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训练,提高语文水平
2019-09-10杨品凤
杨品凤
【摘要】 作为语文阅读的方法之一,朗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指导才能达成。虽然,在语文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朗读对与语文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朗读训练 语文水平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4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也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上。朗读能够很好地体现语言的特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下面我将从朗读训练的现状、朗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进行探讨。
一、朗读训练的现状
首先,学生花费在朗读上的时间太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选择“大水漫灌”的方式,课堂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很少;其次,朗读太随意。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去读什么、怎样读,他们在读物的选择上很随意,对待朗读也很敷衍,往往是动口不动心;第三,朗读缺乏指导。在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老师总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却没有范读,也没有跟学生讲解具体的朗读方法,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机械地读。
二、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1.增强理解,加深印象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反复地朗读一篇文章,次数多了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朗读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正确把握,同时还能加深对课本的印象。学生只有用心地去朗读,再结合自身经历,才能够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把握。另外,在朗读时,学生很容易将自己带入到文章中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
对于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文章,要记住也是比较难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学生能够在反复的阅读中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小学阶段的记忆力是人的一生中最好的,在这个阶段进行朗读训练,能够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能够积累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也能从中学到一些表达技巧。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学生在长期的朗读训练中,不断地积累素材,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朗读训练的方法
1.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朗读训练时间太少,导致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充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对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教学。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甚至是学生的基础来分配朗读的时间。而且,朗读训练并不是读过就可以了,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检测,看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过后是否得到了提高。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根据班上学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规定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朗读时长,并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定期对他们进行朗读检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朗读水平都有了提高,学生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朗读,而是真正地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
2.进行有目的的朗读
学生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中去,特别是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在进行朗读时都提不起兴趣,往往昏昏欲睡。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朗读的方法太过单调,学生找不到朗读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愿意朗读、、主动朗读、乐于朗读。
比如,我在进行《赵州桥》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些问题: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2)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3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时都会有意识地关注和问题有关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朗读得到了训练,而且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对课文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3.朗读对象为全体学生
朗读训练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而不是固定地对某些同学进行训练。我在之前的教学经历中发现,有的教师在请同学朗读课文时,总是选择固定的几个人,这就导致了班上其他同学没有得到朗读训练,朗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认识到朗读训练时面向全体学生的,要兼顾所有学生。
4.给予学生具体的朗读方法
很多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往往是机械地朗读,忽视了對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将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比如,我在进行《秋天的雨》这一课的教学时,挑选了文章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重点让学生理解作者把秋天的雨为线索,串联秋天的景物,从整理上描绘出一个丰收、美丽、欢快的秋天。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秋天的美好。
结语
朗读训练的现状还是比较严峻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所有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朗读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将朗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 参 考 文 献 ]
[1]张科.《重视朗读训练,提高语文水平》2013.
[2]钟国榜.《重视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养》2008.
[3]李付娥.《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