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劳动观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当代价值

2019-09-09张婉陶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扶贫攻坚当代价值

摘 要 习近平扶贫攻坚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劳动观的体现,是马克思主義脱贫与发贫困理论在我国创新发展的应用,其思想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国内外脱贫工作经验与自身实践,从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观、劳动关系观三个方面创新提出劳动理念,坚持习近平劳动观对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能够不断传承马克思主义扶贫理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完善我国扶贫攻坚理论体系,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指导;以及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推动中国奋斗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习近平劳动观 扶贫攻坚 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张婉陶,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291

一、习近平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包含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重要内容,并且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指出:“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通过马克思的论断可以发现,劳动不仅仅创造了财富,还是人类存在的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形式。

习近平劳动价值观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结合新中国时代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的创新与发展。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当选为我国总书记,在其讲话中重点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明确提出劳动之于人民幸福的重要性,也表明了习近平对劳动的肯定以及重视,反映出勤奋肯干的作风。2013年4月,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的价值观贯彻到人民群众的方方面面,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劳动者奋斗的结晶,劳动不仅仅是个体实现理想生活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必由途径。

(二)劳动关系观

社会和谐的劳动关系,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即为劳动关系观。它是社会上最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体现着劳动力所有者与其使用者之间的一系列联系,其中涉及利益以及各自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内容。劳动关系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安定与运转,努力化解矛盾,建立和谐共存的劳动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关系的建构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出了指导方向。2018年4月26日,在安徽合肥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倡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利益,解决劳动者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共生的劳动关系。201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意见中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以及对劳动纠纷的处理等关键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阐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习近平扶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一个核心

坚持一个核心主要指以人民为核心。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变革中,人民是最主要的受益者,我们党应该时刻关注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核心。

扶贫攻坚工作便是要实现我国人民步入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设性工作。习近平扶贫攻坚工作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核心,从人民切实关心的事件做起,体现了从人民出发的中心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攻坚工作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要求,是对国民群众浓厚情感的深刻体验。

(二)坚持一个基本方略

坚持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其一,精准化是其基本方略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以往扶贫工作的经验基础之上,针对“大水漫灌”的弊端以及出现的返贫现象,是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的额创新之举。其二,分批分类理念是基本方略的实现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要的“五个一批”思想理念,将扶贫工作概括为生产就业、移民安家、社会保障以及医疗服务等五个方面展开进行,进一步细分扶贫攻坚工作的版块。其三,将精神脱贫放于精准脱贫的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将精神上脱贫列为重点战略。扶贫先扶志,要从主观层面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树立起对脱贫工作的自信、勇气,使其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

在习近平精准扶贫工作中,精准识别是其重要特色,也是其基本方略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扶贫攻坚当代价值
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促脱贫攻坚惠民惠农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如何发力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金融优惠政策配套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