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9-09-09顾钱军蔡振伟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有效利用小学体育错误

顾钱军 蔡振伟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练习过程,学生基于已知经验,去感知、判断、尝试做出相关技术动作时出现错误是必然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错误”、巧用“错误”、反思“错误”,使“错误”资源成为促进学生技能掌握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体育;“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的技能学科。由于是学生个体认知与身体活动的协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因主客观矛盾冲突形成“错误”动作在所难免。心理学家盖耶曾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师不能简单、武断地判定学生“错误”动作的不合理性,而应该跳出教师本位、教师视角,从学生立场去理解它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使之转化为强化学生正确动作形成与巩固的教学资源,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实现学生受益和教师能力提升的双赢效果。本文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为例,就体育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谈几点看法。

一、正视“错误”,使之成为多维互动的出发点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试金石。当学生练习中出现了错误动作,教师应正视“错误”,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与价值,多角度多维度地去探索纠错方法。由于错误大多是教师教学预设所不能达到的领域,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十分巨大。

(一)切准问题,切莫回避

据调查,当学生掌握动作遇阻或出现非教师期望的结果时,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不够准确和近似的动作予以默认、不予推敲,大量地采用转为继续向他人提问的形式,直至获得自己期望的答案。很少有关于这个技术难题该如何解决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启发、点拨及师生对话,甚至在转问无果时,干脆由教师代为回答。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殊不知其出现的不同原因、形式、性质、层次等错误里面蕴藏着大量的有效资源,是课堂教学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案例1】教师设计教案时,认为“迎前缓冲”接球是教学重点,预设了应规避的错误动作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见图1)。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传球过高或过低、过重或过轻的错误成为导致对方接不住球的主要问题。但教师未能正视这些问题,依然按照预设提问:“怎样做才能接球更稳、球不脱手?”学生回答“要专心,不开小差”“手要抓紧球”“传球的力量不能太大”等。由于学生的答案没有指向“迎前缓冲”的预设答案,教师只能继续询问是否有其他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想要的答案,感觉在玩“脑筋急转弯”,最后还是教师自己讲出了答案。

案例1中,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理解思路符合动作的本质属性。学生出现了传球错误,教师没有针对错误传球动作进行讲解,而是依然按照预设去解决“迎前缓冲”接球的技术重点。但问题是,如果传球不到位,再充分的“迎前缓冲”也无法接住球。如果教师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抓住学生传球的错误动作,分析错误的来龙去脉,就能发挥错误资源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预计“错误”,防患未然

有些“错误”,教师是可以在课前预设到的。只要教师读懂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的一般规律,就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技术动作时可能会发生的错误。在学生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教师有意把这些“错误”放大显示,引导学生凭借已掌握的体育知识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防患于未然。

【案例2】教师观察发现,有50%的学生在持球时会肘关节外翻,两手合力不足。造成这一错误动作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手比较小,持球位置多为左右两侧而非中后方(见图2),这个下意识的错误动作在力量小、手型小的女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教师在课前预见了学生有可能出现持球位置与手型的错误动作,就有意识地在错误形成前进行一定的干预,用“上臂与躯干之间夹气球”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发现,过于夹紧上臂或抬肘都不利于发力,正确的持球动作要像夹气球那样拇指呈八字,指根以上触球侧后方,两手肘部自然弯曲、放松。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从错误中获得的认识远比从正确的结论中获得的认识来得深刻。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准确把握学情,预先设计学生容易发生的典型“错误”,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技术支持,及时消除学生的疑惑,有效避免预设错误的发生。

二、巧用“错误”,使之成为动态生成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错误信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其教育价值,从中筛选出典型错误作为纠错的课程资源,在学生知识体系中增加、巩固新知。在此过程中,轻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犹如富有营养的土壤,可以促使鲜活的“错误”产生,动态生成为可合理利用、功效强大的课程资源。

(一)将错就错,顺水推舟

人的认知过程遵循由浅至深、由易到难、由偏及正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可以通过观察、交流、辩论等方式,进行同伴互助式的探究,从中发现合理、正确的解决方法。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必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课堂教学,由教师简单说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寻求建构正确知识体系的过程。

【案例3】学生接球时,如果两手间距过宽,球会直接穿过空隙而导致漏球;如果两手间距过窄,又会直接将球挡在身前而导致掉落;掌心过于向上,还会导致兜球等问题(见图3)。于是,教师组織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传球多又快”的竞赛,以期在任务驱动下暴露学生的错误动作,通过近距离的动作比较识别出错误动作,以明确正确的动作要领。

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不能简单地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经历“直面错误”的冲突过程,将学生微小的共性错误放大呈现,引导他们在比较和分析中进行自主探究。这种“将错就错、顺水推舟”的手段,既能让学生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又能及时寻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更能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尽可能做到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学生自主探索的纠错效果远胜于教师的直接告知。

