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目标的高中体育有效教学

2019-09-10杨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高中体育

杨涛

摘 要:为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创设体操比赛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爱团队、勇创佳绩的激情。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场地器材的设置,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积极的练习过程中展示学习的运动技能,在竞赛的氛围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学习创新中体味快乐,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在学习和竞赛中体验成功的自豪!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教學;课程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下,本文主要以实际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如下。

1.案例分析——课内锦标赛

在一次高二年级的体育课上,当我宣布本课学习内容是“跳箱”时,下面有几个同学立即议论开了:“又是体操课,真没劲。”听到同学的议论,我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稍作停顿,胸有成竹、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学生,同学们反而安静下来了。这时我对同学们说:“这几天,世界体操锦标赛正在举行,我国运动员发扬顽强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夺得一个个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是不是应该向他们学习?”  “是!”同学们齐声回答。“大家知道哪些我国的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楼云、李小双、杨威、......”同学们说出很多著名运动员的名字。

“好,这节课我们也来一次课内体操锦标赛好不好?”听后同学们又议论开了:有的说“好”,有的说“真刺激”,有的说“老师快说说怎么一个赛法”…从同学们的议论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时我转人正题,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比赛的项目是跳箱。本次比赛设最佳团队奖、最佳运动员奖。最快进步奖、最佳教练奖。下面我们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请同学们跟老师做准备活动,接着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跳背练习。通过观察和课前掌握的情况,我初步了解了学生现有的技能状况,将同学们分成四个团队(红旗队、明星队、英雄队拼搏队),并从中选出4位技术好、组织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各队教练员。

(2)赛前练习阶段。“同学们,比赛前各队都要进行赛前训练,下面各队就开始练习。”说完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卡片发给各组,上面写有多种练习手段、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教学注意事项等,供各组参考。各组拿到卡片后,立即进行了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献计献策,教练员综合大家的意见,并很快确定训练方案,立即投人练习。大家练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互相学习,互相保护,互相帮助。教练员既“教”又“练”,一会儿给大家做示范,一会儿给大家保护,并经常提醒大家注意动作要领,乍一看还真像一个“小老师”。在练习过程中我到各组给他们作示范,讲运用要领,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发现也有个别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不敢跳。我把这几个同学集中起来,井对他们说:“下面我来重点辅导你们好不好?”“好!”同学们齐声回答。从同学们回答中我看到了希望。我从增强信心人手,采用“小步子”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每练一个动作都有成功的体验,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增强了,效果提高了。有个身体较胖的学生动作完成得虽不是很好,但能跳过去,我请他出来做示范,这位同学吃惊地望着我,似乎在问;“我能行吗?’我微笑着朝他点点头,他的脸上立刻出现了笑容,并较好地完成了动作。

(3)比赛阶段。经过认真的练习,同学们进步都非常快。最后我把四个团队集中起来进行比赛,当场评分。各组竞争相当激烈,并且都较好地完成了动作。而那位较胖同学也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动作,同学们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把最快进步奖授予这位同学,他所在的这个团队同时还获得团体奖,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2.学情反馈

课后小结时有个学生这样说:“这节课的最大收获莫过于‘我能行’所带来的成功。”还有一个学生说:“过去上体育课,总是教师叫我做一个动作我就跟着做一个动作,不用动脑子。这节课教师让我们自己去尝试,去组织,去发现。由于有了自己的感受,学起来不仅有趣,练起来也轻松。”另一位担任教练员的学生是这样写的:“过去由于我身体素质好,学什么动作一学就会,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这节课里我不仅学会了跳箱,还学会了怎样保护和帮助其他同学;不仅锻炼了能力,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

3.教学特点

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参与意识较强;探究、创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本次课学生情绪饱满,氛围活泼,学生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本次课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楷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4.教学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体育课?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我们的学生一听到批评,就垂头丧气;一看到困难,就愁眉苦脸,一碰到挫折,就萎靡不振;一遇到险阻,就畏缩不前。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原动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惰性。我国优秀运动员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勇创佳绩的毅力,正是现在的学生身上,也包括我们自己身上最欠缺的。

结束语

通过上述真实的教学案例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体育教学的真正目标除了三维目标中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心智、心理、德行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明确,调动学生技能、情感等各方面的目标实现,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课程目标下的体育教学,教师在言语上、行为上对学生的鼓励、赞扬都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不管怎么样,课程目标引导着方向,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才能够在短时内实践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秀华;倪胜勇;;南通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及问题[J];体育教学;2006年01期

[2]韩立梅;;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审度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4期

[3]陈志奇;;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王东峰;;宁波市中学实施体育新课程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才智;2008年17期

[5]高胜光;;应重视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J];体育教学;2006年01期

[6]胡德堂;夏冬生;;安徽部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高中体育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浅议以能力为重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