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动向

2019-09-10董仁杰金石柱刘畅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走出去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仁杰 金石柱 刘畅

摘 要: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为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推广美丽中国形象提供新动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对我国非遗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分类型的总结其研究内容,探析我国非遗跨文化传播的进展与趋势,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本研究对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跨文化传播都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数字化网络的发展,跨民族、跨国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加速,各种文化间的交流、冲突、融合也在愈演愈烈,很少有文化也能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下独善其身并保持与其他文化的隔绝[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全人类共享的特性[2],以促进文化间交流的角度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是非常有利的;又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1],这种“活态传承”的特点[3]又限制其发展壮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全球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其跨文化传播交流,又对其产生冲击甚至加速它的消亡。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一个时代大课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对于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传跨文化传播研究不断丰富,对其进行研究能丰富其研究成果、发现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的发展趨势。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广美丽中国形象的必经之路。

一、传播现状研究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论文整理发现,近些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微观层面—即各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宏观层面综述性的研究比较少。

微观层面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我国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五种类型的基础上,将其分类标准进行细化和具化,概括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种类型。根据知网搜索的文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176条),中医药(54条),民俗(60条),戏剧(56条),民间文学(11条),传统音乐(9条),传统舞蹈(7条),曲艺(4条)等八个方面研究较丰富,传统美术(1条)与传统技艺(1条)等方面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相对较少。

除此之外,研究内容还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过程的研究(87条),传播途径的研究(73条),传播的困境与策略的研究(55条)等,下文进行具体的讨论。

二、传播过程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时代先进的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过程实际就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扩散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价值、对幸福不懈追求[4]。

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过程往往受到自然阻滞的影响,但仍有成功的传播案例[4]。比如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最早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时期,然而文化扩散距离和效果非常有限[5]。然而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为阻滞成为文化扩散的主要障碍[4]。两文化群体间文化差异越大,扩散就越难于发生,比如王莎莎指出京剧在日本等汉文化圈国家和欧美等非汉文化圈国家的海外传播中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样的剧目在日本传播时,由于中日两国紧密的联系与相似的文化,戏曲很容易被日本观众所接受并产生共鸣,而在文化差异较大的欧美国家传播中却遭遇困境[6]。全球化加速使文化群体趋同形势明显,阻滞作用会越来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进程加快[4]。在对外传播时文化接触、整合的过程中,很多国外受众对中国存在着文化偏见[7]。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方向显得尤为重要[7]。

对外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翻译研究涉猎民歌、戏曲、中医药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5][8-9]。如在民歌和戏曲方面,对湖北民歌研究中指出翻译歌曲时要了解节奏、声调和歌词的关系,在不改变音乐风格和原文感情的前提下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裁剪[8]。又如中医跨文化传播体现出标准化和规范性的特点以符合国际标准,同时应该遵循中医古典文献翻译的回译性原则[9-11]。在就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方面许多学者展开了争论,存在着“归化”与“异化”之争。有些学者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用“归化”原则对原文进行删改以迎合文化受众群体,或对翻译文本进行“本土化”加工,升华原意[12-13]。董新颖等人则认为用“归化”原则使翻译失去本真性,从而丢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也不符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14]。他们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的“异化”原则,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的异域特色[8][14-15]。乔玉等人认为我们应该在重视文化共性的同时,强调差异性,这让外国受众能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感受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16]。

近年来有学者运用传播学“5w”传播模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过程,为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17-18]。人、文化、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4]。人的活体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固然重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离不开它所根植的环境。以后在文化整合的研究中要注意环境因素作用的研究,以免走入文化决定论的误区[4]。

三、传播途径研究

随着全球化浪潮推进以及信息化加快,跨文化传播的途径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

(一)以“人”为载体的活体传播方式研究

以“人”为载体的活体传播方式是主要的传播手段。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体传承”特点,它的传播也以人为主。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政府或私人组织的“文化周”“文化节”对其进行“文化演出”或“展示”,其优点是能够给观众带来“现场感”、“震撼力”,缺点是传播的距离和人数有限,其“暂时性”和现场状况也会限制传播效果[19]。

(二)以“孔子学院”为平台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在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搭建交流的平台[20-21]。依托孔子学院进行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举办“中国文化周”“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欢庆中国节”“艺术展演”“年会”“汉语桥”“文化交流与研讨”等文化体验活动等,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19]。我国的研究主要以单个孔子学校为例,对民族文化课程,传统节庆体验活动、戏曲体验活动的开展对外传播研究[22-24]。内容还涉及以孔子学院为依托的中国传统体育跨文化模式及困境策略、传统舞蹈的可行性研究等众多方面[25-27]。

(三)与新媒体平台结合的研究

新技术催生新的传播方式。VR技术与3D技术等数字化技术逐渐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传播当中,并逐渐呈现出手机、电脑、电视各平台融合的交互体验趋势[28-29]。比如央视2018年CCTV网络春晚打通电视、电脑、手机端三大平台,实现“多屏”互动将中国代表性的节庆文化——春节,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展现给国内外观众[30]。如《经典咏流传》节目使中国传统诗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的综艺“宠儿”[31]。又经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造势,扩大了其二次影响力。

