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不能成为转普“缺席客”

2019-09-10

教育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普惠性保教办园

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是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正走在转为普惠幼儿园的路上。无论是举办者,还是从业人,最忧虑的问题正是因普惠而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如何保证普惠性民办园“降价不降质”?怎样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惠及更多儿童?地方贯彻执行过程中有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或许以下声音能带给人一些启发。

Q:如何在民办园转普过程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质优价惠”的学前教育?

刘霞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2018年,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团队对广州市28468名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如果允许自主选择的话,高达90.9%的幼儿家长首选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类型公办幼儿园,首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占比仅为3.5%。对家长的访谈结果也显示,部分家长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简单地理解为“低成本”“低质量”的幼儿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民众不了解何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一些不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透明度、公开度和普及性,减少民众对教育政策的“误读”,增强民众的政策认同感。同时,这也提醒我们,的确应该特别关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质量提升问题。要保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降价不降质”,目前政府应该着力关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切实保障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支持,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稳定发展,并不断提升办园质量。以办园质量为依据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可以有效激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要加强财政监管。投入之后就是有效的监管。政府应该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确保直接财政补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公共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要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严格按开支范围合理安排使用补助经费,定期张榜公布经费拨款及开支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财政补助经费真正用于幼儿保教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等方面。

Q: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后,民办园需要哪些支持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王东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是否有利于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还无法得到肯定性的结论。虽然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使得民办幼儿园的运营更为规范稳定,可能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和稳定性有一定帮助,但教师队伍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比较复杂,行业收入和福利水平,职业稳定性,以及工作乐趣,都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要素。

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取决于两个途径。一个是抬高准入门槛,一个是在岗提升。前者意味着让更好的教师直接进入民办幼儿园,这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直接途径,但这种途径的发生是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并不能自动产生这种“条件”,因为民办幼儿园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并没有因此获得实质性的增加。

另一个途径即在崗教师的综合提升。无论是通过管理激励还是通过业务培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后,可以通过纳入公民办幼儿园一体化的教研和培训机制改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使民办幼儿园教师建立更深入的专业认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政府的财政补贴专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有益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激励机制。

Q:从管理体制层面,普惠性民办园需要怎样的科学管理?

杨军 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员:幼儿园应制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管理制度,无论在经费的预算、实施结算方面,都应在有限的经费上实现最大化的收益,以此提升教育资源与经费的利用率,多方结合,构建普惠性民办园合理的发展模式,平衡普惠性与生存需求。

应成立普惠性幼儿教育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员管理。各地可以通过类似“普惠性民办园协会”等强化监督。政府应完善与健全普惠性民办园淘汰机制,以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让能者居之,并加强监管力度,将那些为骗取国家补助的幼儿园清出普惠性民办园行列,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建设提供一片沃土。如今正处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时期,而对普惠性民办园各项事务进行专职管理的专业管理专员也是迫切需要的,对此,政府应依据普惠性民办园的分布情况,增设专职行政管理岗位,抑或是加强对现有专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县、镇这三个层级的普惠性民办园管理机制,确保有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并使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互通有无。

Q:《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质量评估范畴”。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如何对其加强质量监管?

刘霞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时,一定要纳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确保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也能够长期提供有质量的、普惠性的教育。在质量提升方面,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绝对不能缺席。

2018年,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方案》,计划每两年一次对广州市区域内取得办园许可证的所有幼儿园(包括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9项关键质量指标的监测,并着手建立结果公告制度、经验推广与帮扶制度等,以加强对幼儿园的质量监管,促进广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有效提升。这个方案现在已开始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质量促进效果。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也组织研制了《天河区幼儿园保教质量考核方案》,并定期实施天河区幼儿园保教质量考核工作,选取了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方面的10项关键指标,对天河区辖区内所有幼儿园保教质量进行全覆盖的监管,目前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收效。

猜你喜欢

普惠性保教办园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