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技在实现全面脱贫中的作用
2019-09-10杨建英
杨建英
摘 要:为了如期實现全面脱贫目标,并且做到脱得掉、稳得住、可持续,全力开展种子科技扶贫至关重要,包括种子在内的科技普及、科技推广和科技兴业,对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农民素质、全面实现乡村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07-02 中图分类号: F324.6; F323.8 文献标志码: A
关键词:种子科技;全面脱贫;作用
眼下,全国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声势浩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如何加快脱贫步伐,并且做到脱得掉、稳得住、可持续,全力开展种子科技扶贫至关重要,包括种子在内的科技普及、科技推广和科技兴业。
在一定意义上讲,种子科技扶贫是治本之策、长效之策,对于能否真正提升农民素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今后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定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而且越到后来,帮扶的难度越大。
就山西省而言,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前列,困难多、任务重,扶贫攻坚的形势更为严峻。能不能攻克最后的堡垒、啃下剩余的“硬骨头”,是对扶贫开发信心和能力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为什么必须要做到“超常”?算起来,到2020年实现全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已经十分紧迫,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况且实现脱贫之后还有一个稳定持续的过程,而开展“种子科技扶贫”非常契合化解眼下“紧迫感、不等人”的特殊形势,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扶贫新模式,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加快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毛泽东曾在全国农业增产会上提出“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八字方针中就包括种子在内;邓小平曾讲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代领导人的各自表述,足以说明种子科技对于我国粮油增产的地位和作用。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之所以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除了政策因素,主要依托于科技进步,在种业革命方面,曾经花了大力气、做出大文章,特别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的育种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其中水稻、小麦单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一些领先品种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国内自产粮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求,如此人口众多的国度,一味依靠进口决非长远之计。要清楚地看到,我国自身粮油增产的潜力还很大,种子科技还大有潜力可挖。比如已确定主粮化的马铃薯,不用说以色列、荷兰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国内,有的地方马铃薯单产已经达到4 000 kg/667 m2,甚至5 000 kg/667 m2。然而,就大面积而言,许多地方的马铃薯单产则在1 000 kg/667 m2左右徘徊。除了植保技术的跟进不够,品种滞后、种子品质低劣混杂等也是重要原因。特别在深度贫困地区,良种使用率、普及率更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马铃薯之外的其他品种,也存在亟待更新开发的必要。种子科技扶贫将对这些技术难题进行一系列的精准对接活动,下大力气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不仅使山西省的粮油增产、农民增收出现一个质的飞跃,还要使贫困地区、穷苦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问题得以解决,其意义深远而又重大。
2 进行种子科技革命,是一场攻坚克难的大仗、硬仗
种子科技革命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所能取胜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打配合战、综合战。要加强领导,特别是党对该项工作的绝对领导,要上升到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重要目标、实现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高度去认识它、把握它,坚决摒弃单纯部门行为的做法。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兵把口、协同作战;各部门要在人员调配、宣传发动、编制规划、科研立项、资金配套、新品研发、科学布局、植保体系建设和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社会各方面都要为项目的启动和开展让路,并千方百计创造有利条件。
3 要确保种子科技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落实环节至关重要
3.1 要规划先行
只有搞好规划设计,方可保证目标的实现,才能目标明确、方向清晰,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节约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由农业部门牵头,联合发改、农科、科技传媒等部门,根据区域特点、品种需求、发展重点,围绕优种培育、耕作措施、植保配套、售后服务等措施,落实到品种、项目、地点、保障体系以及后续服务上。要特别注意项目、资金、技术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并抓好实现脱贫之后的持续帮扶。
3.2 重在优种繁育
实施种子科技扶贫,必须着力搞好优种的选育。眼下,山西省育种工作基本适应实际需求,尤其是玉米、小麦、高粱优种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向周边省市辐射。不少种业公司都致力于新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但管理混乱、以次充好、无序竞争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马铃薯的育种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产量和效益。
必须进一步搞好新品開发,根据区域特点研发一些产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按照地域需求,筛选一批表现相对优良的品种,集中选育,进一步提升品质、提高产量;特别要全力抓好马铃薯优种培育,重点是脱毒种薯的培育。要选择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一批育种基地,靶向供种,严把外调关,以防品质混杂,同时做好大宗蔬菜品种的选育。
3.3 突出队伍培训
既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要抓好对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可以从项目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集中用于人员培训,省市培训专业人员,县乡培训农户。对难度较大的马铃薯茎尖剥离技术,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实地教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无论玉米还是马铃薯,都要保证专业人才、专业队伍配套,对有创新、有贡献的人才实行奖励;对农户的培训,可利用职业高中、农民夜校、各级技校分批分期培训的办法,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充分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3.4 集中抓好试验示范
为确保品种效益和适地适种,各个地方都要搞好每一个主推品种的小范围试验、中范围示范,试验示范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户结合进行,从种到收都要严格品种、严格程序、严格记录、严格收打,真正体现优种优势,用现身说法教育农民。坚持不经过试验示范的品种不上市、不推广,用质量取信于民。为保证效果,可效仿陕西杨凌的模式,支持建设一批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核心区带动示范区,以示范区拉动辐射区,形成强有力互通、互动的科技传播体系,促进县域产业整体发展,带动农民实现长效脱贫致富。搞好综合科技配套。优种还需优法,在确保使用优种的同时,坚持搞好科学种田,坚持按照科学规范种好每一分地。种子、植保部门要相互配合、联合作战,既要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摒弃那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耕作技术,以保证品质、增加产量为出发点,严把技术关。特别是马铃薯种植,要着力推广轮作倒茬、起垄栽植、使用优种、配方施肥、自动测湿、喷灌点灌等先进技术,让山西省马铃薯在品质和产量方面实现革命性变化。
3.5 明确和完善载体
要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县、乡各级要支持引导贫困户参与以资金、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组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抓好生产组织的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的收售和加工,建设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也可像山西国禾天元现代农业服务公司那样,以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托管和“粮食银行”平台服务为运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进入市场,有效激活贫困村、贫困户自身活力,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