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养成教育

2019-09-10吴绪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吴绪祥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会运用到生活中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飞速发育的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学好初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再仅仅看重学生知识的接受度,而是要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仍以传统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养成教育;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三大科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很高的比重,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数学知识往往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初中数学开始逐渐接触一些比较难的数学知识,比如几何、代数等,学生学得心力交瘁,教师教的身心俱疲。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就可以轻松许多。那么,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怎样渗透养成教育成为了一大难题。本文将根据本人教学经验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课堂实际,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重视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一定会带着情绪,都会有被关注、被尊重的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不管他的成绩有多差,只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寄予希望,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教育抱着十分的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从而感化学生,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热情,让学生愿意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情感,他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乐于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指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对每一个学生都注入情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愉悦乐学。

二、提高学生自制能力,引导学生向前进步

自制力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人格,同时,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他们的自制力已经成型,但是由于学校环境的特殊性,能够影响学生自制力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制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比如,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就可已通过要求学生在下次考试中保持或提升在班级中的名次,用排名这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危机感,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有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有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在面对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时,应保持耐心,使用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表扬他们在课堂中的小进步,并让他们尝试脱离当前名次,有向前进步的意愿,让他们心中有了目标,就能提高自制力,认真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召开以“提高自制力”为主题的班会,利用舆论导向,尝试让学生“自治”。有学生因自制力不足扰乱了课堂秩序时,让其他学生去进行批评与指正,让学生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能反思自己是否做到在课堂上自制,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三、促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认真检查的习惯

计算能力是學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运算来得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究其原因,在初中数学的试卷中,运算题约占整份试卷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教师可通过以上数据,向学生阐明计算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将计算能力的提升重视起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题出错,并非是因为他们的计算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不够细心,在计算时不打草稿、书写潦草,写得模棱两可,把数字7写得像1。这都是导致学生在计算题中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师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习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一道题目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反复计算,学生在反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得出几种不同的结果,在教师通过讲解之后,学生就能自觉地去检查,探索导致不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规避这种因粗心而造成的错误,学生会自觉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计算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与检查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养成教育,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其次,通过教师的养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自制力,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秩序,在监督他人的同时做到自我反省,提高学生自制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效率。最后,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需要教师下大功夫培养,在拥有一定计算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检查习惯也就显得越发重要。总而言之,养成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就像螺丝刀与螺丝,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养成教育法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黄晓峰.试论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OL].学周刊,2019(13):153[2019-04-25].

[2]吴华江,姚杰.数学教学中学生养成行为培养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1):58.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