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舆论导向性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研究

2019-09-10葛岩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7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葛岩

摘 要:高校思政课堂既要求传授知识给学生,又要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还培养大学生成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合二为一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新时期网络舆论导向性下,我们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更需要的是研究一套完整的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导向性;马克思主义导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总书记关于网络舆论导向讲话的核心在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对党性性质定位,解决主要方针和原则问题,认清新闻舆论的方向和原则,把我新闻舆论的价值。”当前,网络舆论在社会中有利有弊,开展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工作,必须稳抓网络舆论的马克思主义正确导向。

一、网络舆论导向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的价值分析

首先,网络舆论导向思想虽有利弊,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做了较大工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思想导向做了定位,并要求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加强了网络舆论监管,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可以坚持正确的舆论思想导向,做到精准定位,这符合新时期我对舆论导向的新认识,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其次,网络舆论导向思想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明确方向,高校思政课积极倡导正面宣传,以正能量为主,力求产生正面积极效果,舆论导向工作者有义务承担明辨是非曲直的功能,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中,我们承担舆论导向工作的责任,承担着正面宣传监督的责任,我们需要保证评价体系的正能量与真实性,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离不开党性的保证。

二、网络舆论导向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建立的启示

首先,网络舆论导向要求教学改革评价机制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敏感性,高校思政课堂实际是一个较为客观但却复杂的大学生思想评价系统,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要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其次,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按部就班,一般有目的、原则、方法、内容、结果等要素,这些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缺乏导向者自身的诊断和自身的调节功能,缺少如果改良和促进的内省环节,主要侧重在检查与对照,打分下结论上。在评价中,一些评价标准主要基于学生评教、领导及同行点评等,在评价中存在数据缺乏针对性,信息反馈简单,因此,需要在网络舆论导向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重整,组建一个高效且公正的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再次,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中,可以加入网络舆论的引导技巧和主动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高校教师都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主要人群,有学识和文化素养,更容易判断网上的新言论思政是否准确,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可以借助互联网,建立科学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并建立多渠道的快捷反馈方式。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一)教学改革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建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机制,主要是为了响应习主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网络舆论导向,在高校思政课堂中以马克思主义导向为主要舆论导向目的,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改革评价工作中,目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开展评价工作中,需要重视教学效果,不仅考量评价和考核结果,还应考虑教学者自身的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的效果。可见,教学改革的评价必须实时评价,才能保证教学者能在最短时间内省和顿悟,同时,整个评价过程应该坚持公开和科学的,以提高教学者自身能力为目的和原则的理念。

(二)教学改革评价坚持多元的评价方式

高校思政课堂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在操作中,评价的主要人员来自课堂教学中的参与人员,这些主体人员与评价工作有些最密切的关系。

第一,教学者自我评价。

在教学改革评价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者本人自我评价。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贯穿者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采用此种自我评价的模式,可以增强教师本身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在网络舆论导向中,除了实时评价,教师可以开设本人微博平台,可以公开自我评价的内容,与其他师生评价互动。

第二,学生主体评价。

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属于受教育的角色。学生是最直接感受教学效果的对象,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尤其重要。但由于学生在年龄、学识素养等方面的欠缺,在评价教育者时,只能从情感与主观感受去评价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评价虽重要,但也缺乏客观与公正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的学生评教平台,利用网络舆论导向,使学生做到科学严谨的评教,不造谣、不偏激,不谄媚,真实客观的评教,是为了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评教。

第三,教学督导评价。

一般教学督导来自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者。在实际评教中,应结合教学者本身的专业特点及本人的优势特长去评价,杜绝出于同事情感友好关系,打感情牌,或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与可信度。

第四,其他同业者评价。

同业者之间的评价一般在教学教研中完成,评价要求中肯,评价结果需具备真实性,对教学内容之间要相互比较、同业者之间互帮互助,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评价者应秉着真实公正的原则评教。通常,同业者会因为职称晋升等会进行比较,导致评教的真实性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思想导向,做到科学合理的评教。

第五,本单位评价。

用人单位的评价关系到社会服务满意度的问题。本单位针对学生素质的考量,能反映处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一些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进行问卷调查。

(三)建立网络渠道的快捷信息反馈机制和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坚持应有的目标和原则,定时定期开展各项评教活动,采取网络多渠道的快捷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例如建立各种网络评教交流平台,评教交流微信公众号,评教专用APP等,可以通过多渠道反馈思政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除此以外,實际评估中我们发现,很多评教方式都是重在检查这个环节,而忽略了反馈信息的价值。

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评价中,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状况数据库,教师及时查看本人相关数据,并根据反馈内省,自我革新,在评教系统中,还可增设教师自我评教,自评分的栏目。教师对于评教结果不满的,还可以申请重新评教,确保评教数据的真实合理和考虑教师本人对评教数据的认可度。在评教机制中,既要有定性分析又应该要有定量分析,同时,可引入SPSS数据管理,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增进教学艺术水平,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永葆高校思政教师思想的先进性,为培养新型创新型人才继续努力,如此良性循环,对发展人才有进一步改善和创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保卫.论习近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的背景及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6(4).

[2]张杏:《高校网络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大学,2014年。

[3]林成策,林毅.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4,29(02):8-14.

[4]杨增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及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00-103.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7年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基于网络舆论导向性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70507002。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和重构
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改革考核模式,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