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会展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9-09-10段兆雯苏静王晓强
段兆雯 苏静 王晓强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构建会展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西安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会展城市如成都、重庆和乌鲁木齐等的会展产业进行横向定量评价。根据会展城市竞争力评价结果,本文研究发现西安市会展产业在展馆规模、展会结构、会展项目、会展企业和会展人才等方面存在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优化西安市会展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会展竞争力;产业;西安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2-0107-03
会展产业作为综合性的行业,其在拉动内需、产业升级、城市形象提升等方面作用突出,一直以来被誉为“城市面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展产业已成为促进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成为衡量城市或地区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对拓展西部大开发空间、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城市,西安将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从中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使西安成为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为西安市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国际化平台和重要历史机遇。
一、文献综述
21世纪,国外会展产业蓬勃发展。西方学者们对会展产业的相关研究也逐步趋于成熟,主要探讨会展产业给某个城市或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社会影响。相较于国外,我国的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国内学者们针对会展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展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城市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会展产业城市空间聚集研究等三个方面。第一,会展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张俐俐等构建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州会展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广州的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卢晓利用GEM模型构建了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上海会展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第二,城市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骆乐等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政府、企業战略、相关产业、政府、企业战略、机会等角度分析上海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场馆扩建投入、注重品牌建设、加快人才培训、规范市场等建议。徐维东从地域条件、相关设施、人员等角度分析重庆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推动会展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建议。陈献勇结合会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及管理特征,建立以管理创新为特征的会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并提出对策。第三,会展产业城市空间聚集研究。杨欣等从宏观角度分析认为会展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地区的展馆建设情况有关,我国会展产业从空间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并以上海、北京、广东和四川为会展集聚中心。张琰等认为,城市的级别、交通状况和城市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推动会议产业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的特征。王云龙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为例,认为会展经济在离散力或吸引力共同推动下,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或扩散变化规律。由于会展产业快速发展,原有建在城市中心的会展场馆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会展产业的需要,这造成会展场馆迁址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的城市外围地带。会展场馆建成后,对该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并吸引饭店、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依次集聚,并进一步扩展了城市经济地域范围,加速城市化进程。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城市如重庆、成都和乌鲁木齐等会展产业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针对西安市会展产业发展的问题探讨地区会展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为西安城市会展产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二、西安市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
1.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全面性、可行性、易操作性、科学性等原则,从会展城市环境、会展内部条件和会展相关产业支撑3个方面着手,构建评价城市会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区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相比较丝路经济带其他省会城市,西安、重庆、成都和乌鲁木齐等4个城市近年会展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会展活动较频繁。所以,本文选取西安、成都、重庆和乌鲁木齐等4个城市进行比较。本文所选数据来自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西安市及其他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国会展行业统计报告等。
本文利用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4个会展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由主成分特征值和贡献率可知,F1的特征值为10.007,F2的特征值为6.739,F3的特征值为2.254,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共计100%。这表明这3个主成分完全能够代表最初的19个指标来分析重庆、西安、成都和乌鲁木齐等4个城市会展竞争力水平。在这三个主成分中,GDP、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天数等指标在F1主因子上占有较高的载荷。所以,将F1主因子定义为会展城市环境竞争力因子;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等指标在F2主因子上占有较高的载荷。所以,F2主因子定义为会展支撑产业竞争力因子;会展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全市展览场馆总面积、UFI认证项目数量等指标在F3主因子上占有较高的载荷。所以将F3主因子定义为会展内部核心竞争力因子。运用相关回归法得到各会展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序(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这4个会展城市竞争力差异明显。西安市相比较重庆和成都市会展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支撑产业发展情况较好,这为西安会展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西安市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会展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为农业产品的展示与交易。從90年代开始,西安市会展产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西安市具有规模的展馆主要有曲江国际展览中心、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陕西国家展览中心等。西安市会展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会展项目如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西洽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制博会)等。从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可知,西安市会展产业的发展相比较重庆、成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展馆规模、承载力有限
