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发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

2019-09-10赵晓磊

高教学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网络研究

赵晓磊

摘  要: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陆续设立了心理委员工作机制,但是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在研究心理委员机制方面可以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运用其中,文章重点分析高校心理委员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发展心理委员工作机制。

关键词:网络;心理委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8-0168-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committee members. However,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systems for the work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committee members are not yet perfect. In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mmittee mechanisms, the Internet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tool.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committee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ow to use Internet technology to develop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committee members.

Keywords: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mmittee; research

一、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观念的提升,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也飞速增长,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为减少校园内问题事故的滋生和增长,很多高校认识到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一定效果。心理委员机制的建立积极调动了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这也是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措施。我校也很早就认识到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在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大学生心理联合会,负责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2006年,学校开始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旨在协助各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和危机排查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朋辈心理互助实践与探索,依托大学生心理联合会、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三支学生队伍构建的朋辈心理互助体系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心理委员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实行这个机制的同时要吸取经验教训,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手机上网的进一步便利,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也逐渐增加,从论坛、博客到日志、QQ、微信、微博,青年人越来越频繁而广泛地利用网络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或困扰时,许多专业心理学教师也开始采用网络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朋辈心理辅导中也开始出现网络辅导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的便捷为提高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做一些贡献,将互联网与心理委员机制相结合,利用网络来进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朋辈间心理互助,发挥网络的优势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加以即时性的正面引导。

二、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委员的选拔方式缺乏规范性

心理委员是心理委员机制的重要成员,担负着为大学生解决压力及其他心理方面问题的责任,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辅导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耐心,并能主动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因此心理委员在选拔时必须规范化以及合理化,选出符合这些条件的优秀人员担任。但在大部分的高校中,显然没有将之作为一项重点考察的对象,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心理委员这一岗位的信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45%的心理委员都是通过班主任直接委任的形式上任的,期间并没有经过自由竞争和民主投票,而另外55%的心理委员虽然经过自由競争和民众投票,但是提及到竞选的理由时,回答“对心理健康研究感兴趣或者想要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同学”类似答案的仅仅占有36%,他们仅仅是由于一时好奇或者想达到当班委的目的,或者笼统地安排某个班委兼任心理委员,没有选择真正感兴趣真正热心去做这个工作的学生加入,这样的心理委员只是一个摆设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心理委员的服务缺乏宣传力度

在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中,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测试的形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几率甚至达到了35.6%和41.2%,其中网络论坛和电话的形式被使用的频率较高,而电子邮件咨询的次数则很少。尽管如此,心理委员工作服务在高校的知晓度还是不高,高校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心理委员的工作还是存在误解,这也间接地说明了不够重视对心理委员工作的宣传。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委员机制,但是有时只是一个空虚的口号,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每个班上都有心理委员,却成为他加分的一个优势,几乎是一个虚名,心理委员没有被大多数学生熟知、接纳和认可,心理委员自然也不会对这个职务有很强的认同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认识,不知道有心理委员也不知道心理委员是做什么,或者对于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不信任,导致绝大部分高校学生无法接受“朋辈辅导”,宁愿和朋友倾诉也不愿意和心理委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应该多宣传心理委员的工作特点,加大同辈心理咨询及网络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

(三)心理委员工作存在制约

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这项工作需要耗费心理委员的精力和耐心,并且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心理委员要拥有很强的责任感,要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只有意识到如今大学生的各种压力和心理问题后,心理委员才能油然而生出对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心理委员自身还要有很强心理素质,因为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制约就是心理委员不具备专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知识体系,因此在选拔了具有良好条件的心理委员后,还应该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心理辅导,很多学校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所选拔的心理委员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形式太单一,没有明确的指导理论,使得心理辅导获取不到实际的效果,或者虽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但是培训缺乏长期性和阶段性,学生只是蜻蜓点水了解了一点心理辅导知识,难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另一個制约心理委员工作的因素没有专业的心理评价机制,心理委员机制在辅导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总结和评价,这样的评价一般由专业老师进行点评,以及指导心理委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不当之处,这些都需要在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但很多学校缺乏这个环节,没有对心理委员发挥的作用进行专业性的评价[3]。