(四)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激发更多外国游客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跨文化传播的海外受众[19]。动漫和游戏作为包括图像、声音、空间等要素的特殊形式的载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契合,可以从多方面立体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游戏和动漫的受众低龄化,是非常好的对外传播途径[32-33]。同时,2014年张雅丽以辽宁二人转为例,系统的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产业化运作的策略[34]。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发展指明了一条方向。

四、传播困境和对策研究

我国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身就反映了中国艺术文化越来越备受世界瞩目。但凡被列入非遗名单的文化遗产,多数是现状不容乐观甚至面临消失的困境[35]。

(一)非遗传承人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事已高,数量日趋减少,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传司统计,截止到2018年4月,前四批(共1986位)传承人中已有400位传承人过世[36]。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被更新颖、更具吸引力的娱乐活动占据。愿意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少之又少[37-38]。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口传心授”的特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传面临失传的风险[18][39]。青年从业者多数是从业余爱好者转变而来的,缺乏系统的训练和专业的指导,缺乏必备的文化知识与经验[18]。

对于缺乏高素质的非遗传播者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以下策略:(1)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尤其重视“翻译”和“专业”双栖人才的培养[18];(2)借助华侨、汉语传播的力量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戏曲的海外推广中来[17];(3)以人为本,打造“明星品牌效应”。梅兰芳访美演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国际演出这些个案的成功也侧面佐证了对外传播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19][40]。塑造个性鲜明“灵魂人物”,利用艺术家的“明星效应”打造精准品牌形象,可以精准吸引“外国粉丝”。

(二)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内容和表现形式艰深、缺少创新与时代脱节的困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程式化、抽象写意的东方美学风格和西方写实审美风格存在差异,因此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和西方有较大的区别[40]。比如中国传统戏曲布景中“一张桌子”就代表“屋内”,而“挥鞭”动作就代表“赶马跑”,特定的故事情节依靠特定的服饰道具、动作范式、场景、音乐、唱词表现等。这些对于不了解中国戏曲文化的外国观众来说显得难以理解[35]。又比如民歌“花儿”有些粗俗的内容,不符合新时代先进文化的发展需求[41];而中原戏曲存在着“伦理纲常”等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相违背的封建主义色彩,致使非遗的传播受阻[18]。

对于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艰深、缺乏创新的问题,研究者提出:(1)坚持中国传统特色的同时,创新表现形式。传承人首先应该扎实基本功、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1][35]。接着应从国外受众的审美水平和理解水平出发,选研、打磨作品[1][35]。同时可以添加符合当代国际审美的元素及适当借鉴融合西方艺术形式[19]。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被外国观众接受,一部分原因是它的“异域特色”能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8][12][15];(2)在对跨文化传播文本的选择上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比如戏曲对外传播,根据受众群体接受程度的不同,选取最为经典有代表性的剧目进行演出[42]。

(三)传播受众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政治倾向导致的缺乏受众群体和海外市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式通常是由国家政府组织的到国外进行汇演,因此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政治宣传倾向以及意识形态过重问题[7][42-43]。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中受众群体多是:华侨华胞、我国的海外留学生、以及政府外交友人,偏离了跨文化交流的本意[35]。而且政府主导的模式使表演者缺少创作的积极性,创作的非遗文化产品不能满足海外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对于缺乏海外受体市场、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学者提出以下的应对策略:(1)普及知识避免海外受众产生误读。由于存在文化差异,一些观众可能会因为不理解中国文化而产生误读[35]。例如在戏曲演出前进行必要的知识普及,如演出剧目的背景知识和戏曲常识等以帮助他们理解演出内容[19];(2)开展宣传活动,培养受众。可以通过开办宣传公益讲座,讲授公开课,让人去体验传统文化活动的魅力同时扩大影响力,发现潜在观众[35]。比如说昆曲青春版,白先勇通过开设昆曲讲座、公共选修课。使一批青年学生纷纷开始学唱昆曲,这些人变成了昆曲青春版的观众群[19];(3)有针对性的选择受众。宣传主体要放在文化影响力最大的主流精英群体[19]。如昆曲青春版在美国的首演的受众选择上,就选择了很多知名学者、教授及艺术界精英聚集的美国柏克莱大学。青春版昆曲在伯克莱一炮打响后,从而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19]。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系统的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传播过程、传播途径、传播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得到以下结论:(1)近些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微观层面—即各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宏观层面综述性的研究比较少;(2)翻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传播活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异化”和“归化”原则之争,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近年来运用“5w”模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一个新研究视角;(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研究不仅包括“文化节”、“文化周”、“孔子学院”等为载体的传统的活体传播途径,还包括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结合的虚拟传播方式途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游戏,动漫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非常好的对外传播途径,对讲好“中国故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研究中开始出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探讨;(4)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困境及对策的研究比较多,关于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形式、传播的受众面临的困境。对此,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效果。