一个地区会展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的展馆建设情况有关,展馆数量与展馆的面积是吸引专业性会展的重要因素。从展馆数量和室内展馆面积两个指标来看(如图1),西安与上海、广州、北京等会展一线城市差距较大,也落后于中西部主要会展城市重庆、武汉。
2.展会以消费类低端展为主
2017年,西安会展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壮大,仅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共举办各类展会119个。其中,以消费类和家具、建材类为主,共计39个;其次为文化类(工艺品、演艺等)共18个,招聘类共8个。从图2可知,西安市展览主要以消费类、家具和建材等低端展为主,高新科技类的高端展较少。
3.会展项目影响力不足
西安市目前比较知名的会展项目有5个,即欧亚经济论坛、西洽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文博会和制博会。在这五个影响较大的展会中,仅一家的主办方为民营企业即曲江三之联会展有限公司,其余为政府主办。西安市目前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较少,仅西安五一车展、西洽会、第十二届西安国际汽车展览会、制博会和中国西安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5个展会。从此可知,西安市大规模的展会项目数量较少,在全国影响力不足。截至2016年,西安市拥有UFI会员仅有1家,即西安曲江国际展览中心;UFI认证会展项目为0;共召开ICCA认证的国际会议为20个,排名全国第三。这说明,西安会展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与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和国内—线会展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4.会展企业竞争力不强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是西安市最大的国有会展企业,其占据了陕西会展行业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具备独立组展能力的企业有50多家,会展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尚无国际知名外资会展企业落户西安市,这主要是由于西安市对组展商、参展商、服务商的支持政策还不完善,人才培育与认证、监管和投诉处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政策缺失。
5.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会展业的经营主体队伍已初具规模,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会展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只有2所,分别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欧亚学院,每年毕业生人数仅100多名,远远不能满足西安市会展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之,会展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高等教育如何与会展产业的实际需求接轨,亦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提升西安市会展产业竞争力发展策略
1.打造会展产业集群,构建会展空间新格局
西安会展产业发展应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建设和促进西部大开发为导向,结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定位,以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会展中心,构建“一个中心、两个产业园区、五个特色功能区”的会展产业空间新格局。第一,一个中心。以将建成的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对接国际港务区、领事馆区、金融商务区、渭北工业区、国际文化交流区,构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城市会展综合体。第二,两个产业园区。即包括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和临潼会奖旅游产业园区。其中,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是以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和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为核心,形成以展览产业为主导,国际性会议为辅的会展综合服务功能区;临潼会展旅游产业园区依托临潼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发展高端休闲、奖励旅游。第三,五个特色功能区。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展览区,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区,阎良航空产业会展功能聚集区,沣渭体育赛事综合会展区和长安大学城学术会议聚集区。
2.提升现有会展项目品质,扩大西安本土会展品牌影响力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发挥西安国家级中心城市的优势,把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博会、西商大会、“西安年,最中国”等打造成为一个汇集旅游、文化、技术等要素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国际化、国家级的西安永久性的会展名片。围绕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本土展会为重点,努力提升现有展会品质,提高展会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扩大西安本土品牌展会影响力。
3.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组织、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品牌会展项目
加大西安市会展业奖励政策宣传力度,争取吸引和招揽更多优质会展项目落户西安市。争取申办外交部、文化旅游部、科技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主导的相关会议;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优势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对接,共同申办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围绕文化旅游产业、高新科技产业、新兴服务产业等西安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招展引会,同英国励展集团、英国博闻集团、德国法兰克福公司、德国汉诺威公司等国际知名会展企业的合作,引进及定点培育高端国际品牌展会,发挥会展的拉动效应,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西安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
4.鼓励本地企业不断壮大,加快推进会展市场化进程
支持曲江会展集团、三之联、旭峰等本地龙头会展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拓展业务范围。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与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知名会展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在本地企业或会展项目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国际性会议通过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认证,提升西安市会展企业影响力。
5.加快会展人才培养,夯实会展产业发展基础
促进会展企业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对西安会展业在职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建立会展行业人才信息库,在全球范围内吸引、聚集一批会展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会展策划师、会展营销和管理人才、高级翻译人才等核心人才,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会展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