且其学习时间、空间相对自由,不受条件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学生如果能够轻松地理解一个概念,可以加快节奏,摆脱那些无聊的等待。如果觉得某个知识点非常难,按下暂停键静静思考或反复观看,直至完全明白,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不再因跟不上课堂节奏而无奈,也不会影响整个教学节奏。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學生可以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充分满足求知欲。

四、创意制作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微课创设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既要注重怎么教会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表现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适当体现趣味性、生动性。微课所选内容应是较为独立的小型知识点,能很好地体现微型化、聚焦化。对于一些涉及知识点比较多、较为系统的知识模块,需要将各知识点精心拆分,设计成相对独立、环环紧扣的微课群。各微课知识点在数量和难度分布上都要有所控制,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并保持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设计同课堂教学设计一样,要求主题鲜明、导入巧妙、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化、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与策略。微课教学内容的呈现不要平铺直叙,要利用图形、视频、图表、思维导图等多种具体、直观的方式表达,努力使知识可视化、简单化。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五、精妙使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借助于微课有效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通常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传递信息”和“内化吸收”两个环节。传统教学更注重传递信息,而对难度更大的内化吸收却往往关注度不够,学生完成时遇到困难往往“无依无靠”,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翻转课堂教学中,“教”的过程放在课前,由学生独立完成,“吸收”的过程放在课堂上,在教师和同伴的互助下研究学习,学得更轻松、更扎实,理解得更透彻,学习得更快乐。

通常进行过课前学习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都显得更加高涨,学习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通过微课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指导,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微课能够重复播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学生能够反复观看自己没听懂的部分,同时可以去网上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进行知识探究。

有效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通过微课引导,能够打破以往依赖课堂的习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实现有效自主学习。

2.利用微课有效复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与遗忘不断战斗的螺旋上升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复习强化。放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不会在授课结束后消失,复习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平台也可以增加这样的功能,按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更为了学以致用,需要安排“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这环节中的知识通常要贴近生活,难度不等,可用微课的形式呈现,让孩子们自主选学,让每个孩子都学得好,学得“饱”。

3.利用微课组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学完微课,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疑惑。教师可利用此时机组织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听的学生肯定有收获,讲的同学也梳理了整个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也会更牢固。在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先入为主的束缚,偶尔能提出一些令人惊奇的想法。当然这些都是深入思考后才能提出的,在思考、讨论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当然,学生也会出现一些在当前知识水平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视情况作适当讲解,或鼓励他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让学生留待以后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学生以后自主探究学习的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教学迎合了现代化教学高效率的要求和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微学习资源环境,让孩子们可以个性化学习。在微课教学中,每一环节都确保孩子们在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对学习技能的熟练运用,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刘婧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李婷,聂犇.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7(22).

[3]张俊香.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J].新课程(中),2018(1).

[4]段龙飞.加强师生互动,构建优质课堂——浅析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2017(7).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