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创新实践

2019-09-10赵燕方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赵燕方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已经成为主旋律;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也得到了优先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不断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国家着力构建现代化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因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由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指导,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其感染力,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导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有知识、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而大学生是中坚和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与国家民族振兴和发展密切相连。由于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使命和责任,于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寻找和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变革发展的今天,开放的中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各种思潮在社会的流行无疑在影响着大学生,因此寻求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将有益于高等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学校在新的形势发展下的基本职能转换,有利于学校建设和根据国家对教育政策要求优化现实制度、适度调整办学策略,更好的将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解

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而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精髓对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综合性研究,探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的最优化。”使用社会主义现代革命理论作为指导方针,运用和掌握思想教育的相关规律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以创新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为基础来实现其创新发展的途径。

三、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的变化

当代中国是开放的国度,随着中国经济引领世界,其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国民和大学生在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侵蚀。再有,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覆盖率的急剧增加,在为大学生提供新知识、获取信息、学习技术的同时,也为非社会主义消极不健康文化的侵入打开了通道,这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社会意识的复杂多样、重视物质与金钱享乐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存在于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取向和价值观念。

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迅速增长,学生在校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使高效管理面临极大难度,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现实需要有较大差异,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尚不够健全,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处于自我发展阶段,叛逆性强,由于家庭环境培养方式的差异、生理心理的差别,从而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前摆在大学生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左右着学生,因此学生在就业时都把个人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学生的诚信度在降低。新时期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战略思想为指导的理论体系的贯彻学习,是大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以此增加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内化成他们的自觉行为,最终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实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有用人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什么人”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现在,互联网在给国民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更是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要一定认识到网络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在有效开发利用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的前提下,科学管理和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从而创建新时期高校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能人才的光荣任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要以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标准,教育学生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树立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操;同时要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利用网络确立开放式服务观念,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利用网络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占据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将传统注入式教育转变为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以适应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身心健康的要求。大力研制和开发网络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主旋律、爱国主义主题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时效性。

2.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拓政治教育新路径

打造一支掌握网络技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信息技术的普及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渠道,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師资培训相结合;育人载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由此开创了大学生政治教育的新路。

结语: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因此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十分必要,它关系到未来发展,本文对此作了相关的阐述,希望能对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汉东.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2]王登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遇、挑战、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2)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