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的有效整合

2019-09-10陈莉

南北桥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阅读习作

陈莉

【摘    要】随着素质教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故小学语文教师需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着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将“阅读”和“习作”两大重点予以整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习作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37

“书本知识”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围绕的重点,教师主要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问题进行考虑,不管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综合素提升的事情。此时,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写出的文章会发现诸如“创新力薄弱”“表达能力欠缺”“表达不连贯”等问题。究其原因,学生阅读量小,生活素材积累不足,习作手法生涩,直接导致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停滞。

一、增加阅读量以增强学生习作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习作”和“阅读”两个部分的教学是不建议独立进行的。若教师一味狠抓阅读教学,而忽略了习作教学,那么学生通过阅读累计的素材将得不到合理运用,从而学生无法获得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若教师只是重点关注习作教学,而不去重视阅读教学,那么学生将无法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文章,从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遇到不少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必须得以有效整合,教师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来带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来不断获取素材,持续学习习作手法,积累经验。

科技的进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了,令我们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取知识,从而进行多样化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必须要看清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缺乏准确判断事物能力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篇幅恰当、题材合理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来获得习作能力的增强。

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以此为依据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本或文章来进行阅读,努力做到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进行自主阅读,结合阅读的实际内容来让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迅速完成知识的扩充。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内容趣味性设置的角度出发去对问题进行设置,用巧妙、科学、合理的问题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能够以问题为指引去进行更为高效的阅读,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持续不断的激发,帮助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之中。

二、持续阅读以不断积累习作素材及经验

“阅读”和“习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阅读能力的增强,从而获得习作能力的增强;而学生习作能力的增强会反过来推动阅读能力的增强,促使其能够更为顺利地去进行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习作的有效整合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进行阅读,让学生将阅读的成果充分地展现出来,令学生能将阅读所获的素材、手法、经验运用于习作之中,再通过习作来进一步学会理解和应用以掌握的语文知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我们大家都懂的道理,这也是阅读重要性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增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让学生通过连续不断的阅读来积累好词佳句,通过笔记抄录、佳句仿写、好词运用等方式来对阅读效果进行增强,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积累习作素材和经验,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习作基础的夯实,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例如,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会有一个机会来对段落结构进行深入学习,一边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手法,一边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注意平时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既保证学生能够进行足量的阅读,又确保学生能够长期持续坚持阅读,用大量的好书、好文来带给学生大量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得以同步提升。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其都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应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为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变成是如同吃饭、穿衣、呼吸一样自然的需求,令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独立地去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自主探索中得以更好的培养和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将阅读和习作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有序、科学的阅读和习作训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进行持续培养。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会得以不断养成,其会积累起更为丰富的词汇量,存储其足够量的习作素材,在促使学生不断深入阅读以获得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习作能力也一并获得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会伴随着不良习惯的暴露和产生,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予以及时指出,并明确告知学生应采用何种手段或方法来将不良习惯予以改造,确保学生能够在计划时间内通过阅读来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找到其中的重点知识,厘清其中的难点知识,关注其中的拓展性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借由阅读能力的提升而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四、阅读与习作的深度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习作的有效整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持续性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若教师要达成让“阅读”和“习作”二者相辅相成的最终目的,就必须深度整合阅读与习作,让学生的读写技法得以融合成为一套完整的学习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进行更为全面的把握,试着去引导学生寻找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和习作的深度整合,做到自阅读来获取习作素材、习作手法、习作经验,又由习作来获得阅读能力的有效增强,从而顺利实现读写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其既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缺乏进行有效表达的技巧和经验,故阅读与习作的有效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搞好阅读,使得学生能够通過阅读来获取习作素材和习作技巧,推动阅读和习作得以有效整合而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完成习作,令学生在习作完成中更好地去进行阅读,最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得以顺利形成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艳飞.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7(4):141-141.

[2]陈赪.谈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4):62-62.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阅读习作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