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19-09-10刘亚丽
刘亚丽
摘要: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效果与不良反应均好于参照组,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用于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尼莫地平;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临床效果
脑梗死认知障碍是指患者发生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的缺损情况。对于此类患者,需要给予及时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2]。本文以我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为例,探讨尼莫地平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运用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60例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成立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男(n=17例),女(n=13例),年龄为48-74岁,平均年龄为(61.26±2.75)岁;参照组男(n=16例),女(n=14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为(61.32±2.68)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计算,结果为p大于0.05,不具有探讨意义。本次调查实验,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允许,患者均自愿参与,并与医院签署了书面文件。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生产厂家: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83)治疗,规格为5毫克每片,每次1片,每天1次。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尼莫地平(生产厂家: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2380),规格为20毫克每片,每次2片,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依据简要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CoA)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每个量表的总分均为30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行SPSS17.0处理,计量用( )表示,t值检验,计数用(%)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小于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
表1显示,两组治疗前,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治疗后,评分好转,但实验组更好,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皮肤瘙痒1例,精神兴奋2例,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肝功能异常5例,皮肤瘙痒2例,精神兴奋3例,发生率为33.33%,组间对比(卡方值=4.8118,p=0.0282),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发病后,虽经过治疗会好转,但很容易留下后遗症[3],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若是认知障碍进展过快,会演变成为血管性痴呆。因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临床治疗此病的药物较多,盐酸多奈哌齐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其可以阻碍人体内乙酰胆碱的稀释有,让乙酰胆碱浓度得以提高,从而加快神经递质的传递速度,从根本上改变患者中枢神经,恢复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属于钙拮抗剂,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可以阻断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的钙离子通道[4],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含量。两种药物均有很好的療效,将其联合运用,可以扩张脑血管,缓解脑痉挛症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症状,从而达到双重效果,发挥药物的最大价值。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使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与参照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认知功能得以恢复,MCo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提高,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只有10.00%,远远低于参照组的33.33%,由此说明,实验组治疗方法更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结合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其尼莫地平、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其认知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霍金霞,赵立平,李文凤等.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中重度智力障碍血管性痴呆65例疗效研究[J].中国药业,2015,24(23):65-67.
[2]卢芳芳,宫曙光.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与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7-8.
[3]郭阳,王自耿,何剑波等.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meta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3):85-89.
[4]邢冬雪,李岩.醒脑调神针法配合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