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发现了目前研究的几点不足之处:(1)研究多集中于在微观层面—即各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宏观层面综述性的研究比较少。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宏观顶层设计层面的研究;(2)对于非遗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过于分散细碎,未形成成熟的知识体系。介于目前非遗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以后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3)作为一个交叉研究领域,缺乏地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目前对于非遗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多是从传播学、译介学等角度行文。然而人-文化-環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中,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离不开它所根植的地域环境。可以从文化生态、文化扩散、文化整合、乡土文化区、地方感等方面进行研究,拓宽了研究视角,有利于进行系统化多视角的研究。

本文就传播现状、传播过程、传播途径及传播的困境和对策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问题进行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未来仍需进一步的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知识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传播。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属于交叉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较为分散。本文对于现有文献的搜集必然存在疏漏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仍存在进步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程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昆曲当代传播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5:1-28.

[2] 朱刚.“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J].西北民族研究,2017,94(3):39-47.

[3] 荣浩.基于文化软实力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播策略研究[J].社科论坛:2014,(5):128-129.

[4]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刘国伟.中医在主要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1-97.

[6] 王莎莎.试论京剧艺术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作用[D].吉林:吉林大学,2012:1-26.

[7] 王璇.《红楼梦》在美国的传播研究及其对文化外交的启示[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1-40.

[8] 欧秋耘.文化走出去倡议下的湖北民歌歌词翻译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1):120-124.

[9] 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文化适应为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1-142.

[10] 卢甜.中医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下的英译方法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20.

[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M].Geneva,WHO,2007.

[12] 周婷.陕北民歌跨文化传播的探索及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北方文学,2012,(6):202.

[13] 吴莎.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2:1-148.

[14] 董新颖.跨文化传播中戏曲英译的翻译原则[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3,34(2):109-122.

[15] 吴卫平,董元兴,李婷.跨文化传播视域中的陌生化翻译策略研究—以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154-159.

[16] 乔玉,林一.京剧跨文化传播中的非语言要素研究[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2,33(4):95-98.

[17] 张安华.当代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策略探析[J].戏剧文学,2017,(5):122-130.

[18] 李晨.中原曲艺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与策略[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37(3):35-37.

[19] 张安华.从拉斯韦尔“5W模式”谈戏曲的对外传播[J].四川戏剧,2017,(7):56-61.

[20] 杨志芳,赵斌,许国山.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96-198.

[21]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关于孔院[EB/OL].HTTP://WWW.handbag.due.c/constituents/node_10961.HTML.

[22] 刘倩.孔子学院民族文化课程实践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1-41.

[23] 陈烨辉.孔子学院节日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1-28.

[24] 朱军利,潘英典.论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5,36(2):126-129.

[25] 骆红斌,蔡瑾瑾.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以孔子学院传播网络为例[J],中华武术·研究,2015,4(2):34-39.

[26] 崔俊铭.孔子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4):40-43.

[27] 王安妮.关于建立孔子学院中国民族舞蹈特色课堂之可行性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3):74-78.

[28] 杨晓华.戏曲和VR会有怎样一场恋爱[EB/OL].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02-02.HTTP://WWW.Cody.c/kelpie/201802/t20180202_1374279.HTML.

[29] 金力維.大型人文节目《信中国》今晚央视首播[N/OL].北京晚报网络版,2018-03-09(27).HTTP://Wb.JD.com.c/HTML/2018-03/09/content_228460.HTML.

[30] 谢宁.2018CCTV网络春晚温情与科技共融 节目单抢先看[EB/OL].央视网,2018-02-08.

[31] 曾祥敏,周笑盈.促进文化类节目创新升级[N].人民日报,2018-3-29.

[32] 闫芸.面向民族文化传播的游戏元素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3-15.

[33]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画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4-10.

[34] 张雅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实施策略——以辽宁二人转为个案[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450-453.

[35] 刘珺.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跨文化障碍[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31(2):48-50.

[3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据统计[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8-05-28.HTTP://WWW.China.c/12/56012.HTML.

[37] 马清华.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看“花儿”面临的挑战与文化创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87-90.

[38] 何洋托美次仁,张伟.中国民间舞跨文化传播探究[J].四川戏剧,2018,(5):165-168

[39] 张西昌.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以库淑兰现象为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0-95.

[40] 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2(1):67-71.

[41] 邢丽梅,缪冬旦.“R+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传播研究——基于苏南地区手工艺类非遗传播现状调查[J].新媒体与社会,2017,(18):277-293.

[42] 刘虹.元杂剧跨文化传播策略初探[D].山西:山西大学,2013,(6):1-33.

[43] 崔艳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译介与传播[D].吉林:吉林大学,2014:5-31.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走出去非物质文化遗产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