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9-10许超陈强郭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

许超 陈强 郭红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取2016.01-2019.04接收4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以随机表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23,动力髋螺钉固定术),试验组(n=23,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比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5.65%)较对照组(73.91%)高,P<0.05。试验组髋关节功能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对照组(30.43%)低,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效果理想。

[关键词]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054-02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骨科常见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近年受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攀升,加之老年人多伴骨质疏导、骨密度下降等现象,一旦发生骨折会增加机体疼痛程度出现肢体活动受限、难以站立、行走困难等影响其工作、生活质量。当前手术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固定术为当前常用方法,但临床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刘恒亮指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更加优势,为证实这一结果本次选择4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01月-2019年04月接受4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试验组14例男、9例女,年龄62.61~85.61岁,均值(73.24±10.52)岁;损伤原因:8例车祸损伤者、11例跌倒损伤者、4例其他损伤者;对照组13例男、10例女,年龄61.88~84.28岁,均值(72.02±10.35)岁;损伤原因:7例车祸损伤者、12例跌倒损伤者、4例其他损伤者,对比P>0.05。排纳标准:(1)排除:手术禁忌症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血液系统疾病者;造血系统疾病者;脏器组织损伤者;术前无行走能力者;全身[青较差者。(2)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手术禁忌症者;可耐受手术者;伤后骨折未经特殊处理者。

1.2方法纳入研究46例患者入院经MRI、CT、X线检查、《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指南》确诊,术前常规查体并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高血压者使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者使用药物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待血压、血糖控制后实施手术治疗。(1)动力髋螺钉固定术:常规麻醉于股骨大粗隆顶点下2.5cm处置入导针,使用攻丝扩张,固定主钉后取出导针,结合患者损伤情况选择合适侧板,使用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常规止血确定无异常后冲洗手术区域,逐层缝合。(2)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常规麻醉选择仰卧位,在骨科牵引床上对患肢牵引,透视患髋正侧位,使用牵引、内旋等方法复位,复位满意实施手术。对手术区域常规消毒、铺巾、粘贴手术薄膜,自大粗隆顶点处纵行切开将导针置入體腔内,自顶点扩髓拔出导针,在透视机引导下调整导针位置,选择长度适宜螺旋刀轻锤、锁定,而后置入防旋股骨近端螺钉,白骨折近端拧入主钉尾帽,若透视情况下复位、固定良好,冲洗、缝合切口。两组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低分子肝素,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5天内借助X线射线复查。

1.3观察指标①根据术后康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显效:无明显疼痛,颈干角>120°;有效:輕度疼痛,颈干角>100°;无效:颈干角<100°。②参考Harris量表评价术后1月、3月髋关节功能,分值:0~100分,得分高低与成正比。③常见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感染、髓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疗效95.65%与对照组73.91%比差异显著(P<0.05)。

2.2髋关节功能试验组治疗后1月、3月髋关节功能78.21±8.15分、88.52±7.21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2.3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与对照组30.43%比差异显著(P<0.05)。

4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占骨折3.5%,因股骨粗隆特殊的生理结构其流血较丰富,骨折不愈合情况发生率较低,但该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受其基础性疾病、骨质、骨密度等的影响,保守治疗无法取得理想效果,且保守治疗后需长期卧床会增加压疮、血栓发生风险,周亚东指出保守治疗风险较微创治疗风险高,故需选择安全有效治疗方式。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动力髋螺钉固定术通过活动加压经髓内钉插入股骨头颈部,并于尾部置入侧方钢板,达到加压、活动双重功效,但该术式控制、旋转能力较差,为确保疗效术中会使用拉力螺钉,对骨折端组织进行剥离。术中使用螺旋刀片对近端拉力螺钉进行替换,减少切割、剥离风险系数,且螺旋刀片植入后还可压紧骨折组织周围疏松组织,还可自动锁定减少锁钉退出几率,此外微创术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老年人适用性较高,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配备精准定位仪器,在小切口状态下便可对进行复位、闭合操作,加之股骨粗隆血运丰富明显提高康复速度故临床疗效高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综上,将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可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治疗探讨
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