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问题”转化成“课题”的思考维度

2019-09-09费岭峰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问题思考教育科研

费岭峰

【摘   要】教育教学问题是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起点,教科研课题研究则是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教师在将教育教学问题转化为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中,需要从问题专业内涵的分析、问题价值的挖掘、探究问题要点的寻找与问题逻辑结构的细化四个方面加以深入思考,方能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形成可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育教学问题;科研课题;问题思考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问题”,有四个注释:“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麻烦。”从这四个注解来看,问题是一种现状,是一种客观存在。关于“课题”,又是这样注释的:“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不难理解,课题是一种问题或事项,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问题或事项,是需要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重大事项”。由此看出,问题是课题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而课题则包含着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是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问题”和“课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教科研课题与教育教学问题同样如此。可以这么说,教育教学问题是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起点,教科研课题研究则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方式。

当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时常会混淆教育教学问题与教科研课题,将问题直接作为课题提出,缺少对相关问题的专业思考与价值分析,对教科研课题研究的抓手或路径把握不准,造成课题研究的目标不明确。比如幼儿园里,由于儿童年龄比较小,在学习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比较弱。于是,有教师认为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是一个问题,并想基于此问题做课题研究,设置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的课题。虽然这一问题包含了研究对象和内容,但没有课题所应具备的假设内容,使得课题研究点不明,操作点模糊。这样的“课题”至多只是呈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而已。

那么,在将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怎样的分析与思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试从四个维度加以探讨与分析。

一、思考“问题”的专业内涵

从问题的定义出发,我们知道教育教学问题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并需要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教师想要把这些矛盾、疑难转化成课题,首先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进行剖析与思考。

如一位去农村支教的英语教师发现,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状,就此产生“如何提升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问题。要将这个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除了一般性的工作层面的思考,即凭经验直接指向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之外,还需要从学科专业维度进行剖析与思考,即:明晰农村学生英语口语的基础水平与提高水平的表现;需要对农村学生口语水平弱的原因进行一定的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在提出问题解决策略路径的同时,需要对英语口语训练的一般方法以及交流技巧作深入思辨,对策略路径间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

从学科专业维度对“问题”进行剖析,有助于教师把握问题的本质,并据此提出延伸性的问题。

二、挖掘“问题”的价值所在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研究的价值。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能作为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去分析研究价值:一是内部价值,即对本学科、本内容的教育教学实践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若能在理论层面或实践层面有一定的创新性则更好;二是外部价值,即是指对本问题的研究的一些方法或策略甚至内容,能够对本学科或者本内容之外的其他学科、内容有着借鉴与指导意义。也就是说,要使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就要做到从大处着眼。

以当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而言,有些问题本身是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的,有些甚至是与教育发展的理念相违背的,以此类问题为起点提出的课题便是没有意义、缺乏研究价值的。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这样的问题,便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显然不具有研究的意义。有些课题虽然没有明显与教育发展的理念相违背,但问题的解决,却在助长机械式学习,有违基本的科学原理、学习理论,同样缺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挖掘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的价值,是将教育教学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的关键。比如“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单纯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提出研究课题,仅仅研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其价值就相对较低。但如果是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运用能力的高度来研究,就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能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能让“学生习作能力提升”问题的研究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三、找到“问题”的探究要点

这其实是关于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思考,也是对课题研究的立足点的思考。所谓可行性,即指将问题提炼成的课题是可研究的,“存在着现实的可能性的”。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客观条件,即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甚至技术、人力等;二是主观条件,即指研究者自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知识能力基础以及经验专长等;三是时机问题,即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积累达到了能够解决的那个阶段。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将“问题”转化成“课题”的结果。

对课题研究立足点的思考,是指在解决某个问题时,要对解决策略或路径做进一步聚焦、挖掘。因为解决某个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策略、路径往往是多样、多元的。当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提出时,并不能将所有的策略、路径都作为研究内容,而是需要从小处着手,进行适度的聚焦,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一条策略进行研究探索。这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所说的“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道理,也应该成为课题研究可行性思考的重点。

比如前文提到的“如何提升农村学生的英語口语水平”问题,可以设置成“基于农村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听说教学对策研究”课题,从英语听说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以着重改进听说教学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当然也可以设置诸如“农村学生‘十分钟口语交际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这样的课题,从课内和课外两个维度,创设口语交际活动的情境,增加农村学生口语交流的时间,从而解决农村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水平弱的问题。当然,还可以有“农村学校英语‘生生互助式的口语交流活动实践研究”等课题。这样的研究课题,研究点较小,有利于一线教师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聚焦研究点,思考研究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细化“问题”的逻辑结构

思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路径前,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细化、分解,这是对问题内在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的过程。从以上对问题研究的立足点的思考来看,基本的策略可以是:基于已确定的某个课题的研究框架,在深入研究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延伸分析,从一个初始问题引申出一组相关问题,从而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或方法。

比如基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问题提出了一个“语用立意的小学生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在研究起始阶段,教师可尝试将其分解成多个维度的子问题,以便研究相应的策略方法。如语用立意的表达具有怎样的特质?小学阶段的“语用”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语用立意的习作教学关键点在哪里?语用立意的习作指导课的基本操作流程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以上这些问题中,前三个问题属于对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的思考,是后续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后两个问题则属于对研究策略路径的思考,是课题研究得以落实的必要过程。显然,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接下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从教育教学“问题”到教科研“课题”,对“问题”的思考特别关键。可以这么说,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只有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才能扎实而有效地开展研究实践。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314001)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问题思考教育科研
中国教育科学网
The Irony of the Title of Great Expectations
以科研课题驱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个性化培养
存疑?分析?对策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如何研究学生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新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人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