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朗读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曹刚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3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要求意义

曹刚

摘要:朗读,是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式。正确的朗读,可以规范学生语言,使学生从文本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升语文素养。正确朗读,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准确清楚地识字发音,这样才能与听者进行感情交流。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音变字、多音多义字和形近字,从而达到使学生正确朗读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正确朗读 意义 要求 指导方法

朗读,是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它是学生语言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它是阅读的开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情感,丰富语言积累,获得审美体验。朗读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语文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朗读的意义

1.提升语文素养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陈先云理事长指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語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发展其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正确地朗读,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读准每个汉字的音,记住每个词语的形,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习得语文知识,培养听话、说话、阅读、表达等基础能力。

2.激发思想认同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按照一定的编写原则和必备的要求,通过专家研究而遴选出的具有丰富的内容、规范的语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都表达出作者一定的情感或见解。只有正确朗读,才可以将这些情感或见解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深刻的思想认同,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3.规范学生语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用语。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这是国家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文字政策。只有正确地朗读,才能读出每个字的声母、介母、韵母、四声、轻声、音变、重音、儿化音、语气等,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普通话的规范性,从而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全国的共同用语。

二、正确朗读的要求

1.端正朗读态度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朗读,是一种严肃的训练,必须规范。因此,正确朗读,首先要端正朗读态度,改变以往唱读、拖腔拖调的常态,努力做到不读错一个字,不颠倒一个字,不重复、跳读。

2.准确识记字词

要想正确朗读,需要较强的识字能力,这样才能读准音、认清形、解其义,从而通过声音,使听者理解文本的意义。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要求会写,这是基本的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

3.清楚明白吐字

朗读,是“朗读者和听者、文字、作者”四者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要求声音响亮。这既要避免地方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还要注意把声母、韵母、声调等读得清楚明白。声母,要咬准音,读得轻短,有弹力;韵母,要把单个韵母的音读准,力气充沛些;尤其要注意的是声调中的调值,要按照普通话的要求准确地读出来。

三、正确朗读的指导方法

1.发音正确清楚

音节,是由声韵调组成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在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就是一个音节,很容易传达给人清楚明白的意思。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遇到学生发音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儿化、轻声等。

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识字教学。导入新课后,首先提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于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2)用“ ”画出要求会认的字,用“ ”画出要求会写的字,多读几遍。其次,教师请学生同桌间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次,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相机指导:=1\*GB3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提示:“船、看、见、闪”是前鼻音;“船、闪”是翘舌音。=2\*GB3教师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二声;“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的”读轻声)。这样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提出了自学要求,而且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习,培养了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教师对易错字的读音和儿化音进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2.读准多音多义字和形近字

汉语中有很多多音多义字,它们字形相同,字音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根据平时的积累,具体分析判断究竟读哪种音,是什么意思。形近字,就是那些字形相近,字音和字义相关的字,是识字教学的难点和易错点,如果这一难点不突破,学生就会就会经常错字,妨碍了正确地朗读。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联想法、直观法、对比法、归纳法等,引导学生灵活识记。

教学《小青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随文识字。教学步骤分解如下:第一步,请学生朗读带有拼音的第一句话,师生评议后,请男女生比赛读。第二步,学习生字“睛、晴、清”。教师先指名学生领读,再请学生组内观察这些字的异同后读读这些字,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请学生汇报,得出结论:“睛、晴、清”都有声旁“ing”,但形旁都不一样,“三点水”表示这个字与水有关,“日字旁”表示这个字与太阳有关,“目字旁”表示这个字与眼睛有关。第三步,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清”。用同样的方法,学生理解了“睛”和“晴”。第四步,教师小结形声字及其“形旁表义、声旁表声”的特点,并告诉学生用这种识字方法可以认识很多的汉字,以后要尝试着运用,自主识字。第五步,教师借助于这三个偏旁,请学生积累带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引领学生借助于已有的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字。这样,使形近字的教学与生活密切了联系,更结合了具体的语境,学生不仅记住了一个字,更记住了一类字,达到了简洁高效的教学效果。

3.读准音变字

音变就是人们在朗读时,连续发出音节组成的词、句时,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变化”等。轻声,就是读得轻短的声调;变调,常见的是上声字、去声字、重叠形容词,最突出的就是“一、七、八、不”的变调。如《秋天》一课课后就提示教师教学中要注意“一”的不同读音,有时候读第一声,有时候读第二声,有时候读第四声。《雪地里的小画家》中“不用颜料不用笔”中的“不”,就读第二声,而不是第四声。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规律,要在平时的朗读中加以练习、积累。

教学《秋天》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一”字如何变调的。第一步,教师引导:认真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会分别读三种声调,有时是第一声,有时是第二声,有时是第四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聪明的孩子,快速在课文中找一找,试试读读看。第二步,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大家齐读。第三步,总结规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概括得出,“一”在第四声前读第二声,在第二声前读第四声,其他情况下读第一声。最后一步,教师适度拓展类似的变调,如“七、八、不”等。《雪地里的小画家》“不”的第二声与《乌鸦喝水》中“不”的本音,形成了对比,为教师教学提示了思路。

总之,正确朗读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其思想认同具有促进作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明确正确朗读要求,指导正确朗读方法,促使学生通过朗读从文本中受到熏陶,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要求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