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奖励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仝蕾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

仝蕾

摘 要:每个人都有引起别人重视的心理,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的正面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表扬等非常在意。合适的表扬或小的物质奖励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如何把握奖励的尺度和方法,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

关键词:奖励;奖励目的;奖励尺度;奖励方法;学习积极性

教学不单纯是传播知识信息的认知活动,而是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渗透和贯穿于传授知识的全过程。每个人都有引起别人重视的心理,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的正面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表扬等非常在意。合适的表扬或小的物质奖励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如何把握奖励的尺度和方法,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的实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奖励的目的让学生明确

奖励作为一种诱因,反映了学生的自尊需要,同时这种诱因又正好与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学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方可达到获奖的目标,使需要得到满足。其次,学生受到獎励往往扩大和加强他的学习动机,是由于奖励在某一时刻满足了某些内驱力。因此它们能更为持久地增强那些当时得到满足的内驱力,起到一种强化的作用。如学生取得好成绩或得到教师的赞扬,都会由衷地高兴,以后听课、做作业也更加认真。奖励的这种外加的激励作奖惩不能随意使用,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适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奖励或表扬适用于表扬孩子的优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如学生平时很胆小,当他第一次敢发言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以鼓励他的勇敢行为,克服胆怯怕生的弱点。赞扬有助于使学生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表扬使用不当,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惩罚或批评比较适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抑制其不良行为。比如发现学生说谎,一定要给予批评或惩罚。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就会使孩子不能明辨是非,这种缺陷教育会导致孩子形成人格缺陷。同样,惩罚使用过度则会使学生自卑,遇事懦弱退缩。所以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视具体情况来灵活地选择奖惩手段。奖惩要有理有据。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奖惩随意性很大,今天高兴了,就奖励一番;明天不痛快,就批评孩子一顿,这种毫无标准可依的奖惩是无效的。家长在实施奖惩时,应向孩子讲明奖励的是什么,惩罚的是什么,才能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的缺点就大发雷霆,不讲明道理,就责备孩子一通。孩子常会慑于父母的威严而表示改正,但却不知错在哪里。总之,表扬和奖励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

二、奖励的尺度应好好把握

奖惩的使用比例宜为“罚三奖七”。在教育孩子方面,称赞比责骂的大。如果惩罚多于赞扬,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常对大人的话信以为真。因此,父母对孩子奖惩方式使用上的分配比例要依“三七开”的原则,要以鼓励为主、三分批评,七分奖励。同时,在每一次具体实施奖惩时也应贯彻“三七开”的原则:在表扬奖励时,还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在批评惩罚时,也要肯定孩子的优点,以防止孩子自卑。

三、奖励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兴趣

如何奖励是体现奖励效果的最直接的表现,好的方法能不断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如果紧紧是口头上的表扬,会让学生感觉到奖励的疲惫感。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不断改进奖励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给表现好的学生发奖励图贴,如按时交作业、获得其他教师的表扬等。学生的图贴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以领取“奖品”,如从奖品盒里抽取奖品等。二是丰富、学生感兴趣的“奖品”,比如教师给学生的家长打表扬电话,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等。三是奖励墙制度,如果你看到有学生表现得很好,让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一块名叫“奖励墙”的小黑板上。当你需要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而所有学生都渴望去做时,你就叫“奖励墙”上的某个学生去做。如果名字太多,快把“奖励墙”给填满了,就对上面的所有人来一次特别奖励。

通过明确奖励的目的,把握奖励的尺度,运用丰富多彩的奖励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显现出来,成绩自然有了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敏敏. 提高小学教学中奖励有效性的策略[C]// 2014.

[2]纪建平. 浅谈小学教学中奖励机制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42-42.

[3]刘嘉轩. 奖励的负能量——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奖励手段[J]. 新教育,2014(2):66-67.

[4]黄晨. 小学教育中奖励手段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3(19):6-8.

[5]钟秀华. 浅议奖励制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J]. 学周刊,2015(13):78-78.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
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激励机制分析
如何调动“落后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新课标下的趣味性音乐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