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视角下基于产教融合及赛教 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
2019-09-10吴陵玲
吴陵玲
摘 要:在贸易全球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却遭遇人才供需失衡的困境。本文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出发,阐明了基于产教融合及赛教融合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产教融合和赛教融合的具体做法,为今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赛教融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商产业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根据全国人大财经委所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的说明》,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网络零售额3.88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 8%: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一:电子商务就业人员达2690万人: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
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分支,继PC电商、移动电商之后,已成为企业及个人创业者施展身手的新蓝海。2016年,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同意在天津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等政策文件,从国家战略角度鼓励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交流的发展。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猛增至6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7.6万亿元,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万亿元,在电子商务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二)发展趋势
跨境电商出口分为对消费者出口、对企业出口两种模式,即B2C和B2B两种。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发展趋势是传统外贸制造业企业加快与互联网结合转型:线上线下020加速融合:竞争由价格优势向服务提升、品牌化转变,人力物力成本优势减弱、商品价格优势降低:跨境电商品牌从海量销售向以精品、爆款销售为主,运营模式的精细化运作将成为主流,大数据将成为各类电商平台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的主要手段:将由流量争夺转向服务体系的竞争,竞争点以提高销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为主,跨境电商企业及相应的服务商不断向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延伸,加速建设本地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建立“海外仓”将成跨境电商物流支撑的常态。跨境进口电商发展趋势,使跨境网购愈发普及:跨境网购趋向品质化,跨境网购消费者从以往价格敏感转向了品质敏感,越发关注商品的品质:跨境电商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新时期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据《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国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已有80~100万家,包括平台企业、物流及综合服务企业、支付企业和仓储企业,基本涵盖了跨境电商产业全链条。我国跨境电商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已逾千万,占电子商务的比例超过1/3。
通过智联招聘网站发布的岗位需求数据显示,全国每年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约200万个,86%的企业普遍反映跨境电商人才存在严重缺口。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看,跨境电商运营类岗位需求量最大,占比超过40%,薪资水平6000- 20000之间:美工设计类岗位,占比28%,薪资水平4000-15000之间;跨境电商销售类岗位,占比15%,薪资水平8000~15000之间。
根据《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倾向于选择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外语、国际商务、国际运输物流等专业的毕业生,企业更需要具备一定实战经验、专业知识扎实、行业视野宽广的专业人才,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势在必行。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要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物流、商务英语、国际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并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跨界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多数院校目前尚未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尽管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很多,但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少之义少。
比如:珠海有近10所高校,不少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都没有跨境电商专业。珠海市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中江经济圈的桥头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同时,国际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等国家战略布局在珠海落地,同时,珠海被批复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珠海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支点,成了跨境电商的热土,珠海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正在急剧加大。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商贸类专业也尚未进行“跨境改造”,与跨境电商的人才需要有一定差距。
(三)缺乏必要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环境、专业师资等方面的支撑,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有些电子商务专业着重信息技术方面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信息技术课程,产教融合、赛教融合不够,学生很难得到实践的锻炼。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
(一)基于产教融合及赛教融合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明确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定位
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包括缺少洞察发展规律、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型人才和领军人物以及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成为跨境电商行业内的人才痛点。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深入调研行业产业需求,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时要根据跨境电商的新发展、新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打造产教融合生态罔
院校通过与跨境电商行业领军企业、实体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商等多方联动协作,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机制。依托各方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共同围绕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同时通过校企联合授课,校企共同指导学生开展真实项目运营和创业项目孵化等,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需求,促进校企合作良性循环,形成产教融合生态圈。
3.开展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进行了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索,通过赛教目标融合,明确职业核心技能:通过赛教内容融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赛教平台融合,搭建学生入企桥梁;赛教教师融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最终使赛教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成绩优异,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社会认可度较高,服务地方经济影响较大。
(二)产教融合的具体做法
1.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实践基地
