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研究

2019-09-10黄敏学

今日自动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设备故障电力调度

黄敏学

摘要: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效果,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显著相关。基于此,文中首先阐述了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构成情况,强调了应用该模式的重要性。重点从运行评估、电力协调、风险预警、故障解除等方面出发,具体探讨了该模式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设备故障;电力调度;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2-0067-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用户用电量的加大,配电网出现故障的风险显著提升。与传统配电网调度模式相比,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电力调度的安全性,提高了配电网管理的可视化水平。将其应用到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故障,确保用户可连续、稳定的用电。

1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构成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构成情况见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主要包括“分析需求”、“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三部分内容:

(1)分析需求:电力领域工作人员应对用户的用电量需求、供电质量需求、调度操作需求等进行分析,以便制定针对性对策,对配电网进行管理。

(2)制定计划:分析需求后,电力企业应以“实时”、“日”、“月”、‘“年”为阶段,分别制定具体的管理计划,从不同阶段入手,实现电力调度,使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3)实施计划:计划制定完成后,电力企业应从“运行评估”、‘“电力协调”、“风险预警”、“故障解除”、“设备融合”、“信息流通”六方面出发,进行配电网智能调度,确保电力供给稳定、连续、安全川。

2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

2.1配电网运行评估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应用期间,有关人员应通过收集配电网运行参数、参数对比、参数预测等方式,实现对其运行状况的评估。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可通过传感器收集。收集后的参数,包“电压”、“电流”、“温度”等多种。各收集的参数,均可被存储至数据库中。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下,智能调度系统数据库中含有各设备的原始参数。当实时参数进入数据库后,数据库可将其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当前的配电网运行状况有无异常,并以量化指标的形式给子显示。此外,有关人员还可对一定阶段(如一日内、一个月内)内的运行参数进行统计,利用计算机系统生成曲线图,判断未来的配电网运行规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配电网运行评估,可提高评估的实时性,可及早发现电力调度的需求。

2.2配电网电力协调

将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应用到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可实现对电力的协调。基于配电网络重构的潮流调度过程,需通过改变电气通路的方式实现。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以多种方式提供能源的状态,称为多电源供电网。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可为有关人员掌握各部分配电网的运行信息提供平台,从而判断不同或同一区域电力是否需给予协调,使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得以提升。如某学校2~11月用电量为100~102kW/d。12~1月用电量为50kW/d。为避免对电力资源造成浪费,提高供电的相对均衡性,工作人员应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对该学校的用电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实现对学校电力的调度。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配电网电力调度,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电力调度水平,改善用户的用电体验。

2.3配电网风险预警

将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应用到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可实现风险预警,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第一时间给予处理,提高配电网运行的连续性与安全性。如2019年1月,某供电企业供电范围内,A区域反馈的配电网运行信息中,线路的运行信息存在异常。将实时信息与原始参数进行对比,智能调度系统立即发现了风险,并进行了预警。接收预警后,工作人员利用系统的“模糊算法”功能,对故障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观察,最终明确了故障的可能原因,为故障的解除提供了支持。可见,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风险发现的及时性,避免风险扩大化,避免发生相应供电区域发生断电现象,以免用户用电突然中断,使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得以提升[3]。

2.4配电网故障解除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同样有助于提高配电网故障的解决效率,缩短故障解决时间,降低故障排除难度。如:2018年12月,廣东省某供电企业某供电区域出现了短路故障。发生故障后,智能调度系统立即进行了预警。工作人员利用系统的“GPS”以及“GIS”功能,对故障进行了定位,维修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故障进行了处理。为实现对故障解除过程的监控,有关人员利用系统的可视化功能,对故障维修现场进行了监测,并将本次故障的所有信息,均存储在了智能调度系统数据库中,为未来类似故障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可见,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对配电网故障解决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各供电企业可考虑对该模式进行应用,利用系统功能,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及记录。

2.5配电网设备融合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可将智能配电终端与一次设备融合,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行数据的真实性。配电网具有覆盖面广、种类多的特点,且需于自然环境下运行。常见的开关、配电变压器、微电网、储能装置等设备,对运行环境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如设备于电磁干扰环境下运行,各项参数极易出现异常。为解决上述问题,供电企业可应用智能调度系统4,对一次设备进行管理,通过遥测、保护、控制、状态监测等方式,对干扰问题进行预防。当设备周围出现电磁干扰后,系统将立即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实现对电力的智能调度及控制,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使配电网运行效果得以改善。

2.6配电网信息流通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应用期间,确保信息能够快速流通,是确保智能调度的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为提高信息流通的可靠性,有关人员可将通信协议纳入到系统中,建立多元混合通信平台,实现信息交互,为配电网智能调度提供保障。当配电网运行信息产生后,传感器可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其进行处理,借助通信协议,将数据传输至系统数据库中。配电网发生故障后,系统同样可通过通信通道,对相应设备发出指令。如通信状况无异常,设备将于接收到指令后,立即对其进行执行,通过“停止运行”等方式,对故障的范围进行控制,避免故障扩大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中对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研究,为供电企业配电网电力调度改革提供了指导,有助于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未来,建议相关企业将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应用到管理过程中,详细分析电力需求,严格制定调度计划主动利用运行评估、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对配电网的可视化、高效率管理。

参考文献

[1]石俊杰,孟碧波,顾锦汶.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8):1-5.

[2]王振军.地区范围内的电网智能调度理论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厨卫,2016(10):27-28.

[3]廖威,张雍忠,白建林,等.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6(3):34-37.

[4]刘莉,陈学锋,翟登辉.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的现状与展望[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13):148-154.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设备故障电力调度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低压配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分析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基于指数平滑的电站设备故障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电厂电气设备故障与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