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2019-09-10朱勤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朱勤兰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内融入生活情境,可以把一种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来,学生通过知识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对调动他们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质量将会带来巨大帮助。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水平较低,尤其在学习数学学科时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会较大。对此,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授课,将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体验,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生活情境授课的价值探究

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授课,这样对于数学的内在魅力,小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感受,理解数学知识时变得更加轻松,让所学数学知识变得更加丰富,通过有效融合所学知识,达到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目的。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授课,能够把学生动手能力提升,让他们更加主动的探索知识,与传统被动听课形式相比,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有助于提升授课效率,高效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具体的运用方法分析

我们所学的每一门学科其实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寻到对应的知识内容,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内部的知识在生活中可谓是随处可见,因为数学的起源就来自于生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应用生活方式进行授课与引导。

1、从生活现象入手

生活中充满知识与兴趣,在平时生活中,到处充盈着逻辑思维与数学知识,所以,老师应该把握好生活,找寻生活中的知识,随后再把课堂授课计划制定出来,利用生活现象进行课堂授课,使得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质量得到提升。

比如,在平时乘坐电梯时,利用电梯走向与地面构成的图形与角度,将三角形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渐渐升高了电动扶梯后,会不断增大三角形的边,然而,却没有改变它的角度,然后渗透给学生接下来所要讲解的内容:图形变化,并且,让他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平移现象。在他们骑自行车时,让他们明确转动的车轮方向是所要学习的图形旋转知识,并引导他们比较,找出旋转与平移的差异。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内融入生活情境,不但可以提升课堂授课效率,而且可以更好的開展教学,并且他们也会更加主动的到生活中找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最大程度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将其数学思维与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2、利用生活把问题情境设计出来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素材,这就说明生活中很多事物都会出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而且往往会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而设计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授课中,老师需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利用生活情境将问题设计出来。

比如,在对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知识教学中,我让他们自己拿10元钱到学校小卖部去买东西,例如,他们用两元钱买了四个泡泡糖,随后又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钱,还有一支铅笔,用了一元钱。这样老师按照他们所购置的物品,对其花费情况进行设问:大家一共消费多少钱,手中还剩余多少钱,这时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始进行计算分析:2+2×2+1=7,一共花出了7元钱,那么10-7=3,手中还剩下3元钱。然后按照他们的购物老师还可以再次提问,所购买的口香糖它们的单价是多少呢?他们发觉2÷4?无法实现,这时我告诉他们可以进行角和元之间的换算,引导他们利用换算将口香糖的单价计算出来,即每个五角钱。通过对学生融入生活场景展开授课,这样很多所学习的概念小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也使得课堂趣味性以及生动性被有效提升。

3、课后实践活动要充满生活性

我们应该明确一点,一节课中我们只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把学生数学成绩提升,不但要把课堂时间把控好,并且要时常按照所学内容展开课后实践,基于老师的帮助,向生活实践中融入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比如,课堂之中对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知识简单认识后,在课下,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把一些工具分配给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让他们去制造与修理班级中的桌椅板凳,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以及三角形性质内容讲解发现,三角形的一大特性就是——稳定性,例如桌椅时间久了,它们会变得松动,但是同学们发现,桌椅是由四条腿构成的,它们的稳定性不足,所以,让他们把一根横木钉在两个腿上,这样就把一个三角形构造了出来,或是利用三角形模板进行固定,这样利用课下实践探究理论知识,使得课堂中所讲解的知识不但被他们充分有效的吸收,而且,他们会以更加饱满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使得他们的数学探索以及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结语

总之,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逻辑性、思维性,若是老师只利用课堂讲授,难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内涵和本质内容进行透彻的掌握与理解,所以,应该从生活入手,基于生活情境讲解、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利用生活内的实际现象和对应的问题,或是课下布置的作业内容,把课堂授课效率切实提升,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相应的授课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兰梅,魏超.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优势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07+112.

[2]戴国雄.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08):876-877.

[3]刘学全.生活化情境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构建[J].教学改革与实践.2017(08):986-988.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