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
2019-09-10崔丽萍
崔丽萍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下,初中教学模式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运用更多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众多教师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学生思维有着重要影响的初中数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已是教学的要求之一。在这个基础上,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项被证明有效性的模式便进入了初中数学课堂。本文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问题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效果的教学方案,从而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效果
引言:
在新的教学要求的大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而更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合作学习,课堂氛围打破了以往的单调,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协作能力等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进而培养了良好的数学素养。对此,作为整个学习生涯中重要阶段的初中时期,教师应意识到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并落实到实际课堂上,从而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问题
(一)学生合作意识较低
每个班级的学生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决定了在实施具体的学习合作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依旧存在着部分学生的合作意识较低的现象。在实际的学习合作中,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这种学习方式通过与更多同伴的交流有助于其思维的扩展。但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讲,其会感受到更加巨大的压力,而不愿意充分参与进来。同时,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被学习占据的时间很多,导致部分学生误以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浪费时间、不利于提高成绩的方式。总之,由于合作意识较低,合作学习必然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二)合作模式过于呆板
不容置疑,并非所有初中数学教师都对学习合作模式有着正确的理解,而对其定义不够明朗的教师必然在落实教学模式时有着一定的误区。这种现象更多体现在部分数学教师将这一模式理解为呆板的小组讨论。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具体分析和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等,无疑会降低学习合作模式的实际质量[1]。同时,这种呆板的合作模式在学生看来其机械性质突出,进而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能力提升。
(三)合作模式贯穿不足
合作学习模式也要讲究长期的有效性,需要相关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贯穿。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模式贯穿不足依旧存在。通常情况下,在课堂上的合作模式开展效果比较可观,积极参与的学生较多,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还需体现在课堂外。而很多教师在课堂外就采取了“放养”的方式,合作学习戛然而止,尤其是在课外作业的完成上这种影响更加明显。这也表明合作模式未能有效地贯穿到学习的始终,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效果的策略
(一)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合作学习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而是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积极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敢于分享自身的想法。为达到这种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共同学习。比如,在人教版关于“轴对称”的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进行分享,而其他学生进行辨别,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有些比较有争议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合作探讨是否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等。当然,在必要条件下借助多媒体形象解释,让学生犹如发现新奥妙,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把握合理的合作原则,优化课堂合作模式
针对学生不愿意参加合作学习的现象,教师应意识到除了学生自身的成绩不足之外,还应从呆板的课堂合作模式着手。在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合作的原则,采取从易到难的内容探讨模式,这样既能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又能在合作学习中间接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在讲授人教版的“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设置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当发现学生逐步进入状态,即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跟上课堂步调时可再次提出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同时,针对部分成绩较优的学生可分配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这种合理合作的原则保证学生都能融入其中。
(三)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促进组内组间竞争
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上,也体现在课外的巩固上。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在组内学习得到提升,也要加强组间的竞争学习。只有在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下,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方能稳步提高[2]。比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在每个大组中又将其分为几个小组,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優势,更好地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同时,在几个小组甚至大组间均可互相检查作业,指出彼此的不足,提供相关的建议,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提升。
三、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潜力极强的教学模式之一。为此,相关数学教师要针对自身教学的不足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把握合理的合作原则,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3]。相信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媛.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J].考试周刊,2018(9):92-92.
[2]郭利根.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20.
[3]杨洪强.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J]. 神州,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