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设计

2019-09-10曹宏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优化设计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曹宏刚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优化设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168-01

高中物理知识相对难以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对课堂进行优化设计,以依托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一、问题情境

1.创设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优化时,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依托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两个依托于布的情境:一是手机放在布上,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手机正在充电;一是与小灯泡进行串联的线圈放在布上,关上开关,灯却没有亮,打开开关,灯亮了。在手机与布的情境中,学生会猜到布的下面有充电器,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肯定,但是学生只知道有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但对手机充电原理却不理解。在小灯泡与线圈的情境中,学生观察到教师打开开关后,灯亮了。这时,学生会将知识迁移到第一个情境中,即手机内部有一个线圈,教师将手机外壳拆下,果然有线圈。

2.创设易于学生思考的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学生只能通过思考才能掌握知识,所以情境的创设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由交流电源、开关、插有铁芯的线圈组成的闭合回路,之后教师将一个铝环放置到线圈上,学生会发现开关在铝环放上的一刻,立马跳了起来,同时开关也闭合了。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发生此现象的原因。

3.设置针对性教学目标

问题情境是以特定目标为依托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在教学“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达到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教师可以设计特技演员驾车在圆环中驶的情境,并设定数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计算。

二、问题链的设计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点。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要以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并围绕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掌握的当电源无内电阻时,如果将小灯泡与超过其额定电动势的的电压进行连接,小灯烧坏的可能性非常大。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链条:将小灯泡与两节干电池进行串联,会亮吗?小灯泡为什么不会很亮或为什么灯丝被烧断?学生在问题链的导向下,会理解,可能是电源内部有电阻,占用了一部分电压,所以即使外部电压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小灯泡也只会很暗。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习过程内化,不同的学习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学习活动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如在学习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探讨活动: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与什么有关?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是否有关系?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自然可以得出问题答案。

如在加速度的探讨中,学生自主完成效果稍差,那么教师就不能设计自主探究活动,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教师可以针对重力、力学单位等知识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活动,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引导,以帮助学生搭建思维平台,使学生层层递进进行学习。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组合。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实验练习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种教学方法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教师要结合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组合,以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以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同一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为学习能力强的选择难度大的方法,对学习能力弱的,选择容易的方法,以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物理学习信心。如在多用电表功能、使用方法學习时,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强,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如果学生学习能力弱,教师可以采用自身进行示范的方式进行讲授,以帮助所有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第一目标,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情境设计、问题链的设计、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进行精心研究,以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优化,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落实。

[ 参  考  文  献 ]

[1]肖洪飞.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优化设计[J].数码设计(上),2019,(8):259-260.

[2]王开轩.高中物理课堂的优化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54.

[3]刘桂宏.高中物理导学案的优化设计及实践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03):62.

[4]郭跃林.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改进和优化设计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7):45-45.

[5]龙云.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优化物理题设计[J].求知导刊,2017,0(8).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