三、结合互联网+优化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策略

(一)建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内容与途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高校不能再利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来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与时俱进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系统的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内容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必须要确定以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理论为核心的主题,通过心理委员的实践和操作手段,从而建立“教育——咨询——预防”为一体的互联网心理委员工作内容体系。在高校新生入校后,通过心理普查等形式会确定一些需重点关注的学生,心理委员就可以通过定期查看其 QQ 空间、微信、微博等个人媒体,了解其思想动态,以便在发现他们发出一些危险信号时能对其实施干预性的帮助。如对有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学生,朋辈咨询员可通过新媒体时刻关注这类学生的动态,及时向学院心理教育联络员老师上报有异常或疑似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舆情信息,配合院校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委员还要利用互联网隐蔽,安全和便捷的特点来建立交流平台,因为很多学生在师长或者其他同学面前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不愿轻易将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透露出来,网络具有的隐蔽性能给予学生安全感,在网上,我们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与自己不认识的人隔着手机,隔着屏幕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更容易倾诉自己的问题,给他们一个自由展现丰富内心的机会,便于心理委员对那些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心理辅导。因此可以根据网络心理咨询和沟通的结果来制定高校心理健康预防干扰预警机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心理委员的工作途径从线下转型为线上,因此,高校要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网络心理信息库,从而有效地开展网络心理治疗活动。

(二)完善互联网环境下心理教育平台的功能

互联网+的创新给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不仅打破了心理委员工作的时空界限,还进一步整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以及建立了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和信息都可以迅速地传播,同时通过建立沟通平台,师生都可以在平台上共享交流信息。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建立学校的论坛和公众号,高校心理委员也可以建立微信心理公众号和设置心理咨询窗口在线服务来挖掘大学生的心理信息[3]。高校心理委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新形态,从而突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形式,拓展网络心理咨询活动的空间,从而给予心理咨询者安全感和舒适感。甚至心理委员还可以建立心理留言板和心理聊天室等交流平台,根据高校学生在平台上更新的心理日志来建立心理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或情绪极端化要及时地进行辅导或者将情况上报给班主任。因此,高校心理教育平台的功能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四类,分别为传播知识、沟通互动、咨询指导以及信息反馈等。高校心理委员在建立心理教育平台时,一定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抓住大学生的心理和喜好,将心理教育平台打造成一个让人愉悦,享受的心灵乐园。另外,在网络心理信息传播板块,高校心理委员不能仅仅推荐心灵鸡汤等美文,还要拓展课本外的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呈现给大家。甚至,还可以将一些对人生有启发的电影推荐给大家,例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完美的世界》,通过电影中展现的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从而启发高校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从而珍惜生命,珍惜人生的每一天。

(三)建立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委员选拔培训评价体系

网络的发达使得几乎每一个学生每天都要上网,学校在进行心理委员的选拔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学校心理委员的选拔方案,选出对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兴趣浓厚,并且自愿成为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一员的学生。在网上通过试卷的形式来筛选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员担任,并给出一定的工作优惠吸引学校参与。针对心理委员大多数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的特点,除了学校里的专业培训外,还要自己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其中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学校通过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论坛”QQ群或BBS,供心理委员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地获取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交流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同时调整心理委员自身的心理状态。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与其他高校的心理委员以及网上的专业心理老师进行交流,互相讨论经验,获取心理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通过网络来提升自己,除了与他人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共享网络教学视频,网络资料等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学知识,再结合自己平时遇到的心理问题来学习解决方法。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效率,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评价对象分为他评和自评,而他评的对象有学生和教师,同时还要制定5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5项一级指标是衡量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是否合格的基本因素,分别是专业素养、服务态度、沟通形式、教育平台创建以及辅导结果,而10项二级指标则是其他的小因素,对于评价体系的影响很小。通过高校心理委员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三方可以定期地在评价体系上进行评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发展,还可以优化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

四、结束语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给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给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带来崭新的契机,作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最基层的心理委员需要积极主动利用网络来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心理教育平台来优化和创新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发展和壮大心理委员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网络信息平台的研发和宣传力度,从而凭借网络资源和网络功能来优化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孙江洁.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5(9):76.

[2]王云辉.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5(05):52.

[3]王梦梦.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金如委,沈小捷.大学生心理委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5):40-41.

[5]黄小云.浅谈大学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湖北旬刊,2015(7):21-23.

[6]黄晓芳.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9):34-35.

猜你喜欢

网络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