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2019-09-10马叶超
马叶超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初衷,探求事物本身的好奇心是促使学生不断学习的基本动因。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要求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在体育学习中应当使学生不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行终身学习。本文从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研究怎样提升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爱好 策略
当前,国家重视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体育教育中提升学生运动积极性和锻炼意识超过传统教学中提升运动能力的要求,逐渐渗透到当前体育教育中。由此,在当下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其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
一、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兴趣的成因
(一)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手段刻板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有助于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地位影响了学生自身主观意识的发挥。课堂中教师教学主要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行反复的体育动作示范,多次示范后让学生进行反复模仿,进而掌握授课要点。这种授课方式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授课标准,但是学生长时间的反复模仿会造成主观意识的疲惫,影响学习主动性。
(二)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良莠不齐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文化课分数的追捧导致学生静态生活时间不断增加,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造成学生中肥胖人数不断激增,部分肥胖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一定自卑心理。同时,现阶段生活水平较高,学生往往缺少吃苦耐劳心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低。面对运动强度较高的体育课程,担心自己难以完成老师的课程要求,担心其他同学的嘲笑,逐渐对体育课程丧失信心。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吸引力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反复练习、模仿教师动作,以求达到课程标准。而体育课程设立的宗旨是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在课堂中,教师应当使教学内容娱乐化、生动化。相反,一味开展竞技体育项目,忽视学生的主观情感表达,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体育课堂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一)保障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体育锻炼会带给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身心发展的快乐。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体育课堂中的技能教育是必需的,但是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充实体育课堂。在提升教学成果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枯燥心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上课之前做准备活动整理队形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不吹哨的方式集合队伍,而是保持学生下课活动的积极性和轻松心态,让其自由利用体育器材进行热身活动。这种做法,将学生的积极性逐渐转移到课堂中来,让其保持新鲜感的同时对上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时,可以利用跳高架将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住,由高到低摆放成有角度的倾斜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立定跳远时的摆臂幅度。这种授课方式既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由此可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关注重点,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生,成绩优异与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对象,然而部分教师面对天赋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在多次指导后失去耐心,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例如,身材较为肥胖的学生在跑步训练中难以克服自身的身体原因,经常想要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体谅学生的个人原因,不断鼓励其完成训练内容,达到训练目标。对于这类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与表扬。对于训练内容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每次达到训练标准,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一定会逐渐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接受并热爱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出发,在训练中绝不抛弃每一个学生,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
(三)运用多变、新颖的体育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
1.分层教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不同成长状况,设定不同的课堂内容,以适应各个发展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授课可以采用阶梯式,由浅入深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其参与运动的自信心,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也能够大大增强其在体育运动中的成就感。在阶段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训练目标的设定应当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尽量不要做出学生难以达到的硬性规定,因为学生一旦未完成训练内容,便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习积极性。
2.情景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法是将生活中的部分情境引入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了解,建立对体育运动的好奇心和热情,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学生已经对这个动作有自身的認识,教师一味进行示范和重复讲解运动要领,要求学生反复模仿,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消失殆尽。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将这一动作设定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将前滚翻动作与摔倒场景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自由发挥所学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由此可见,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教学,能够使原有的知识内容逐渐巩固,使新学习的内容不断充实提升,学以致用。
3.多媒体引入
多媒体应用在体育教学中,是将视觉、听觉等感官效应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机会向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影像,将简单的动作示范转化成连贯的视频,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教学篮球动作,可以播放部分NBA比赛视频,学生通过对专业运动员的动作欣赏,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到动作要领和技巧,提升课堂积极性的同时能够将现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运动技能,并且逐渐领略竞技体育的魅力。多媒体教学将枯燥的教授和模仿提升成视觉享受,使学生更具有主动参与其中的热情,形成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一旦学生对体育运动丧失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都会产生抵触心理。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开胜.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3):165165.
[2]刘振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