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做让孩子不委屈

2019-09-10吕可佳

教育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杨杨师幼丁丁

吕可佳

一天,教师看到美术区的一盒盒油画棒又倒了,忍不住吼了一声:“美术区管理员是谁?你们看看——”教师又手指著那块区域,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这时,丁丁突然跑了上来,迅速地开始整理。丁丁平时在班里是个爱调皮捣乱的孩子。他将油画棒六个一组开始叠高,整齐地摆放,但教师为了让大家记住做管理员的职责,说道:“因为你,耽误了大家游戏的时间。”这时,不知班里谁大声地说了一句:“他不是管理员,杨杨才是管理员!”这时,杨杨小朋友低下了头,丁丁也低下了头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教师意识到自己误会了丁丁,一语未发开始了接下来的活动。

本来,进入大班后,为了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很多教师都会开展“物品管理员”活动,即幼儿轮流管理班级的物品。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可是却出现了这样不和谐的一幕。

这样的情景会让孩子很委屈,因为教师没有了解事情的真实状况,直接批评了丁丁。让这个本应该得到鼓励、得到肯定、得到赞扬的孩子,却遭到了批评。想一想,丁丁的心里一定很委屈,丁丁所受的委屈是来自教师的主观,而教师这种主观的行为不利于师幼间的互动。

师幼互动的本质是一个双主体的、以情感为基础的连续的过程。在这个故事里,教师属于活动的“发起者”,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整个活动中,教师询问“美术区管理员是谁”—丁丁上前整理—教师指责—其余幼儿回应真相—丁丁默然离开,看上去师幼互动频繁,可实际上对幼儿而言却是一次以指责、冷漠、忽视为情感的消极互动。

在这里教师忽略了幼儿的感受,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看丁丁戴上了“有色眼镜”,主观地认为丁丁没有做好管理员应承担的工作,是一个做事没有责任心的孩子,这时教师忽略了幼儿的自尊。其实这本该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时机,是一个可以让丁丁获得信心的机会,遗憾的是教师始终没有说出“应该向丁丁学习”这样的话。丁丁的委屈也就没有机会化解。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情在幼儿园里时有发生,教师会无意识地对一些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

那么,怎么做才是理想的师幼互动呢?理想的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相互间的交流与激发,这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在“对话”中相互沟通的过程,而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也只能在“对话”中实现。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共同面对、理解交流、共同思考事物,从而达到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

师幼互动需要推进性对话,了解幼儿内心需求。如果教师在处理“管理员失责”问题时,静下来听一听原因,蹲下来和丁丁“对一次话”,问一问“丁丁,你是美术区管理员吗”,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评价,那么就会减少对幼儿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师幼互动先要学会以什么样的态度与孩子“对话”。

师幼互动需要支持性对话,打开幼儿的心灵之门。教师与幼儿对话时,幼儿可能会有出乎意料的回应,就需要教师开展支持性对话,了解话外之话,达到了解幼儿的目的。比如“哦,你是怎么想的?”“我想听听你的原因”,这些话语都能够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拉近教师与幼儿间的距离。

师幼互动需要理解幼儿的内心体验,尊重、宽容孩子。如果教师了解了情况再作出判断,给丁丁以鼓励,再耐心地指出杨杨的不足。让幼儿知道表扬是鼓励,批评是帮助改正不足。这样做会让幼儿的内心获得认同、赞赏,也得到尊重、理解和宽容。

师幼互动需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真诚接纳、走近孩子。幼儿虽小,但都有一颗敏感的心,能看懂、读懂真心。因此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研究孩子,让幼儿获得被尊重和肯定的快乐,让幼儿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东城第四、第五幼儿园)

责任编辑:宋艳

猜你喜欢

杨杨师幼丁丁
抗日小英雄杨杨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杨杨和希希
深山藏古寺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动物“叫”各不同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