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

2019-09-10江兴旺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新课改

江兴旺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为了培养出更符合现在乃至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让21世纪的人类能够生活在拥有更高素养的环境中,当前学校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学习逐步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及责任。本文将对如何培育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引言:当前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因此教育部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养,在未来更好的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相应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物理这一学科知识点很多,而且会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会安排相应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明白一切物理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实验探究的内容设计要更加贴近生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验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建立简单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发现物理、探究物理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贴近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也是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物理观念写入物理实验探究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原因。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时,老师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如火车、汽车的行驶过程以及小孩子玩滑梯的过程有何规律。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解汽车行驶的过程,帮助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物理知识的延展,让学生了解其内部规律。最后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模拟小车行驶路径,直观形象的展现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明白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到的知识都可以转化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鼓励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物理实验探究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创新,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物理之美,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5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探究时,学生发现造成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满足远大于砝码的条件,但是实验室只能提供这一款小车,那么如何减少误差呢?这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试着创新一下实验方法,将这个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障碍跨越过去。经过学生的多番讨论,最后有学生找到了一个不需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质量也可以使测量误差较小的创新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学会创新,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克服困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既定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将这些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对象并且融合到实验探究的教学中。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而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体系才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培育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最佳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弱化自己的存在,在课堂中只负责指引和答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感知和体会,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物理思维,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5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探究时,由于在实验前已经上过了相关的理论课程,所以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实验的工具以及所需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给出了3个问题:如何测量加速度?如何测量小车受到的拉力?如何证明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随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课中学生首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探究方案,随后亲自动手对自己的方案进行验证。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发现自身多次验证的结果都不符合理论课中所讲的规律。经过学生自主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学生发现每次测试时都是多个变量一起变,所以结果不可控,因此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重新制定实验方案,最后得到了与课本近似的规律。小组做完实验后和其他小组讨论时发现有的组误差小,有的组误差大,是什么造成的呢?几个小组在一起进行讨论,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时,制定了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最后找到了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为了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改变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常态,需要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将实验教学不断进行挖掘研究,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终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并培养出一批兼具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添华.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J].文理导航,2017(29):40-40.

[2]蒋华.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4):4-8.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新课改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