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发展策略研究
2019-09-10卢紫晗
卢紫晗
摘 要:随着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一项重要成果,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威胁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影响混合式教学的深度开展。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为高等教育带来教与学的变化与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现状,提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视域下关于推动混合式教学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3-0052-03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blended teaching is more and more integrated into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nness of the Internet threatens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ideology and affects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hybrid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network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ixed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teach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network ideology.
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security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普及,人类生活在一个弥漫着技术与媒介的环境中,大量的信息使用、技术工具的快速变化和互联互通范围的无限扩大成为现代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特征。
全世界教育领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成為现代美国教育体系中的主题,“信息、媒体与技术技
能”成为美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三大技能之一;欧盟提出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挑战,公民应具备“关键素养”(Key Competences),“数字化能力”是关键素养实施的八大部分之一;芬兰近年来推出新课改,培养未来人才必须具备“信息技术与沟通能力”等的七大核心素养与能力。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互联网+教育”建设步伐加速,我国高校慕课总量世界第一,幕课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1]。混合式教学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课堂,越来越多地融入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
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依托,互联网呈现出了海量的线上资源,各个国家、地区倚仗互联网共享知识交流文化的同时,也在输出和引进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循序渐进地渗入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或多或少地宣扬或抑制着某种意识形态,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国家、地区的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为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安全隐患[2],促使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工作发生新动态与新变化。
混合式教学依托开放的网络环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对于高校有序开展混合式教学至关重要。
一、混合式教学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带来变革
混合式教学作为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热点,结合了传统课堂面授与线上学习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学环境带来转变。
(一)混合式教学改变学习模式
1. 学习目的的变化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最明显的改变是学习目的,使兴趣、需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工程中的创造性,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不同于简单的线上或课堂教学,由此对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的期待发生变化,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
2. 学习方式的变化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以及线上教学的扩展,弱化了校园环境的影响,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混合式教学支持学生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合理安排预习和复习,支持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的同时支持师生、生生发生随时随地的交流,同时兼顾了课堂面授的教学效果,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进行整合,使问题的解决兼具时效性、针对性和深入性。
(二)混合式教学改变教学模式
1. 教学地位的变化
混合式教学基于线上线下教学的双管齐下,促进师生课外的及时沟通,同时保留了传统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效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教学相长。同时,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必须以更加专业完善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
2. 教学方式的变化
混合式教学为教学活动实现痕迹管理提供了便利,线上教学记录辅助教师分析现有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不足并实时做出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教学方案制定和调整的重要支撑,学生的设备条件、审美偏好、功能期望、知识兴趣点,以及教师的操作便捷性和线上资源的转码等都成为教学过程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师、学生两方中加入了对教学过程能够产生不小影响力的技术方。同时,混合式教学的网络环境能够打破教师研讨的时间、空间和成果壁垒,拓宽了教师研讨的途径,同时扩大了研讨规模、加大了研讨深度,为不同地域的教师和专家搭建了一座更有效的交流沟通桥梁。
(三)混合式教学改变教学环境
1. 教学资源特点的变化
混合式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网络条件允许,即可进行线上资源的搜索与学习,并针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课堂的面授解答。因此,在线教学资源若非具有很强的即时性或实用性,很快会在大量的片段化知识中被淘汰,反而导致面授课堂教学的不可控性。由于上述原因,同时,混合式教学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学生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比单纯的课堂学习更难形成知识体系。
2. 教学评价模式的变化
网络环境给学生带来的不只是学习的便捷,还有社交等其他在线活动的便捷,因此,如何确定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即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混合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混合式教学给教、学和教学管理带来的变革,对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同时综合传统课堂的评价方式,界定混合式教学的绩效,并确定适合混合式教学的评价维度,才能准确有效地评价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现状
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信息交流的顺畅不仅为高校教学带来变革,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形势不容乐观,从高校方面来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高校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弱化,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认可度不够,对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足,教学目标出现“空场”;一些高校主体意识缺乏,意识形态上始终处于被动回击的不利局面[3];从学生方面来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的传播冲击学生的传统意识形态观念;西方文化、宗教文化、问主流文化交织入侵削弱学生的文化自信等[4]。有研究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意识形态教育开展情况在仙林、江宁大学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对于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风险感知能力较弱,有利于高校稳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开展与实践力度也不够,而高校学生参与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程度同样很低,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方面的满意度比例相对较低[5]。”
作为发展建设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把握和引领青年学生思想,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既重大又艰巨[6]。
(二)网络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赋予网络意识形态空前的开放度,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可控性。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如何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7]。
高校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黄金期,基本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但仍未具备足够的信息辨识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上高速传播的负面信息的误导,威胁高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8]。同时,国家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审查机制相对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网络信息传播仍然具有很大的虚拟性,政治导向性门槛较低,致使一些低俗化甚至具有反动性的信息不断冲击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9]。
怎样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更好地体现网络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内容。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影响
混合式教学依托互联网上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如利用MOOC进行大量优质海外课程的学习,因此出现西方敌對势力和反社会主义思潮借助人文社科类MOOC进行价值渗透,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国家“伪善”、“专制”、“限制人权”等歪曲指责,调门也从未降低,一些西方国家也借助互联网见缝插针地给青年大学生灌输西方文化,推行“和平演变”[10]。如何同时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信息处理的敏感性、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成为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难点。
同时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当前党和国家已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纳入混合式教学体系,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突破。
三、促进混合式教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混合式教学对我国高校教育而言,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必须重视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联系,才能使其发挥正向的影响。为此,针对混合式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更深层次的推广和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守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立场底线
教学内容的建设只重视知识本身,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混合式教学只会成为“空心菜”,教学方法改革也徒有“花架子”。高校必须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坚持推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化、常态化,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切实增强高校教师的素养,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职工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一支具有正确价值观和政治思想观念的高校教师队伍,牢守在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政治立场底线。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单向的交流方式,更加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这会帮助学生热爱学习,但是一味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容易忽略对学生思想的塑造,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教师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将通过教学活动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更加要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建设优秀国内在线课程资源,强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满足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加快推进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加紧建设国内在线课程资源,打造一批本土化精品混合式教学课程,增强国内线上课程资源的竞争力,成为了我们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加紧打造一批内容前沿、教材一流同时宣扬中国价值观的线上精品课程,主动推进中国文化依托在线课程向世界的展现。
四、结束语
互联网正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强大便捷的互联互通能力,混合式教学冲击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为高等教育走出课堂提供最便捷的工具,促进人才的多样化培养。但是,网络环境的弊端威胁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可能会对混合式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并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深化国内优秀教学资源开发,促进混合式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宝生.落实 落实 再落实——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9(Z1):4-12.
[2]刘清颖.“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19-23.
[3]王霞,孟宪生.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第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会议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9):134-136.
[4]谢玮.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
[5]劉清颖.“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16-18.
[6]卢建有,臧宏.大数据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67-70.
[7]张九波,张勖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443.
[8]闫丽,姚昌.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8):25-27.
[9]王宗礼,周方.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25-128.
[10]李萍萍,郗厚军.西方MOOC中的价值渗透:形态、挑战及回应[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01):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