(二)去粗存精,创新思维

虽然学生的错误类型各不相同,但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闪光点的“错误”,尤其是那些蕴含着独有的思维特点和潜在的创造性想法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善于区分错误,善待有价值的“错误”,辩证思考、去伪存真、合理利用,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4】传球路线是由传球动作和接球位置决定的。学生一般以平直传球为主,但在中、近距离时往往会采用双手胸前传球。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中、近距离对不同身高、力量的学生来说,是个变量。即4~4.5米的传球距离,对个子高、力量大的学生而言是近距离,对个子矮、力量小的学生来说就是中距离甚至是远距离。学生为了调节距离差而改变了传球线路, 出现了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掌握传球线路的合理性,教师设计了一个带防守的传接球游戏。为了越过防守者传球,学生会有意加大传球的角度,通过充分的伸腿蹬地动作来改变传球线路和传球速度。这个游戏使学生明白了同伴能舒服接到的球就是好的传球。快速有效的传球是为了充分发挥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让对方追不上自己的速度。

学生开始的传球路线不统一并非完全是错误的,这是学生根据个体差异的自我调节,是学生潜意识的行为。教师借助游戏,使学生呈现出多样的传球线路和动作:个小力弱的学生可以采用上前一步的方法完成动作,以弥补距离过远的问题;个高力足的学生就不必追求绝对力量,而以适中的速度和力量进行传球,伸腿蹬地的腿部动作也不用做得特别充分。实践运用,证明学生调整传球路线的合理性,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所谓“错误”去粗取精地得出本课教学的技术重点。

三、反思“错误”,使之成为意义建构的延伸点

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勤于反思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教与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因此,教师要提醒自己:学生有时也是老师。要让学生在错误中体验、感悟正确动作,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一)学生反思,完善自身认知结构

教师引领学生历经“体验错误—反思错误—体会正确—掌握新知”的过程,旨在使学生从中领会防止出现同样错误、及时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1.活动日记,自我纠错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认识错误、吸取教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学生以图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学习技术动作的得失,审视其间发生的错误,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途径(见下表),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自我反思的能力。

[学习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 存在问题 自我分析 纠正方法 传球使不出力 手型错误:拇指向下、抬肘 上臂自然下垂,指根及以上触球,五指分开向前推 传球方向错误 双手没有均衡用力 双手正确持球,向对方胸口位置用力传球 接球时手指被顶到(俗称“吃萝卜干”) 手部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及时主动地做收回动作 不开小差,及时正确判断来球的速度与方向,主动迎球、引球 ]

2.问题收集,触类旁通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错误动作,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技能水平组建三个层次的问题收集小组,设组长一人,组织学生交流、整理活动日记中的典型错误,形成问题合集。小组交流分为四个步骤:组长摘录组员日记中的典型问题,梳理错误动作原形;组员自我分析错误原因,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基于完整过程的小组分析,标明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措施。组内成员共同经历对典型问题进行梳理、讨论、分析、总结、形成合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提高纠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

(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进行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弥补缺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反思可以帮助教师逐步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单元记录,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醒教师要学会反思错误,师生才能在课堂中共同成长。因此,教师每完成一个技术单元或者一节课后,要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提出追问,并基于追问进行反思(见下表),如此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单元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 预测错误 处理方法 效度 仍需改进 持球抬肘,手型错误 “八”字持球、手掌贴紧 有 腿部与手腕的协调用力 传球位置不到位 传球过圈、适度力量 有 传球距离的正确判断与调整 双手紧张,接球被动 热情迎“球”、快速收回 有 强化迎“球”意识 ]

2.视频记录,寻找症结

教师要做个教学研究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录制、拍摄技术教学中学生最容易犯错的环节,如持球、传球、接球的错误动作。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教学中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如与成人比赛中运用的技术动作进行比较,以解释动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方便学生识错、辨错、纠错,正确掌握技术动作;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改进教学;还可以将这些鲜活的实例,作为教学研究的切入点,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生在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有时看似不严重,却影响了整个发力顺序,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错中有序,错中存真”,学生的错误动作虽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但却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其间蕴含着宝贵的“亮点”。教师应牢固树立“错误是资源”的意识,以细心的态度去发现,让错误凸显出来,以真诚的态度去倾听,发挥错误应有的教学价值,让“错误”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成为提高课堂教學质量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 徐仲达.体育教学中错误动作的纠正技法[J].体育世界,2009(6).

[2] 李兴平.体育教学中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与纠正[J].甘肃教育,2010(8).

[3]裘松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研究[J].江苏教育,2014(6).

[4] 李长志.对体育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思考[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8-37.

(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海盐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314300)

猜你喜欢

有效利用小学体育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调查与有效利用分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怒”与“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