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

2019-09-10李彩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幼小衔接幼儿教师

李彩梅

摘 要: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顺承关系,它们虽然都是整个教育大环节中的分支,但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任务,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的管理方式等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是学习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衔接好这样一个转折,成为了很多幼儿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与教学实践的探索,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教师,工作策略

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就需要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好,做实。经过探究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以下策略。

一、满足个体需要,培养良好习惯。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的提醒幼儿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坐姿(如美术画画活动),回答问题或有困惑应当举手示意老师,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及时与老师互动,在活动中不做影响老师和伙伴的事情。在活动中,注重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的讲解,和活动后材料的整理收纳工作,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提升幼儿收拾整理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师能够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帮助孩子改善材料随便扔、随便放的不良习惯。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细节,即有效的跟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首先、锻炼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根据教学活动中“我要上小学了”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幼小衔接的工作。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而且教师还能够及时发现孩子所存在的学习问题,及时给予调节和补充。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艺术活动“我印象中的小学”,不仅仅完成美术活动的目标,同时融合语言活动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同伴之间交流,面向集体讲述等。为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在此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活动项目。适当跳绳,跑步等可以培养幼儿的身体健康素质。另外,还可以锻炼幼儿的灵活性,为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守规矩,具备较高的自律能力和对生活的自理能力。对即将升入小学阶段的幼儿适当的制定一些班级规则和纪律。使幼儿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能够及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和作业。

最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甚至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心里。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故事引导、个例分析等方式,使幼儿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方法,教会他们与他人和睦友好的相处,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的成为集体活动的一员,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他们的小学生意识。在幼儿即将离园的阶段,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对他们进行教育启发,让幼儿产生上了小学就证明自己长大的意识,并且能够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每一名小朋友都应该经历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折阶段。在幼儿即将离园的时期,幼儿园应当鼓励幼儿教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一些小学校园,让他们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无论是师生之間的交流,小学生的礼貌,教室的布置,学校的环境等等多方面,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培养幼儿的期待感。另外,幼儿教师还应当及时了解小学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在幼儿教学中适当做出调整,让幼儿提前适应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观察多年的幼小衔接培养工作,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幼儿教师的引导,确实为幼儿园升入小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单向性。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幼儿的积极性也不能忽视。为克服单向性的问题,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与小学携手,为幼儿更快的顺利适应小学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片面性。在幼小衔接工作当中,很多幼儿教师缺乏教学的经验。只注重对幼儿知识的储备,过早的让幼儿接触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但却忽视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并不关心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甚至对幼儿的交往能力,独立能力也缺乏关注。仅仅注意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却忽略了幼儿心理方面的健全。

最后、盲目的超前性。盲目的超前性,是幼小衔接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个极大的问题。目前仍存在部分幼儿园,为了使衔接工作进展更加顺利,幼儿教师常常对幼儿的学习内容加量。过多的学习内容导致幼儿出现一种排斥情绪。缺乏学习兴趣,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作业不认真完成,导致幼儿形成了松懈的学习观。由于前期学习的内容较多,幼儿投入的精力比较大,到了后期缺乏应有的学习劲头。因此,教师盲目的超前性教学,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个较大问题。

总结:本篇文章通过论述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的工作策略有哪些?具体从几个小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幼小衔接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及时的避免,为幼儿升学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幼小衔接工作内涵与策略[J]. 赵宇.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2] 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合作[J]. 符太胜,严仲连.  教育科学. 2015(05)

[3] 幼儿眼中的“幼小衔接”[J]. 李娟,刘滟琨,刘渺,贾淑新.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6)

[4] 北京市“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张旭.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6)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幼小衔接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