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下的高校教师面对的挑战和对策

2019-09-09张朋刘娜常静林漫漫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创新驱动创新创业

张朋 刘娜 常静 林漫漫

摘  要 在创新模式下的教师定位方面,研究高校教师在职责、职务和职业技能观念转变方面的相关挑战和解决对策;在面向创新的教学目标新需求方面,研究自觉推动创新文化、引导研究深度复合型教学方法和创设创新学习空间等方面的相关挑战和相应的对策;在面向创新的高校教师职业化成长方面,提出学习、研究、反思的高校教师职业化成长方案。

关键词 创新驱动;高校教师;学习空间;创新文化;学习生态系统;智能化仪器;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4-0024-04

Abstract In the aspect of teacher orient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College Teachers' changes in responsibi-lities, duti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Regarding the new needs of inno-vative teaching objectiv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challenges in promoting innovative culture, guiding the research of deep and com-plex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innovative learning space, and puts forward response countermeasures, terms of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Facing innov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n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stu-dying, researching and reflecting.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en; college teachers; learning space; inno-vation culture; learning ecosystem;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 前言

當今世界,各种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全球创新格局变化剧烈,新一轮创新变革蓄势待发。作为可向经济社会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提供最重要智力支持的教育,她必将启发新的重大创新实践,照亮新的伟大思想,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启新的人类生活美好前景。从这个意义来说,高校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器[1-2]。

与此同时,作为推动创新智力能动性要素,激励创新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也在发生深刻调整和变革,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强,各国都逐渐加强高等教育在创新驱动下的相应改革。为强化高等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的支持,我国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体系[1-2]。其中,高校教师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面临角色重新定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养,整合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方法等一系列挑战,需要做出新的应对。

2 创新驱动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定位

在全球创新活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争相涌现,创新成果渐成井喷之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新模式、新应用等新事物层出不穷。在高等学校中,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接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日益深入地影响到学校教学生态的各个方面[1,3],教与学越来越注重体验、实验、实践和协作[1,4-5]。学生已经能够经常参加、参与各种创新型学习、实践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师,逐渐转变为可为学生提供即时指导、帮助的“伙伴”“合作者”或者“即时朋友”。当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新技术和学习新技能时,教师应能及时提供他们即时所需的辅导和帮助[6-7]。在新的教学模态下,高校教师要采用巧妙的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学、教模式下做好角色的转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职责转变  在新形势下,教师职责逐渐变成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其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鼓励、帮助学生养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习惯、研究习惯等。教师可以设定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题目,并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已学习、待学习的工具或者技术,发挥创新思维,主动学习,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唯一权威的信息来源,而是作为引导者、建议者,学生才是教与学的真正被服务主体。

职务转变  在信息时代,在创新驱动下,高等学校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和体验[7-8],教师除了要能及时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还要针对现下社会的教育需求结构转变、教育人口结构组成变化和来自教育教学利益相关方的持续增加的需求压力,为毕业生或者学习者提供面向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技术和能力。这种高难度的需求给高校教师带来很大挑战,传统的专任授课教师模式逐渐被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组成的综合课程组模式所代替。在这种综合课程组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职务由兼职教师来担任,只有少量的专任教师来领导或者掌控课程组的正常运转,大量的兼职教师来承担课程理论、实践内容中相比较更为专业或者需要特殊技能的部分。课程组教师组成随着课程内容、时空的转变可进行相应调整,即综合课程组流动性较大,是一个流动团队。课程组教师的考核,既要考虑教师团队的学术水平,又要考虑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如可包括各种学生的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学习设计成果比赛等。

职业技能观念转变  在创新创业需求驱动下,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智能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推动下[1,7],学校教学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学校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的弹性化也会大幅度提升,这些将导致学校的功能相应进行重大调整,逐步走向“即时教育”“随地教育”,最终走向“精准教育”“定制教育”,真正实现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在此种“精准教育”“精准服务”要求下,教师也要从教与学活动的主导者、掌控者向教与学活动的“驱动者”和“服务者”转变。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做准备,而是真正为学生的人生学习、人生发展打基础。创新驱动下的教师为教与学所做的准备应该是“精准准备”,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式学习提供的精准学习内容、精准学习方法、精准技能、精准能力的精准服务。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富含创新观念、拥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个性化教育为标准来开展。

