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发展教育对外开放的提升策略

2019-09-10张奕雯

高教学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留学生教育

张奕雯

摘  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中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至关重要。文章从西安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基于留学生文化适应情况对地方高校吸引外国留学生,发展教育对外开放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对外开放;文化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8-0021-03

Abstract: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s education to spread abroad,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how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t home and abroad.Based on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opening up education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in Xi 'an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opening up; cultural adaptability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步入了以提质增效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的格局,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然而,随着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地方高校如西安在留学生教育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地方高等院校在教育资源和办学实力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留学生教育对地方高等教育走出国门极为重要。

一、西安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高等教育开放不断扩大,先后引进10所高等学校1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所高职院校举办4个专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累计招收外国留学生3.3万名。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多所高校与中亚各国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成立了西北大学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等机构,先后在3个国家建成孔子学院5所、孔子课堂2个。2017年4月,教育部与陕西省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省内高校统筹协调优质资源,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总体目标,以提供人才支撑、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为重点任务,大力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推动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的提速发展。

然而,随着教育国际化在地方纵深发展的进程中,西安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却存在着与留学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西安作为全国科教重镇,拥有普通高校63所,8所高校入选“双一流”,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20万人,高校资源位居全国第四。而西安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相对不够平衡不够充分,2016年在陕学习的留学人员不足万人,严重滞后于北京市77,234人,上海市59,887人,江苏省32,228人,浙江省30,108人,天津市26,564人,甚至落后于黑龙江、广西、福建、四川等省区市,全国排名15位以后。

二、教育对外开放提升策略

(一)调查研究留学生文化适应情况,提升求学经历

跨文化适应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它即包括对“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的研究,即Cultural Adaptation;同時包括对“个体从当初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迁和适应过程”也就是对“一种他文化适应或外文化适应”的研究,即acculturation。这一理论既研究旅居者对“他文化”的短期适应,也研究长期移民的文化适应。因文化差异引发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不仅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及亲和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陕西与世界的交流。留学生来华学习要经历一系列的适应过程,首先是生存适应,主要是适应留学国家或城市的生活环境,包括气候、饮食、住宿、交通等,然后是跨文化沟通或适应,这里涉及到交朋友、与留学学校的同学、老师等的交流、留学地主流文化的认知、留学生的心理调整等,最后才是学习适应,要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方式等。在这三者都经历后, 留学生便会形成对中国留学环境的总体看法,或好或差,然后就会向其朋友、同胞等宣传。如果留学生适应状况良好,感到很满意,就会形成良好态度和正面形象,就会吸引更多学生来留学;倘若出现适应危机,就会产生情绪和负面形象,影响对外宣传和学生人数。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此,了解并掌握留学生在陕留学期间文化适应中的正面和负面情况,从而对正面反映积极加强,负面反映及时修正,来提升地方高等院校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及包容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华留学生对留学寄居国的态度和期望有别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洲留学。中国并非移民国家,来华留学生移民中国的可能性不大,继而被中国文化同化的意愿并不强烈。在美国、加拿大、澳洲这样的移民国家留学,留学生完成学业以后有很多会选择移民到该国。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性并不是一个了解未知环境,继而选择适应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批判意识的、选择性的认识过程,在留学期间,留学生的消极反馈多来源于与自己本土国家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对比,换言之,即留学生对留学经历怀有的消极情绪往往是由于看到了自己的文化当中无法接受也不会去做的事情。那么调查了解来华留学生的求学过程中的心理认识极其必要,同时为非移民国家作为留学地的学生文化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

(二)突出优势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針对西安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的调查显示,吸引留学生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的第一诱因是中国文化和自己国家文化巨大的差异性(88%), 其中差异性表现在国土面积、语言、传统文化、历史、离家距离等,通过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留学生想要挑战、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欧洲学生认识到中欧文化差异性大,留学中国对于锻炼自身的适应能力是很好的机会。在此项问题答复上,challenge, opportunity, curiosity, discover this country, adaptation, independence属于高频词。同时,留学生认为学习中文是留学中国的另一大因素(约64%),在提及学习中文的原因上,约一半留学生提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中国人打交道的可能性很大,也有的表示将来有可能在中国工作,因此学习中文对将来职业发展有益。除此以外,其余少数留学生认为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数在世界上最多,除了英语,最想学习的第二外语就是中文。也有的表示在来中国之前在孔子学院学过一段时间中文,来中国是为了继续汉语的学习。在来华留学诱因中“从小喜爱中国文化”成为第三位(约44%),因此想借着留学机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中国文化,在形容中国文化上,passionate, intrigued me, attractive, fascinating属于高频词。

其他原因还包括留学中国费用相对较低。例如一位来自英国的留学生在比较了欧洲、北美、南美和中国后,对为何选择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其他欧洲国家离自己国家太近;南美没选,因为自己的西班牙语不好;北美费用太高,不能旅游并探索,同时继续学习英语也不能为自己加分多少。也有留学生表示自己选择的留学高校有很好的项目,比如多名来自法国的留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西安外国语大学提供的“每天三小时汉语”的中文学习项目和“双学位”项目让自己很受益。

针对以上这些吸引留学生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的有利因素应该加大宣传,但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吸引留学生的有利因素西安高等教育并不具独特性,被替代可能性大,因此树立文化品牌,突出西安作为著名古都,古今“丝绸之路”起点,秦汉唐文化发祥地,加强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等宣传力度很有必要;另外,结合各高校教育特色,积极开展汉语学习课程,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国际高校交流项目,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等政策,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或出台各种优惠条件。

(三)提高语言服务能力,推进国际化进程

在此项调查中,被调查者在经历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留学后,均提到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语言障碍。值得关注的是约一半的留学生明确指出西安当地人的英语水平低,只有少数大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对此,有些留学生表示很“出乎意料”。而自己的汉语水平还达不到交流的水平,尤其是初到西安时经历的找住所,行政注册,签租房合同,打车等都很困难且花时间。约十分之一的留学生认为汉语很难掌握,经历一年以上的学习后才能和当地人进行简单交流。因此,交流困难在留学初期让留学生体验的不是兴奋,而更多的是挫败,在此项问题答复上,frustration,challenge, difficult, hard属高频词。

在谈及与西安当地人的有效交流方式时,一半以上留学生认为最常使用的是身体语言和手机上的翻译软件。不足一半留学生表示学习汉语后和当地人能进行简单交流,但因为自己的汉语水平不高,发音不准确,容易让中国人误解。只有少数表示用英语可以进行有效交流。

部分留学生指出西安不够国际化,外国人少,不是中国最大城市,文化包容性比不上香港、北京和上海。只有不到5%的留学生表示西安历史悠久,在描述对西安的印象时,都用到Beautiful, modern, too polluted。

针对于此,提高地方语言服务能力作为避免留学生“跨文化休克”的一剂良方,亟待解决。王立非建议语言服务战略应当纳入国家战略当中,它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地方政府或者机构可以设置专门的语言服务部门。西安高校众多,且一般都设立外语系或学院,高校应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加快全英授课课程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留学生。

三、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西安加快国际化进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时代新征程。大西安将以建设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之都、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全球硬科技之都、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之都、世界旅游时尚之都、国际生态智慧宜居之都和国际重要门户枢纽。这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也为大西安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现实要求。突出教育发展特色,打造对外教育品牌,提高语言服务能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下,西安高校留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将迎来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崔璨,王立非.面向“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推动外语专业教育改革[J].教育论坛,2018,6(1).

[2]刘强.地方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文教空间,2018(17).

[3]李波.地方英语纸媒影响力的提升策略[J].新闻战线,2018(18).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留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