学校应联合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结合跨境电商实践教学、项目孵化、对外培训及国际交流合作等需求,对实践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跨境电商基础技能实训室、跨境电商项目运营工作室、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认证室等,为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提供环境支撑,使实践基地成为连接学校、企业与社会,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
2.引入跨境电商合作企业
院校应积极联合行业协会、教育局、商务局等单位,成立由行业专家、企业家、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考察团队,广泛考察所在区域内的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筛选出3-5家规模较大、业绩良好、处于快速发展中的跨境电商企业,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乃至深度合作关系,使其成为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合作企业,为校企合作育人奠定基础。
3.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双方本着“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定位和具体职责,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打造具有院校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增强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4.打造双师结构师资团队
院校联合合作企业从专业教师培养和企业教师引进两个方面人手,打造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培养方面,定期开展师资培训,邀请跨境电商教育专家、教学名师、行业企业专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以专家讲座、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小组讨论、实战操练等形式,培养专业教师在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网络营销、跨境电商课程建设、跨境电商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定期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入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帮助专业教师熟悉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积累企业实践经验,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企业教师引进方面,院校联合合作企业引入具备教学能力的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优化专业师资结构。企业导师将与专业教师一起,参与专业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运营,同时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专业服务行业能力。
5.引入跨境电商运营项目
院校联合合作企业,引入合作企业的跨境电商真实项目,为学生开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账号,校企共同组织学生为企业提供跨境网店运营、跨境网络营销、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跨境物流管理等项目代运营服务,将企业真实的商业活动与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相融合。一方面,为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源,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减低运营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6.校企联合指导学生运营项目
学院联合合作企业,建立基于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各展所长的校企联合育人模式,同时制定师资团队管理办去,合理划分职责,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跨境电商理论教学,企业导师主要负责跨境电商实践教学。
在具体实施中,校企联合按照每组8- 10人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以小微企业的形式组建团队,同时为每个团队分配跨境电商真实项目,专业教师承担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基本的技能训练以及课堂辅导,企业导师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对项目运营全程进行指导,校企共同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障跨境电商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赛教融合的具体做法
1.以赛促改,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重视技能大赛普惠与成果转化,开展校内技能节活动,举办技能大赛经验交流会。以技能大赛中出现的项目试题、训练任务、设备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开发出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专业技能应用的实训课程。以竞赛项目为标准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对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进行改革。
2.以赛促教,有效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大赛能将最新的前沿知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分析教师在大赛指导中的作用,使其真正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督促教师不断学习技能,加强训练,使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拓展和延伸。同时通过大赛可以形成专业性的教师指导团队,把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聚合在一起,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向“双师型”教师队伍靠拢,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最终有利用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速度和质量。
3.以赛促合,助推校企之问深度合作
技能大赛为校企双方提供了一个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校企双方找到了一个长期深入合作的切入点。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每个参赛项目均与企业合作,有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和指导。通过技能大赛,学院各参赛专业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探索出多种合作形式。
4.以赛促建,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大赛训练条件的要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加新的实训室,增加实训工位: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情境:提高比赛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大技能大赛的设备投入,改善相关专业的实训条件,积极承办各级各类大赛,帮助专业教师的成长,促进专业建设。
5.以赛促学,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将不同层次技能大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赛衔接起来,每年举行校级技能比赛,确保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比赛,使大赛功效普惠所有学生,保证技能比赛的覆盖面和学生参与度。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的选手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技能成绩才能脱颖而出。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通过大赛的历练,在各方面都更加成熟,特别受到企业青睐。参赛选手强势的就业能力为其他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增强了更多同学的学习信心。
五、结语
产教融合、赛教融合是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是推进跨境电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本质在于把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岗位实际要求相对接,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为落脚点,逐步实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资源集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创新,为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l]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创新[J].对外经贸实务,2012.
[2]吕红.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物流问题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
[3]孙蕾,王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
[4]黃怡园,王浩.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路径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3.
[5]陈云波.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商,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