3 面向创新的教学目标新需求和应对

技术创新和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财富创造系统,技术和创新能力成为比机器和资本更重要的财富之源[1]。面向创新的高校教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培养并强化学生创新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1,9]。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教育,相对于管理理念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创新更具有生命力和前途。为了积极响应和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想要引导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态度、技能和知识以及其他个人特质,高校教师应在推动创新文化,引导研究深度复合型教学方法,创设创新学习空间等方面提高素养。

自觉推动创新文化  高校要响应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引领创新,引发创新文化,构建适合创新文化氛围的创新型高校学习生态。并且该新型学习生态要有充足的灵活性,且能极大地激发整个学习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作为此新型学习生态系统的重要利益相关方,高校教师起着引领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应对。

1)增强适合培育学生创业精神的教学环境的技术素养。馬来西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学生具备的创新动机和行为,如好奇心和创造力,源于积极的内外部因素的构建,如团队协作、外部支持和动机等,即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与创新教学环境和创新文化有很大关系。高校教师在新形势下,要有基于学校现有技术条件、设施设备和软件工具创设体验、实验环境,通过开展相应的体验和实验验证新想法,鼓励学生有适度冒险想法和行为的观念和能力。并能从这种新环境的实施过程中开展研究,找到所设置环境各要素对形成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而优化和完善高校的创新教学环境。

2)培养三种人文技术素养。创新驱动下,尤其需要给学生提供推动创新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的支持,在新型的教与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要和谐发展,合作共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三种人文技术素养,分别是和谐素养、数据素养、信息素养。和谐素养是创新驱动教与学生态中教师最重要、最核心的人文素养,数据素养、信息素养是教师最重要的智力素养。

和谐素养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情感实践相关。教师应该有使创新型教与学生态和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是仁爱之人,具备爱和弘扬爱的能力,也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且愿意精准把握、了解、洞察学生的成长所需的独特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特质,及时给予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关怀、呵护、尊重,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型教育生态系统中时刻感受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关爱和仁爱的博大力量,进而弘扬爱,推动社会和谐。

数据素养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大数据等密切相关。现下,大数据技术应用发展迅猛,以及我国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海量数据正在产生。当前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处理和加工,以数据链为基础,快速地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实现学习的自主化和自适应性,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匹配学习者需求。教师的数据素养与当下建设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社会的新需求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对数据较高的敏感性与持续的热情,以及对有用数据的搜集、整合、分析、利用和再生成的能力,更体现为结合教学背景创造新数据的能力,同时是利用海量数据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服务的能力。这将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待教师具备的教学新基本功。

信息素养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密切相关。除了数据之外,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每日涌现的信息,尤其是各种教育教学信息也是海量的。面对海量信息,教师同样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具体涉及有用信息的检索、辨析、判断、提炼、整合、利用,以及再创造各种新信息的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战略下的高校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避免在海量信息面前失去方向,充分利用海量信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主导者,而不是相反。

在面向创新需求的时代,高校教师要拥有很高的和谐素养、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这些素养的养成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复合学习的能力,即综合运用计算机、移动终端、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媒介与工具的能力。创新创业的高要求,将高校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到非常高的高度和层次:学习、持续学习,才能称职;否则将落伍,将不称职。

研究深度复合型教学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创新创业新时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1,9-10]。随着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应用日益综合化,教育行业将面临重大冲击。泛在教育、人工智能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推动教育方式和办学模式发生变革。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教学服务,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建立合作沟通教学新模式,才能积极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特点,应对创新创业新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创新驱动的社会形势,为学生面向全球化视野下的职称提供胜任力,并养成创新思维,获取创新能力,称职的教师应开展深度复合型教学方法的研究。

1)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智能化仪器开发、应用、推广等视角,从智能化仪器的构成、组建、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此种教学方法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仅仅学习知识、技术和原理是不够的,要能够在待学习的知识、技术、原理与预期待解决的问题间建立联系,以创新的方式学习技术,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创新驱动创新创业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