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2019-09-09吕红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延续性产后

吕红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晚婚晚育的比率逐年提高,高龄产妇越来越多[1]。高龄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与年轻产妇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接受更专业的医疗护理,这给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续,主要通过电话随访、家庭方式等措施继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3-4]。本文患者来源于医院妇产科在2017 年10 月到2018 年9 月收治的98 例高龄产妇,主要进行研究观察延续性护理对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SF-36 指数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妇产科在2017 年10 月到2018 年9 月收治的高龄产妇98 例,主要的纳入标准为:(1)产妇年龄不低于35 岁;(2)产妇均为足月生产,且愿意顺产生产;(3)均为单胎生产。主要的排除标准为:(1)有精神类疾病或病史;(2)严重的内脏功能障碍性疾病;(3)沟通交流存在障碍等。所有产妇均被告知以及充分理解研究的有关事项,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这98 例产妇使用随机分为2 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人,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年龄35~45 岁,平均(39.6±1.4)岁;妊娠周期37~41 周,平均孕周(40.5±1.2)周;体质量50.8~85.9 kg,平均体质量(69.6±6.4)kg;对照组:年龄36~42 岁,平均(40.3±1.4)岁;妊娠周期37-42 周,平均孕周(40.8±1.3)周;体质量50.5~86.1 kg,平均体质量(69.9±6.2)kg;两组在年龄、体质量、孕产周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常规护理对照组产妇,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正常产前检查,入院待产后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指导,例如产前饮食作息指导、产后婴儿抚触指导等。

对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参阅国内外有关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报道,学习延续性护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我院妇产科临床经验,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孕产护理指导:通过电话沟通、上门随访和微信群咨询3 种方法对产妇进行产前护理指导。按照延续性护理方案制定的随访事项表,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睡眠、饮食、生理和心理状况、泌乳以及会阴部位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并解答产妇及其家属的有关问题;定期由专人到产妇家中进行走访,现场指导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建立高龄产妇微信群,便于产妇和医护之间以及产妇和产妇之间进行交流,并定期在微信群里进行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例如母乳喂养、母婴交流、产妇产后护理、盆底肌康复训练等,并安排专人每天晚上8 点到10 点进行专业知识宣讲及答疑。(2)产后康复锻炼:主要进行产后康复四保健操,一是产妇身心放松保持腰部贴近床面的仰卧位,缓缓吸气扩胸,然后呼气,如此循环,对腹肌和纵膈肌进行锻炼,提高肺功能;二是仰卧双腿分开肛门放松,然后双腿合拢收紧肛门,从而加强对腰部肌肉尤其是盆底肌的锻炼,改善盆底肌功能,避免出现产道和尿道松弛以及子宫脱垂的情况;三是产妇仰卧,抬升臀部直到保持腰部悬空,颈肩部位和脚支撑,加强对腰腹部等部位肌肉的锻炼;四是产妇跪坐于床上,颈肩放松,腰部进行左右旋转,以及双手撑床,产妇跪爬后向后抬腿至最高点。对于产后康复锻炼,产妇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在产后一到两周进行,运动量可以逐渐加强,从每天各项锻炼20 套逐渐加量至100 套,至少保持锻炼两个月时间。

1.3 评定指标

使用产妇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对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定,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5],均以得分越高状态越好。

制定产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打分制,满分100 分,以85~100 分为满意,以70~84 分为比较满意,以低于70 分为不满意,产妇总的满意率计算方式为:(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每组总样本数×100%=每组产妇总的满意率。

1.4 数据统计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统计资料用百分率(%)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SF-36 指数统计

通过产妇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延续性护理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观察组SF-36 指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SF-36 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SF-36 指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SF-36 指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总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总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结论

大部分的产妇在经过长达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分娩过程后,其个人生理机能,尤其是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均承受了很大的负荷,再加上分娩过程中的突发因素影响,有效的产后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产后恢复速度,改善产妇生活质量[6-7]。随着年龄的增大,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明显不同,生产对其生理机能的挑战十分巨大,因此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高龄产妇的顺利生产,降低产妇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延续性护理最初诞生于美国,中国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国卫医发〔2016〕64 号)中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提供延续性护理方案[8]。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延续性护理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护理模式更为完善的模式,通过现代发达的通讯和交通方式,及时全面的了解产妇的状态和护理需求[9-10]。李连娣[11]等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高龄产妇乳房胀痛等不良状况,降低新生儿发生疾病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观察组SF-36 指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总的满意度为98.88%,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73.47%的总满意率。提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与吴小红[12]等人研究结果相似。主要原因是延续性护理结合了产妇的自身实际,为其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护理方案,重视产妇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产妇产后生理和心理机能[13]。延续性护理拉近了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让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产后不良反应,提高产妇产后生理机能,促进产妇身体康复,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环境,以及改善高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延续性产后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