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9-10黄碧燕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0期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汽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促进了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新时期汽车制造企业内部也存在新型的财务控制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汽车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汽车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希望对促进汽车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汽车制造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整车生产规模达到了2200万辆,尤其是近几年造车新势力的蓬勃发展,更是给汽车制造行业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但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却对企业发展造成了制约,在众多问题中,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尤为关键。

一、汽车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不足

(一)会计核算不严谨,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

根据审计署近几年对一汽、东风等汽车央企进行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的公告,汽车制造企业为满足业绩考核的需要或其他目的,存在会计核算不严谨或对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做调节的现象,致使财务信息失真。如未将已发生的费用结转成本,多计利润;提前确认尚未发生费用,少计利润;当年收入未在当年核算,隐匿利润;虚构销售业务,虚增当年收入,多计利润等;同时还存在列支成本费用的票据中,有不规范的发票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汽车制造企业在财务核算控制上仍存在的不足。

(二)资金管理不到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汽车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厂投资少则几十亿人民币多则上百亿人民币。目前随着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新兴的造车新势力高达300多家。然而从2018年开始就频频出现造车新势力企业欠薪、欠款、停工、停产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资金管理不到位造成。在筹资、投资等环节没有很好的把关和把控,造成筹资和投资决策失误,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在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上的规划没有细化,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没有充分估计。项目仓促上马,搞形象工程,盲目扩张,以短融作长投致使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这些都是资金活动管理不到位,相应的财务内控缺失的反映。

(三)业财融合不充分,风险防范不到位

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为加强企业风险防范,避免业务和财务脱节带来损失,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注重业财融合,将企业财务控制的关口前移,参与业务决策,以规避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纵观汽车制造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上目前还存在着较多业财脱节的问题,影响企业信息传递和决策。如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没有吸收财务专业人员参加,致使在收付款上和税收的处理上与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相矛盾;财务不了解前端业务,埋头做账,致使账务处理不符合业务实质;业务不了解财务规范,在制度上、流程上与规范标准不相符,存在合规风险。

(四)信用管理执行不力,销售款项难收回

汽车制造企业基本都制定了经销商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对授信额度、赊销管理等方面均做了相关规定。但实际执行中存在执行偏差的现象较为严重,应收账款监督和管控力度不够,这也是汽车制造企业一直以来应收账款奇高的原因。如某汽车制造企业按照月目标销量的一定比例给经销商发放中转车,但却未对经销商进行完整的资信调查和评估,仅根据历史经验判断经销商的信誉给予不同的赊销额度和还款期限等,在执行中存在随意性和人情单,导致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致使公司损失发生。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财务内控难落实

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缺少合理的法人治理机构,这种情况的存在影响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工作效果的实现。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基于“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途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经历了多轮的改革和重组,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部分汽车企业的权力过于集中,股权利益链条复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基于合资的惯例,合资车企的总经理绝大多数为外方委派,人员市场化阻力大。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合资外方通过总经理委派、技术控制等方式对合资车企进行实际控制以及利用零部件采购、经销控制等手段实现利润转移,多环节获取利润提成。在这种情况下,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即使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真正有效实施的力度也将大打折扣。

二、优化汽车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新时期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具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为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必须与时俱进,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转型升级,促进财务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契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要严格依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收入确认制度、成本费用结转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报销制度等,特别对新时期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或制度加以规范,让企业财务运行有章可循,杜绝制度盲区,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同时要确立有章必行的企业风气,建立财务人员追责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加以严厉处罚,提高威慑力,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强化资金管理,保障企业持续造血功能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科学确定筹资、投资、运营目标和规划,制定资金收支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评价资金活动情况,引入资金预警机制,做好资金的风险防范,重大项目设定专门小组或专人进行跟踪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

(三)加强财務人员继续教育,提升业财融合能力

企業财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财务内控的执行者,财务人员素质情况、专业水平情况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不仅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业务流程、工作模块的学习,提高业财融合的能力,增强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主管要参与企业重大的投资、融资、并购等经营活动,提供财务分析和建议;要参与企业重大经济合同或协议的研究、审查,防范财务风险和税收风险。

(四)重视内部审计作用,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所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通过审计监督,能够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汽车制造企业部门众多.业务流程复杂.而内部审计就如同汽车后视镜.时时审视后方,辅助高管进行监督和控制,将风险防范于未然,围绕企业的内在需要,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确保企业合规运行

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对策。汽车制造企业要加强对治理结构的分析研究和法律论证,进一步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目的职责权限,推动合资车企总经理市场化聘用,以市场化手段来解决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变传统的股权结构,建立多元化股权结构,一来增添企业竞争活力,二来避免企业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避免企业领导者过度干涉会计控制工作,使企业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得到保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全球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汽车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汽车制造企业想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和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汽车制造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审计署.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EB/OL].[2018-6-20].

[2]刘金丽.当前汽车制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与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6(24):105+107.

作者简介:

黄碧燕,福建福奔汽车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猜你喜欢

汽车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当前汽车制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JPMH指标在汽车制造业劳动效率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