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精彩

2019-09-10刘雪梅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语文教学方法

刘雪梅

摘要: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方式。时代的发展和探性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使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成为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依照新教材《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对探究性学习特点的些许认识,试从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案例,来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也将必然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深刻变化。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引导他们去自读自悟、自得自用、发展自己,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第五条:“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在此学习方式下,老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接受知识者,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相统一。

问题探究平中见奇感受精彩

探究性阅读活动的开展必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路径与轨迹。阅读既是为了发现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一一解答——新问题一一新解答,学生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包括能力培养在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那么问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另一方面来自学生一一阅读主体在学习中生成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感受的结果,有些是不惑,有些则是歧见与新识,这两类问题都有其探究的价值。而课堂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教师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一阅读过程中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一一问题性。

[案例1]《小石潭记》教学片断

(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以提问题为主要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师:文中哪些内容能说明课文标题中的“小”字?

生1:“全石以为底”说明潭小。

生2:“潭中鱼可百许头”说明潭小。

生3:“历历可数”说明潭小。

师:再来说说文题中的“石”字,以上景象哪些与“石”有关?

生:“全石以为底”这一景象就与“石”有关,能清楚地看到石潭底,证明水清,水清就能看到鱼儿“影布石上”。

师:就因为是“石”潭,鱼儿们才无处藏身,因为潭“小”鱼儿才无处可逃,鱼儿们的这种境遇,难道不让作者联想起自己的境遇?大家体会一下文章的感情基调。

(学生讨论后)

师总结:对,鱼儿们在小石潭中游来游去——“似”与游者相乐,实际上是无路可走;作者在山水之间游逛——“似”与山水相伴,实际上是走投无路,施才无门啊!

这些平中见奇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立足文本去探寻答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体验探究 身临其境感受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学习语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只有把课堂教学和向社会学习语文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学真正成功之路。通过关注生活现象来拓展学生的探究渠道,从这一过程中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实践性。

[案例2]

某年9月,天气炎热,而学校又经常停水,这次停水竟长达三周以上,学生们怨声载道,一天甚至在黑板上贴出了小字报,抨击学校领导失职。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下面议论纷纷,为正面引导学生,我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了一个“学校停水原因调查”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生活中找原因后写成调查报告。结果让我很惊奇:有的学生走访了气象局,根据近几年降水的数据绘制了条形统计图;有的去了自来水厂了解到前久的一次洪灾造成管道损坏,因资金紧张还没有大面积维修,只能分片区轮流供水;有的从学校的地理位置入手,找到了地势高也是水压不上来的原因;有的周末去了水源地,看到大量森林的乱砍滥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也有的一无所获,不知如何下手。

这是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在综合性探究学习中独特的体验,他们感受到了成功,也遇到了困难,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了环境、关注了自然,树立了环保意识。明白了“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的道理。

想象探究放飞思想感受精彩

展开想象、引发探究就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探究存在的问题引向探究虚拟假设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呵护他们的想象力,真正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一阅读过程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一一开放性。

[案例3]《变色龙》教学片断

师:初读课文后,我们知道了奥楚蔑洛夫的善变,他根据狗的主人来决定狗的命运,俗话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今天,我们就从一个新的角度,也就是从狗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选择课文的一处,来探究小狗眼中的世界?

生1:哎哟!我的鼻子好痛唷!那个醉汉竟然用香烟戳我的鼻子。幸亏我反应得快,我也咬了他一口。这群人追上来了!这下我可完了!前方一个身穿军大衣的警官走了过来,上帝哟!我总算看到救星了!

生2:是啊,我跟主人来到他弟弟家。他弟弟可是一位将军呢!将军家里有许多狗。我本想一定会交上许多好朋友。谁想那些小狗们却是“狗仗人势”,它们欺负院落里的猫,折腾鸡、鸭。一见了主人便摇头摆尾了……你们瞧瞧这位警官,刚才听说我是将军家的狗时,脸上便露出谄媚的笑容,张嘴便骂被我咬破手指的家伙,可现在巡警说将军家的全是大猎狗时,他就诅咒我是一个下贱胚子。还说要把我弄死算了!

生3:你瞧,警官又夸我啦!说我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可是他刚才不是骂我是疯狗吗?刚才不是说要弄死我吗?警官抚摸着我的头,可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下辈子一定要做将军家的狗!(生鼓掌)

师:我们从小狗的角度观察了主人公,深刻认识了他的见风使舵和趋炎附势。大家想得合理,说得生动。课后大家进一步发挥想象,尝试写一篇《小狗历险记》的作文。

让学生从狗的角度看世界,这样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课本中找出答案的。它要求学生能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推测和想象。这样,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的收获就不仅仅是认识了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更是体验了转变视角这一全新的思维方式。

探究性學习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乃至终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了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精彩,体验成功!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语文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