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9-09杨运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纳洛酮国药准字血流

杨运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4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该类患者是由于脑补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严重时会出现肢体偏瘫,大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失语的情况,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生活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生活心理压力。在脑损伤后会使得语言功能的丧失或受损,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微循环障碍,促进脑血管再通,改善缺氧的情况[2]。由于目前脑梗死发病率居高不下,使得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诸多家庭面临较大经济压力,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3]。本文通过将盐酸纳洛酮纳入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53例。纳入标准:(1)均通过临床常规检查与影像学获得确诊;(2)均为急性患者,且首次发病或复发;(3)前次发病未出现后遗症;(4)均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1)吞咽功能存在障碍者;(2)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3)难以积极沟通配合治疗者;(4)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其中对照组:女性25例,男性28例,年龄为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45±6.25)岁;病程为4~12 h,平均病程为(8.54±1.58)h。研究组:女性26例,男性27例,年龄为4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67±6.54)岁;病程为4~12 h,平均病程为(8.34±1.31)h。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使用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名生产,规格500 mL,国药准字H32024100)+16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 mL,国药准字Z51021303)行静脉滴注;口服阿司匹林(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 g,国药准字H44020838)、尼莫地平(湖南百草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 mg,国药准字H43020645),给与患者降压药物。治疗1周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取纳洛酮进行治疗(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g,国药准字H20052054)2 mg + 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治疗1次,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2)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评分越低患者情况越好[4]。

(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峰流速、平均峰值、血流灌注指数[5]。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取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计算计数资料时采取χ2检验,选择(%)进行表达,计算计量数据时采取t 检验,选择表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NIHS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d, )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d, )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对照组 53 17.23±2.42研究组 53 12.45±1.78 t 值 - 11.584 P 值 - 0.000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分,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分, )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 h 治疗后24 h 治疗后7 d对照组(n=53) 6.67±2.11 5.67±1.21 5.65±1.12 4.56±1.31研究组(n=53) 6.64±2.14 4.11±1.13 3.34±0.74 3.22±0.76 t 值 0.073 6.860 12.528 6.441 P 值 0.942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组别 峰流速v/(cm·s-1) 平均峰值 v/(cm·s-1) 血流灌注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6.33±5.56 62.45±6.32 29.53±2.23 32.43±2.56 0.87±0.14 0.83±0.15研究组 56.44±5.65 73.52±5.45 29.41±2.35 35.45±2.63 0.85±0.16 0.71±0.12 t 值 -0.101 -9.657 0.270 -5.990 0.685 4.548 P 值 0.920 0.000 0.788 0.000 0.495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流灌注指数

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峰流速、平均流速、血流灌注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急性脑部供血出现障碍,使得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6]。在治疗上可选择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脑血流量,消除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患者血脂,并减少血液黏滞,改善并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促进微循环。由于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脑梗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断深入了解,目前已经有诸多学者表示了脑梗死患者与脑脊液等之间的关系[7-8]。在发生脑梗后,丘脑弓形核会受到缺血区的刺激,释放内啡肽,减少周边缺血区血流量,促进神经元发展。

本文通过将纳洛酮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峰流速、平均流速、血流灌注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血流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神经功能恢复、用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不仅在于镇痛、中毒治疗,对脑梗、非麻醉药物过量产生作用[9]。通过对β-内咖肽产生抑制,加大了对缺血区域的血流量,纠正了血栓素的平衡,并调节了患者的微循环。且纳洛酮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与脑灌注压,维持了颅内压力,缓解了患者脑水肿[10]。药物在注射后,直接稳定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预防脂质过氧化,改善了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但由于患者病情较长,使得其神经元损伤较为严重,因此临床需要早期给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11]。纳洛酮与中枢神经的受体结合后,具有麻醉催醒的作用,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出现一定改善,作用起效快且可靠;纳洛酮通过阻断内源性阿片、中枢神经阿片受体结合,与神经保护机制作用在于,抑制软膜血管收缩,增加脑血流与脑灌注压,并抑制了氧自由基,避免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了细胞膜的稳定性[12]。更好的改善了神经细胞内镁离子紊乱,抑制了脑损伤情况下小胶质细胞的活动,有效减少炎症出现,提高降钙素基因,保护神经元。并减轻了心血管神经中枢功能,抑制了外周血管,更好调节血压,抑制了中枢神经的损害[13]。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在急性期使用纳洛酮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配合丹参注射液,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与代谢,相关症状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采取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转,对脑缺血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短。

猜你喜欢

纳洛酮国药准字血流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